今天来为大家解答除法趣味小知识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除法的基本知识是什么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1、被除数扩大(缩小)n倍,除数不变,商也相应的扩大(缩小)n倍。
2、除数扩大(缩小)n倍,被除数不变,商相应的缩小(扩大)n倍。
3、除法的性质:被除数连续除以两个除数,等于除以这两个除数之积。有时可以根据除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运算。例如:300÷25÷4=300÷(25×4)=300÷100=3。
4、短除法俗称短除,适用于快速除法、多个整数同步除法(故此常用于求出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二进位数字转换等较重视倍数测试和质因数(连乘式)的除法,过程大多只需用到九九乘法表及 9以上少许整数的相乘因数。
5、当被除数不为0(例如3÷0),由于“任何数乘0都等于0,而不可能等于不是0的数(例如3)”,此时除法算式的商不存在——即任何数的0倍都不可能为非零数。
6、当被除数为0,即除法算式0÷0,由于“任何数乘0都等于0”,于是商可以是任何数——即任何数的0倍都等于0。
1.除法的基本知识是什么
出发的基本知识包括:
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掌握试商方法和用竖式计算除法。
除法分为:平均除和包含除。
除法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
连除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一个数除以这几个数的积。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分母相当于除数。
理解比和除法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比好相当于除号,后项相当于除数。
2.想搜集和除法相关知识
除号属于四则运算的符号,四则运算中的加减号是从15世纪才开始使用,十七世纪出现乘号和除号。
除号“÷”被称为雷恩记号,因为它是瑞典人雷恩(Juhann liuinrich Rahn, 1622-1676)在1659年出版的一本代数书中首先使用的。1668年,这本书译成英文出版,这个记号得以流行起来,直到现在。他用一道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表示分解的意思,即上方和下方的「‧」,分别代表分子分母。
但德国知名科学家莱布尼兹,主张以「:」替代「÷」的符号。1666年,莱布尼兹在他的一篇论文《组合的艺术》中首次用“:”作为除号,德国和前苏联等国家使用。
3.五年级小数乘除法知识总结,
1、乘法(1)整数乘以小数及小数乘以小数:先用整数乘法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将得出的积从右往左数几位,点上小数点。
注意:积末尾有零的,先点小数点再消去。2、除法:(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先用整数除法的法则算出商,然后在商上点上小数点(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除数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后面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4.如何将整个小学阶段与整数除法相关的知识进行梳理,总结,形成知识网
本研究源起于实践需要。虽然国内学者关注整数除法,但一直没有形成小学整数除法专著。此次研究历时半年,以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除了是对小学整数除法教学。
出版源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整数除法/教学问题/教学策略
被引量
0
全部来源求助全文
知网
相似文献
小学数学整数除法教学中模型使用的实践与思考
梁晶-《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被引量: 0
基于小学数学除法的探究式教学研究
万懿-《学周刊》- 2015-被引量: 0
要把分数和整数乘除法应用题统一起来
唐松山-《小学教学研究》- 1986-被引量: 0
小学数学“有余数除法”教学方法研究
辜运兰-《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4-被引量: 0
小学“余数除法计算”教学策略研究
陈康莲-《教师》- 2015-被引量: 0
“商末尾有0的两位数除法”教学设计
吴华-《小学教学研究》- 1997-被引量: 0
小学数学乘除法教学方法探讨
董红平-《考试周刊》- 2016-被引量: 0
浅析小学数学“有余数除法”教学策略
陈传梅-《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被引量: 0
“小数除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与评析
张凌宇,孙晶-《黑龙江教育:小学教学案例与研究》- 2014-被引量: 0
加载更多
相似文献
返回顶部
相关热搜词
616次检索1整数除法
1333次检索2被除数
876次检索3小数除法
1394次检索4余数
1630次检索5计算法则
4185次检索6平均分
7591次检索7自然数
711次检索8不变性质
7067次检索9设计意图
1216次检索10整数部分
0
文献可以批量导出啦~
欢迎点我试用!
批量引用(0)
清空列表
导出至
一键收藏一键复制
引用格式
帮助举报给百度提建议
5.学习除法的基础都有什么
呃、除法就是平均分的问题、除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若ab=c(b≠0),用积数c和因数b来求另一个因数a的运算就是除法
除法,写作c/b,读作c除以b(或b除c)。其中,c叫做被除数,b叫做除数,运算的结果a叫做商。如在10/5中,被除数为10,除数为5,商为2。在非代数式的书写中,也可以将a/b简单写作a÷b。大部分的非英语语言中,c/b还可写成c: b。英语中冒号的用法请参照比例。除法法则:除数是几位,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前几位不够除,多看一位,除到哪位,商就写在哪位上面,不够商一,0占位。余数要比除数小,如果商是小数,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数是小数,要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计算。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非零自然数,商不变。
1.除法的基本知识是什么
出发的基本知识包括:
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掌握试商方法和用竖式计算除法。
除法分为:平均除和包含除。
除法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
连除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一个数除以这几个数的积。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分母相当于除数。
理解比和除法的关系: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比好相当于除号,后项相当于除数。
2.学习除法的基础都有什么
呃、除法就是平均分的问题、除法是四则运算之一。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若ab=c(b≠0),用积数c和因数b来求另一个因数a的运算就是除法除法,写作c/b,读作c除以b(或b除c)。
其中,c叫做被除数,b叫做除数,运算的结果a叫做商。如在10/5中,被除数为10,除数为5,商为2。
在非代数式的书写中,也可以将a/b简单写作a÷b。大部分的非英语语言中,c/b还可写成c: b。
英语中冒号的用法请参照比例。除法法则:除数是几位,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前几位不够除,多看一位,除到哪位,商就写在哪位上面,不够商一,0占位。
余数要比除数小,如果商是小数,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数是小数,要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再计算。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非零自然数,商不变。
3.有没有快速学习除法的技巧
从除法中的列竖式你就会发现,其实除法运算的细节就是在做乘法。
而实质上除法的确是乘法的逆运算,同时乘法是加法的简单叠加而已。不过一般我们不需要从除法延伸到加法那么远,不过对于乘法的把握是掌握除法的关键吧。
首先我们学习乘法的时候是背诵,就是背诵那个乘法口诀。把这个背诵好了,乘法就差不多了。
至于除法的学习也差不多,首先通过乘法口诀的逆运算,记忆好那些最基础的数字关系,然后就是把握什么商,余数的概念。再进一步就是小数,分数等复杂一点情况,这样基本上除法就大功告成了。
说简单点,只要理解好除法跟乘法两者是互逆的运算的关系,就能理解透除法的性质了。至于运算的准确率什么的,就是多练习的结果而已。
4.二年级数学除法讲解方法
二年级除法应用题主要有三类copy,1、有45个苹果,平均放在9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这一类实际上是平均分2、有45个苹果,平均每盘放5个,可以放几盘?这一类实际上是包含除3、小红有15个苹果,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的苹bai果数量是小明的几倍?这一类是倍数关系,求倍数。
不过倍数关系里还有一类是求一倍量,好像不是二年级的内容,我可以再举个例子:小红有15个苹果,du小红的苹果数量是小明的3倍,小明有多少个苹果?至于数只要是九九乘法表的就行,这叫表内除法。做应用题,不在于数量,而在zhi于分类型找到解题方法,最好会讲题,明确数量关系dao,否则累死了也是死记硬背,而且思维能力也得不到锻炼,将来上高年级分析能力也不强。
5.小学二年级除法的初步认识是怎样教学的
参考:教学目标(一)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二)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除法的含义.难点:掌握第一种分法.教具和学具教具:6支铅笔,8个正方体,6个桃,3个盘子.学具:8个小正方体,12根小棒和15个小三角形.教学过程设计(一)通过实物演示,知道平均分的含义教师拿出6支铅笔,分给2个同学,可能有哪几种分法?其中一人1支,另一人5支;其中一人2支,另一人4支;其中一人3支,另一人也3支.在这些分法中,前两种每人分的不是同样多,最后一种分的每人同样多,我们叫它为“平均分”.怎样进行平均分呢?教师拿出6支铅笔,请3个同学到讲台前边.教师把6支铅笔分给3个同学,每人要分得同样多,并请学生注意分的过程.第一次分,每人分给1支.最后教师问:“分完了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接着分.第二次分,每人又分给1支,教师问:“分完了吗?”(分完了)教师让全体同学观察,这3个同学每人分得几支?学生回答:“每人分得2支.”教师问:“每人分得同样多吗?”这就叫做“把6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2支.”(二)教学例1要求每个同学拿出8个小正方体,放在自己的桌上.然后把8个正方体分成4份,而且每份要分得“同样多”,让每个同学都动手摆一摆,分分看.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摆的情况.学生摆完后,教师指定1名分得好的学生在黑板前演示分的过程,并说一说是怎样分的.(学生:先拿出4个正方体,每份放1个,再拿出4个剩下的正方体,每份放1个)“每份分得同样多吗?每份是几个?”教师指出:这就是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2个.(三)学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教学例2,出示:“把6个桃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几个?”(边口述题目,边拿出6个桃和3个盘子)“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就是每盘放得同样多)“把6个桃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得同样多,应该怎样放?”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向学生演示平均分的过程.因为要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因此,先要拿3个,每盘里放1个.然后再提问:“分完了吗?”教师再把剩下的3个桃,每盘放1个,提问:“分完了吗?”“每盘放几个?”“是不是每盘同样多?”“这样分东西的方法叫怎样分?”(平均分)像上面这样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把6个桃平均放在3个盘里,都是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在数学里我们要用一种新方法——除法来计算.(板书课题:)“÷”叫除号,写的时候,先画一横线,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两点要对齐.把6个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个?这道题的除法算式怎么列呢?(边谈话边写)要分的桃是几个?把“6”写在除号前面(板书:6÷);把6平均分成几份?把“3”写在除号后面;每份是几?把这个“2”写在等号后面.教师指着“6÷3=2”说明:这个算式叫除法算式,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接着引导学生读出算式:6除以3等于2.再指名一两名学生说出算式的意思,并读出算式.然后让学生打开书,引导学生看第45页上小朋友分桃的图.先要学生说说图意,再指导学生用连线的方法,把右图中剩下的3个桃分完.(四)巩固反馈1.做课本中第46页“做一做”中的题.第1题的第(1)小题,先让每个学生拿出12根小棒,动手摆一摆,然后把除法算式写完全,再指名学生说出除法算式中每个数表示什么.第(2)小题,让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第2题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要分多少个球?怎样分?让学生实际连一连,表示分的过程.然后在书上填写算式,并指名读出除法算式.2.做练习十四的第1题和第2题.第1题,先指名读出除法算式,再让学生把除法算式的意思说完全.第2题,先指名读算式,再让每个学生用三角形摆一摆,然后填出得数,并说出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小结:今天我们从动手分东西,学会了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的方法,还学会了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课堂教学设计说明本节课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除法的最基本含义是“平均分”.因此,在教学过程设计中,首先通过分东西,使学生了解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哪种分法不是平均分.在此基础上,研究怎样分才能平均分.通过学生多次操作,对平均分有一定认识后,教师介绍“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时,用除法计算.把除法算式的读法、除法算式的含义与具体操作紧密联系起来.在巩固反馈时,再一次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含义.。
关于除法趣味小知识,除法的基本知识是什么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