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哪些?分别说明其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
  2007-06-03 23:5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就是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根本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让磨态的旗帜,它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这个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旋律。把握了这—点,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四)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伍滑团系,就是要把这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社会主义核心体系重要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胡锦涛同志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理解,就是由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的完整的思想价值体系。

  随着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大,全球化的发展,各种文化相互交流日益增多,意识形态相互影响不断加深,多元价值观审美观相互碰撞潜移默化。毋庸置疑,这为我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学习、借鉴、融合世界优秀文化提供一种有益的难得的机遇。但同时不可置疑的是,也必然会给我们的主流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某种严重的冲击和严峻的挑战。有位西方学者说,全球化首先意味着“金钱成了文化无所不在的氧气。”这话固然偏颇,但我们的确可以看到,现在社会上特别是某些文化领域确实存在着令人担忧的无视社会效益、金钱至上、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现象。一些歪曲篡改历史、宣传腐朽罪恶、极其低级庸俗的垃圾化产品,一些没有文化的“文化人”生产的差错百出、不堪入目、误人子弟的所谓文化产品,一些宣扬诲淫诲暴、与文明逆动的落后价值观的流行行为,正在侵蚀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污染着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环境,如不加以遏制,就完全有可能对社会文化的创造力和审美多元性产生一种滞后性的破坏。特别是在全球化发展日益迅猛的今天,全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文化流派、思想观念、意识形态,良莠掺杂,互相砥砺,泥沙俱下,都想影响和蚕食对方,这就必然给我们的民族文化主体性和文明创造力带来前所未有的考验。例如,像美国、日本这样的流行文化制造和输出国家,他们以跨国资金支持的强大文化传播能力所推出的影视大片、流行歌曲、动漫游戏等,实际上都是在维护、显示和推行其核心价值。面对冲击和挑战,如果我们不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的文化建设,就有可能不知不觉地在消费西方文化中被边缘化。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不能不使我们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所以,我认为,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强调:“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腔橘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是有很强的针对性、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眼光的。

  作为人民政协的文史资料工作,我感到,应当也完全可以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发挥应有作用;应当也完全可以成为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一条有效途径。因为,第一,由周恩来同志亲自倡导和培育起来的人民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忠实地记录了近半个世纪以来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同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团结合作、携手奋进的壮阔历史。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它对于宣传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第二,文史资料工作,所从事的是对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真实记述,是历史当事人、见证人和知情人亲历亲见亲闻的第一手资料。毫无疑问,既已成文的文史资料,也是一种文化产品,也是一项有着广泛社会影响的文化事业,当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统一战线特点开展对中国近现代史资料的征集、研究和出版工作,既是政协组织的重要职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第三,文史资料工作本身具有“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重要社会功能,它可以补史料之遗、匡史书之误、补档案之缺、辅史学之证。这也是区别于一般史学研究的重要之处。第四,文史资料工作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作,它的根本任务,就是根据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新的时代特点,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从“三亲”角度反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使文史资料成为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团结各界、引领社会思潮、促进社会和谐。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按照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政协文史工作座谈会上贾庆林主席提出的要求,进一步做好文史和学习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