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讲的松沉是气质,也是一种身心的整体状态,不在局部。王宗岳的太极拳论里有如下一段话。"......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道出了很多太极拳的高明之处。
太极首先是知己的功夫,即学太极拳首先要了解自身,调控身心。太极还是赢人的功夫,英雄所想无敌盖因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怎样做到,首先是要松沉下来,充分了解、掌控自己的身心。
那么,什么是松沉的身体状态呢,怎样练习呢?
一、状态要求
王宗岳拳论其中的“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做得到位,身躯上的松沉就做好了,如果再加上“沉肩坠肘,含胸拔背”,肩背手臂的松沉就具备了。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沉肩坠肘,含胸拔背”。这四个身体状态,要同时具备,才是松沉。
如果仔细探究,蕴含在其中的的一个共性是身体各部位要有抻拔、舒展之意,如同海绵在水中吸足了水膨开。 还要重意不重形,如果过于重形会有两个极端。如一味抻拔,造成肌肉紧僵,则是重拙而不是松沉;如刻意放松,会成软条条,那是松懈。
在以上基础上,还要加上一个 “心静体松”。在练拳过程中,或是实际运用与实践时,都要求心静,心静才能体松,是因为精神活动是身体运动的主宰,只有
心理上有充分准备,不急不躁,保持冷静客观的状态,才能正确分析判断,指导身体运动。如果人的精神紧张,身体是达不到太极拳讲究的松沉状态的。
二、练习方法。
明白了要求和标准,就要在太极拳习练过程中时刻要求自己,向标准靠拢。从身体和精神两个层次上加强自身调控能力。同时还要在日常
生活中,培养自己的’松沉能力。
具体举例:
1.凝神敛气
打拳架套路前,先可内敛精神,调控呼吸,达到放松自然的状态。
2.全神贯注
在操练拳架过程中,则要检视自身身体各部位有无紧僵之处,是否达到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沉肩坠肘、含胸拔背、 心静体松“的要求。在练习过程中,精神要高度集中,不能松散懈怠。这里不是让大家精神紧张,而是要全身灌注。
3.处变不惊
增强日常生活中,如遇紧急情况需要应对,能否先静下心来,冷静客观的分析问题。不仅仅是练太极拳、
武术技击,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需要这种处变不惊、从容不迫的应对能力。从大的概念上,这是更高层次的”松沉“。
4.反躬自省
经常内观自身,培养体察自己身、心状态的能力,能够意识到自己精神和身体两方面存在紧张,并能进行主动调节。
5.分主次、明大小
抓住问题的核心。对于太极拳运动而言,躯干四肢腰为主宰,统御全身心为司令。在练习中要注重意念,在动作上要以腰带手。很多技法、招法都有共通之处,需要拳友能正确理解内涵,抓住练习中的主要矛盾,才能提高练习效率。
6.善总结,勤创新
其他方法和途径还有很多,作为太极拳习练者应当具有”有意识的发掘各类方法,达到训练自身的目标“的能力。
以上是一点个人体会,不够全面,仅够拳友参考。
太极拳的松沉 李雅轩太极拳论汇编
未随出势,先将脑筋静下来,摒除杂念,身心放松,去掉拘束,如这样子才能恢复人在未被事物缠绕之前的自然稳静及天生具有的灵感。稳静之後而後出动,并要在动时仍保持其稳静,不可因动将身心的稳静分散了,这是需要注意的。按人身体,本有天然赋予的
健康功能,所以未能人人健康者,是因未能锻炼身体,以培养这种天生的健康,而且被些事物的缠绕,将这些自然健康功能给摧毁了,所以不能人人身体健康,今要达到健康,就必须先将身心放松,静下脑筋来,以恢复身心的自然,恢复自然之後,也自然会有天生的健康功能,不能只是一味的操练身体的外形,也不能像和尚道士之只修炼内部静坐养神,必须动静参半,身心兼修、内外并练而後可。太极拳的练法,其最重要的是身势放松,稳静心性,修养脑力,清醒智慧,深长呼吸,气沉丹田等。这些规矩,每练时要想著这些,日久才能起到健康身体和治养疾病的作用。假如练时动作散慢,气意上浮,那就对身体无甚补益,所以太极拳的功夫,对气沉丹田这一规则是很重要的。然而太极之气沉丹田怎样可以作到呢?那就必须先松心,後松身,心身俱松之後,其意气便可自然的沉到丹田了,而不是使硬力将气意压到丹田去的。如是用硬力将气意压下去,那就会弄得周身不舒服,甚至身体发生疾病,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学者应当多加注意。
此外,尚须平时注意精神上的修养,以作功夫的辅助则更好。 在练时,先将全身放松,尤其是两臂,要松得如绳拴在肩上的一样,不可稍有拘束之力。如此当稍待,以俟身心稳静下来而後出动。出动时,仍用一点点思想上的意思松松的将两臂棚挑起来,以腰脊之力牵动两臂,稳静地出动,将一趟拳演变出来,非四肢之自动也。每见练者,不知本此意思用功,混身扭扭娜娜,零零断断,浮浮漂漂的局部乱动,以为这是太极拳。这是大错,以致长时间练不出一点太极拳味来,未免可惜。练拳时当细细体会,找它的要领。找著要领之後,经常练习,不数月便用两臂有松沉的感觉,两肩有些酸痛的情形,这到是很自然的,以後拳意就会达到手上来了。如再有明师指点,对太极拳的道理也就会一点一点的领悟,身上的灵觉也将会慢慢地充实,如此则不但在修身方面有显著的功效,即在应用方面也会有巧妙的动作,这全是由於在松软的基础上著手练功作出来的。如果只是散漫飘浮的练法是不行的。
你好,
太极拳讲的松沉是气质,也是一种身心的整体状态,不在局部。王宗岳的太极拳论里有如下一段话。"......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道出了很多太极拳的高明之处。
太极首先是知己的功夫,即学太极拳首先要了解自身,调控身心。太极还是赢人的功夫,英雄所想无敌盖因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怎样做到,首先是要松沉下来,充分了解、掌控自己的身心。
那么,什么是松沉的身体状态呢,怎样练习呢?
一、状态要求
王宗岳拳论其中的“虚领顶劲、气沉丹田”。做得到位,身躯上的松沉就做好了,如果再加上“沉肩坠肘,含胸拔背”,肩背手臂的松沉就具备了。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沉肩坠肘,含胸拔背”。这四个身体状态,要同时具备,才是松沉。
如果仔细探究,蕴含在其中的的一个共性是身体各部位要有抻拔、舒展之意,如同海绵在水中吸足了水膨开。 还要重意不重形,如果过于重形会有两个极端。如一味抻拔,造成肌肉紧僵,则是重拙而不是松沉;如刻意放松,会成软条条,那是松懈。
在以上基础上,还要加上一个 “心静体松”。在练拳过程中,或是实际运用与实践时,都要求心静,心静才能体松,是因为精神活动是身体运动的主宰,只有心理上有充分准备,不急不躁,保持冷静客观的状态,才能正确分析判断,指导身体运动。如果人的精神紧张,身体是达不到太极拳讲究的松沉状态的。
二、练习方法。
明白了要求和标准,就要在太极拳习练过程中时刻要求自己,向标准靠拢。从身体和精神两个层次上加强自身调控能力。同时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松沉’能力。
具体举例:
1.凝神敛气
打拳架套路前,先可内敛精神,调控呼吸,达到放松自然的状态。
2.全神贯注
在操练拳架过程中,则要检视自身身体各部位有无紧僵之处,是否达到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沉肩坠肘、含胸拔背、 心静体松“的要求。在练习过程中,精神要高度集中,不能松散懈怠。这里不是让大家精神紧张,而是要全身灌注。
3.处变不惊
增强日常生活中,如遇紧急情况需要应对,能否先静下心来,冷静客观的分析问题。不仅仅是练太极拳、武术技击,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需要这种处变不惊、从容不迫的应对能力。从大的概念上,这是更高层次的”松沉“。
4.反躬自省
经常内观自身,培养体察自己身、心状态的能力,能够意识到自己精神和身体两方面存在紧张,并能进行主动调节。
5.分主次、明大小
抓住问题的核心。对于太极拳运动而言,躯干四肢腰为主宰,统御全身心为司令。在练习中要注重意念,在动作上要以腰带手。很多技法、招法都有共通之处,需要拳友能正确理解内涵,抓住练习中的主要矛盾,才能提高练习效率。
6.善总结,勤创新
其他方法和途径还有很多,作为太极拳习练者应当具有”有意识的发掘各类方法,达到训练自身的目标“的能力。
以上是一点个人体会,不够全面,仅够拳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