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普知识视频 关于地球的科普知识

其实海洋科普小知识视频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关于地球的科普知识,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海洋科普小知识视频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小学科学小知识(有没有适合小学生看的科学学科相关的视频)

1.有没有适合小学生看的科学学科相关的视频

《走近科学》、《蓝色星球》

1、《走近科学》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科普类电视节目。

节目以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每期节目由一条新闻线索引出,讲述新闻热点背后的科学问题和科学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对社会生活中焦点、热点、疑点、难点及新现象给予科学的解释:对科学事件进行真实记录,引发观众对科学的兴趣。

2、《蓝色星球2》是由英国广播电视中心公司制作的海洋生物纪录片,由詹姆斯·霍尼伯内执导,大卫·艾登堡解说,汉斯·季默担任主要配乐。该剧于2017年10月29日在英国首播,同年10月30日独家登陆中国腾讯视频,同步BBC播出。

该片实现了自然历史系列片首次在欧洲各国及亚洲地区的同步播出。影片主要从极地海域到珊瑚岛礁;从大西洋到深海海底;向人们介绍了那些令人惊异的新景观及匪夷所思的新生物种。

自然界中,没有什么地方会比大海更让人类心驰向往,那里狂野令人印象深刻,但也充满无穷魅力,让人神魂颠倒。人类奔向地球上面积最广阔,但又知之甚少的海洋,进行一次紧张激烈的探险。

从冰雪覆盖的极地海域到颜色变幻无穷的珊瑚岛礁;从风暴袭扰的大西洋到伸手不见五指、充满奇特物种的漆黑深海海底;人类体验海洋最为野性的一面,去认识那些令人惊异的新景观,匪夷所思的新生物物种。

2.一年级科学小知识大全

科学小知识

1、兔子用腿拍打地面的动作来传递信息,用后腿拍打地面的大多数是雄兔,这是它向雌兔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

2、世界上最大的猴是狒狒,最小的猴子是倭狨。

3、“四不象”真正的名字叫麋鹿,是我国的珍奇动物。

4、冰糕为什么会冒气?

冰糕冒气是因为外界空气中有不少眼睛看不见的水汽,碰到很冷的冰糕时,一遇冷就液化成雾滴包围在冰糕周围,看上去似乎是冰糕在“冒气”一样。

5、向日葵为什么总是向着太阳?

向日葵的茎部含有一种奇妙的植物生长素。这种生长素非常怕光。一遇光线照射,它就会到背光的一面去,同时它还***背光一面的细胞迅速繁殖,所以,背光的一面就比向光的一面生长的快,使向日葵产生了向光性弯曲。

3.小学自然科学课上有什么适合给小学生看的视频

物理

1.光的色散,比如利用彩虹引入知识!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

2.凹凸透镜,利用同学们中有近视的凹透镜和放大镜来研究透镜的知识,但适可而止!

3.关于重力,我们可以用牛顿苹果的故事,来说明物体受到引力,然后进一步说明这种使物理往下掉的力是重力

4.虹吸管现象,利用鱼缸换水的常识,用来说明它!

5.连通器原理,

6.大气压强的神奇:用吸管吸水为什么水会从低处流向嘴巴来抛出问题,进一步说明大气压

7.定滑轮:一般小学都有旗杆,旗杆顶部有定滑轮,然后提问定滑轮的作用

8.光沿直线传播:利用日食和月食来引入问题!

4.小学生科学小常识

1.为甚么星星会一闪一闪的?

我们看到星闪闪,这不是因为星星本身的光度出现变化,而是与大气的遮挡有关。

大气隔在我们与星星之间,当星光通过大气层时,会受到大气的密度和厚薄影响。大气不是绝对的透明,它的透明度会根据密度的不同而产生变化。所以我们在地面透过它来看星星,就会看到星星好像在闪动的样子了。

2.为甚么人会打呵欠?

当我们感到疲累时,体内已产生了许多的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过多时,必须再增加氧气来平衡体内所需。因为这些残留的二氧化碳,会影响我们身体的机能活动,这时身体便会发出保护性的反应,于是就打起呵欠来。

打呵欠是一种深呼吸动作,它会让我们比平常更多地吸进氧气和排出二气化碳,还做到消除疲劳的作用呢

5.小学生科学常识小学生的简单点

2.被蚊子咬可以用肥皂水涂在上面,可以止痒.因为被蚊子咬的地方,蚊子会在那里吐一种酸.而肥皂水是碱性的.所以酸碱结合.1.为甚么星星会一闪一闪的?我们看到星闪闪,这不是因为星星本身的光度出现变化,而是与大气的遮挡有关。

大气隔在我们与星星之间,当星光通过大气层时,会受到大气的密度和厚薄影响。大气不是绝对的透明,它的透明度会根据密度的不同而产生变化。

所以我们在地面透过它来看星星,就会看到星星好像在闪动的样子了。 2.为甚么人会打呵欠?当我们感到疲累时,体内已产生了许多的二氧化碳。

当二氧化碳过多时,必须再增加氧气来平衡体内所需。因为这些残留的二氧化碳,会影响我们身体的机能活动,这时身体便会发出保护性的反应,于是就打起呵欠来。

打呵欠是一种深呼吸动作,它会让我们比平常更多地吸进氧气和排出二气化碳,还做到消除疲劳的作用呢。 3.为甚么蛇没有脚都能走路?蛇的身上有很多鳞片,这是它们身上最外面的一层盔甲。

鳞片不但用来保护身体,还可以是它们的「脚」。蛇向前爬行时,身体会呈S形。

而每一片在S形外边的鳞片,都会翘起来,帮助蛇前进时抓住不平的路面。这些鳞片跟蛇的肌肉互相配合,并能推动身体向前爬行,所以蛇没有脚也可以走动呀! 4.为甚么向日葵总是朝着太阳开花向日葵花盘下面茎部的地方,含有一种叫做「植物生长素」的物质。

这物质有加速繁殖的功用,但却具有厌旋光性,每遇到光线时,便会跑到背光的一面去。所以太阳升起时,向日葵茎部便马上躲到背光的一面去,看起来整棵植物就向着太阳的方向弯曲了。

5.为甚么人老了头发便会变白?我们的头发中有一种叫「黑色素」的物质,黑色素愈多头发的颜色便愈黑。而黑色素少的话,头发便会发黄或变白。

人类到了老年时,身体的各种机能会逐渐衰退,色素的形成亦会愈来愈少,所以头发也会渐渐变白啊! 6.为甚么萤火虫会发光?萤火虫会发光因为在它们的腹部末端有发光器,发光器内充满许多含磷的发光质及发光酵素,使萤火虫能发出一闪一闪的光。萤火虫发光的目的,除了要照明之外,还有求偶、警戒、诱捕等用途。

这也是它们的一种沟通的工具,不同种类萤火虫的发光方式、发光频率及颜色也会不同,它们藉此来传达不同的讯息。 7.为甚么肚子饿了会咕咕叫?肚子饿了便会咕噜咕噜地叫,这是因为之前吃进的食物快消化完,胃里虽然空空的,但胃中的胃液仍会继续分泌。

这时候胃的收缩便会逐渐扩大,内里的液体和气体便会翻搅起来,造成咕噜咕噜的声音。下次不要再为肚子咕咕叫而感到尴尬啊!因为这是正常的生理动作呢。

8.为甚么驼鸟不会飞?身型庞大的驼鸟类的一种,但它们却不会飞上天啊!这不是因为它们的翅膀不管用,而是它们的羽毛都太柔软,翅膀又太小,根本不适合飞行。另外,驼鸟的肌肉不发达,胸骨又平平的,对飞行都没有帮助。

驼鸟生活在非洲,由于长期居于沙漠地区,身体为了适应环境,便逐渐演化成现在的样子。 9.为甚么罐头里食品不容易变坏?午餐肉、豆豉鲮鱼、茄汁豆。

都是美味的罐头食物,它们都可以存放很久而不易变坏。

这因为罐头是密封的,细菌便无法进入。人们在制造罐头食品的时候,把罐头里的空气全部抽出,然后把它封口。

在没有空气的情况下,即使里面的食物沾上少许细菌,它们也无法生存或繁殖啊! 10.为甚么婴儿刚出生时都会哭个不停?婴儿刚出生时都会呱呱大哭,这不是因为他们感到不开心,而是他们正在大口大口地呼吸着第一口的空气呢!当婴儿离开妈妈身体出生时,他们吸进的第一口空气会冲到喉部去,这会猛烈地冲击声带,令声带震动,然后发出类似哭叫的声音。 11.为甚么蜥蜴的尾巴断落后仍然不断弹跳着?为了保护自己,很多蜥蝪也利保护色掩人耳目;而部份蜥蜴当受到袭击时,尾巴更会因肌肉剧烈收缩而导致断落。

基于断落的尾巴中仍有部份神经活着,它会不断弹跳,从而分散敌人的注意力,以便逃脱。别以为他们的生命会这样完结,其实只需多个月,尾巴又会重新长出来,继续生活。

12.为甚么松鼠的尾巴特别大?别看轻松鼠的尾巴!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的同时,它的尾巴正发挥很大的功用。它能够令松鼠在树上跳跃时得到平衡,避免掉下来受伤。

此外,这条大大的尾巴更能于冬天发挥保护的功用,紧紧围着松鼠的身躯,既方便,又实用。 13.为甚么人的大拇指不可以有一或三节?一般人有五只手指,而手指的长度各有不同。

但是,有没有人察觉到,除了大拇指外,其它手指也有三节,而唯独大拇指只有两节呢?原来,它的节数正好配合其它四指。要是三节的话,大拇指会显得没有力,以致不能提起较重的物件;要是只得一节,它便不能自如地与其它四指配合抓紧东西! 14.为甚么自己搔自己时不感到痕痒?当别人搔自己时,我们会倍感痕痒,而且不断大笑;可是,当自己搔自己的时候,我们不单不会大笑,而且更不感痕痒。

基于我们的思想上已有了准备,大脑会发出一种「不会有危险」的讯息,神经亦随之放松,所以便不会大笑起来和感到痕痒了! 15.为甚么海水大多是蓝、绿色?望向大海,很多时也发现海水呈现蓝。

6.小学生科技小知识

1为什么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光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速快) 2眼镜由谁发明的?(罗吉、培根) 3为什么自行车能动?(自行车的轮胎与地面相互摩擦) 4月亮围绕什么东西转?转一周期多长?(地球)(24小时) 5地震在地球上每年多少次?(大约500万次) 6最小最冷的星星是什么?(冥王星) 7地球的厚被是什么?(大气圈) 8飞机上为什么要装黑匣子?(它是用来记载失事时飞机上的各种情况的,帮助人们了解事故的原因的) 9什么动物能预测地震?(牛、马、驴、*、兔、鸡、狗、蛇、鼠、狗、猫、燕子、鹰等) 10什么植物先开花,后长叶?(连翘、迎春花、腊梅、桃树、梨树)。

科普课恐龙小知识

1.儿童科普知识:恐龙为什么会灭绝

灭绝假说质疑与解释陨石撞击地球在我们的地球上,曾经有很多生物种类出现后又消失了,这是一个生物演化史中的必然阶段。

但是像恐龙这样一个庞大的占统治地位的家族,为什么会突然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种种猜测。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的地球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恐龙和另外一大批生物统统死去,科学家们对此一直争论不休。

有的说是地球在6500万年前发生了地质上的造山运动,因为平地上长出许多高山来,沼泽便减少了,气候也变得不那么湿润温暖了。恐龙的呼吸器官不能适应干冷干热的空气,而且一到冬天,恐龙的食物也没有了,所以就走上了绝路。

有的说是超新星爆发引起地球气候发生强烈变化,温度骤然升高后又降得很低的缘故。还有的说是恐龙吃了大量的有花植物,这些花中有很多毒素,恐龙又食量很大,所以中毒而死。

证据是白垩纪晚期开始出现了有花植物。还有人别出心裁地说,是因为恐龙这种巨大的动物因吃的太多且不断放屁,向空中释放大量的甲烷气体。

由于它们数量太多,生存时间又长,所以破坏了地球的臭氧层造成毁灭性气候。甚至还有人说是外星人跑到地球来猎取的结果,因为它们觉得恐龙肉特别好吃。

证据是他们在北极发现的恐龙骨骼化石有像被激光切割的痕迹。有的科学家还认为,是由于海面下降,新的陆地出来了,有的恐龙有迁移的习惯,去了其他地方,不适应那里的环境,最终灭绝。

总之,真可谓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但是,普遍被大家认可的是陨石撞击说。

1980年,美国科学家在6500万年前左右的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铱,其含量超过正常含量几十甚至数百倍。这样浓度的铱在陨石中可以找到,因此,科学家们就把它与恐龙灭绝联系起来了。

根据铱的含量还推算出撞击物体是相当于直径10公里的一颗小行星。这么大的陨石撞击地球,绝对是一次无与伦比的打击,以地震的强度来计算,大约是里氏10级,而撞击产生的陨石坑直径将超过100公里。

科学工作者用了10年的时间,终于有了初步结果,他们在中美洲犹加敦半岛的地层中找到了这个大坑。据推算,这个坑的直径在180~300公里之间。

科学工作者们还在对这个大坑做进一步的研究。科学家们开始为我们描绘6500万年前那壮烈的一幕。

有一天,恐龙们还在地球乐园中无忧无虑地尽情吃喝,突然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刺眼的白光,一颗直径10公里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般大的巨石从天而降。那是一颗小行星,它以每秒40公里的速度一头撞进大海,在海底撞出一个巨大的深坑,海水被迅速气化,蒸气向高空喷射达数万米,随即掀起的海啸高达5公里,并以极快的速度扩散,冲天大水横扫着陆地上的一切,汹涌的巨浪席卷地球表面后会合于撞击点的背面一端,在那里巨大的海水力量引发了德干高原强烈的火山喷发,同时使地球板块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那是一场多么可怕的灾难啊。陨石撞击地球产生了铺天盖地的灰尘,极地雪融化,植物毁灭了,火山灰也充满天空。

一时间暗无天日,气温骤降,大雨滂沱,山洪暴发,泥石流将恐龙卷走并埋葬起来。在以后的数月乃至数年里,天空依然尘烟翻滚,乌云密布,地球因终年不见阳光而进入低温中,苍茫大地一时间沉寂无声。

生物史上的一个时代就这样结束了。对于恐龙的灭绝[1],当然不止这些说法。

其余的例如:气候变迁说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化,气温大幅度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令恐龙无法生存。也有人认为,恐龙是冷血动物,身上没有毛或保暖器官,无法适应地球气温的下降,都被冻死了。

物种斗争说恐龙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了,这些动物属啮齿类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由于这种小型动物缺乏天敌,越来越多,最终吃光了恐龙蛋。

大陆漂移说地质学研究证明,在恐龙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陆只有唯一一块,即“泛古陆”。由于地壳变化,这块大陆在侏罗纪发生的较大的分裂和漂移现象,最终导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恐龙因此而灭绝。

地磁变化说现代生物学证明,某些生物的死亡与磁场有关。对磁场比较敏感的生物,在地球磁场发生变化的时候,都可能导致灭绝。

由此推论,恐龙的灭绝可能与地球磁场的变化有关。植物中毒说恐龙年代末期,地球上的裸子植物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被子植物,这些植物中含有裸子植物中所没有的毒素,形体巨大的恐龙食量奇大,摄入被子植物导致体内毒素积累过多,终于被毒死了。

食肉动物将有毒的肉吃下后也被毒死了。酸雨说白垩纪末期可能下过强烈的酸雨,使土壤中包括锶在内的微量元素被溶解,恐龙通过饮水和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摄入锶,出现急性或慢性中毒,最后一批批死掉了。

陨石撞击说火山爆发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上有一个叫做希克苏鲁伯的陨石坑(Chicxulub Crater),它和65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有什么关系?答案就隐藏在这层白白的岩石里。这层岩石被地质学家称为K-T边界(K-T boundary),意思是白垩纪-第三纪界限的标记线。

下层岩石中含有丰富的恐龙化石,但在K-T边界以上,恐龙消失了。K-T边界岩石中含有铱,铱是一种稀有金属,在地球中的平均含量只有十亿分之一。

然而。

2.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真的有恐龙吗》教案

选择公道的教学内容是备好课的条件,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依据知识的特点、教材的编写意图、完成教学任务所需的时间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因素来决定。

如何公道地选择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呢?首先是根据教材的编排来选择。通常我们把一个练习的知识划分成几个小段落,每个小段落为一课时的教学内容,现行数学教材就是这样编排的,教师在备课时只要看一看教材的新授内容以及对应的习题编写,就可以确定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了。

其次是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来选择。一般来说,比较简单的、学生易于接受理解的知识,内容可多选一些;对于学生难以理解、难以把握的知识,由于在教学中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所以内容要适当少选一些。

选择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以一节课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所授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把握为准。

3.中班整合活动明星恐龙的教案

活动意图:

恐龙对于孩子们永远充满好奇。他们喜欢看关于恐龙的书籍,听关于恐龙的故事,玩关于恐龙的玩具,“恐龙”是种神秘奇特的动物,没人见过真正的恐龙是什么样子,人们见到的恐龙图案全是科学家通它的化石还原的形象。这给孩子们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孩子对恐龙世界探秘的渴望。

活动目标:

1.感知恐龙不同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了解恐龙及恐龙灭绝的原因。

3.感受生命的宝贵,学会感恩。

活动内容:

活动一:科学《探秘恐龙世界》

●分享、交流

(1)介绍自己收集的恐龙图片、资料,讨论自己知道的恐龙。

(2)请个别幼儿分享讲述。

●欣赏、感受

(1)观看恐龙化石。

(2)恐龙由哪几部分组成?

●演示、讨论

(1)恐龙模拟视频,感受恐龙世界的壮观和神秘。

(2)利用课件和视频认识腔骨龙、异特龙、梁龙、甲龙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等。

(3)小结

肉食性恐龙牙齿锋利,吃肉凶猛,两腿行走。

草食性恐龙吃青草、树枝上的嫩叶等,草食性恐龙比较巨大,牙齿扁平。

杂食性恐龙既吃肉也吃植物,还偷吃恐龙蛋。目前发现的恐龙中,草食性恐龙最多,杂食性恐龙最少。

●猜想、探究

(1)现在还有恐龙吗?它们都到哪去了?

(2)科学家对于恐龙灭绝的各种猜测。(看视频)

A、小行星撞地球假说

B、火山爆发假说

C、气候变化假说

D、海洋变迁假说

小结:恐龙灭绝仍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谜。

●操作、游戏

分组活动:

(1)白色恐龙石膏像涂色

(2)恐龙化石挖掘考古

(3)恐龙模型分类

活动二:绘本《永远永远爱你》

●认识恐龙

播放视频,认识霸王龙和慈母龙。

慈母龙:最爱自己孩子,吃植物和野果等。

霸王龙:凶猛的食肉恐龙。

●角色介绍

认识绘本《永远永远爱你》

●阅读绘本

(1)解读封面

封面上有谁?故事名字是什么?

(2)故事中谁永远永远爱谁?

(3)阅读绘本,教师指导。

●理解绘本

(1)利用电子白板展示,理解故事情节。

观察——猜图——理解

主要问题:

1.慈母龙妈妈捡来的蛋是谁的蛋?

2.蛋孵出霸王龙为什么要把他送走?后来为什么又留下?

3.大的霸王龙是良太的什么人?为什么?

4.果子山是谁送给慈母龙的?

5.故事中谁永远、永远爱谁?你怎么知道?

●欣赏故事

教师讲述故事,让幼儿感受亲情。

●情感体验

(1)视频:《父母的爱》,感受父母无私的爱。

(2)幼儿动手操作,采用绘画、粘贴的方式制作感恩卡,送给妈妈。

活动三:区域活动《恐龙的故事》

图书区:将收集的恐龙书籍、视频投放活动区。

科学区:将沙盘投放在科学区,隐藏恐龙化石。

建构区:收集恐龙图片以及恐龙模型、废旧牙膏盒、废旧报纸、以及饮料品和易拉罐、积木,用于搭建和游戏。

美工区:恐龙图片,让幼儿自由绘画,投放橡皮泥,动手捏恐龙。

活动反思:

为了让幼儿了解更多有关恐龙的知识,我想如果教师只凭借一张嘴和几张图片进行教学,很难使幼儿充分感知了解,教学效果可能不尽人意。为此,课前我鼓励幼儿回家和父母一同上网查询恐龙的相关资料,寻找恐龙的模型玩具或图书图片等,然后带到幼儿园一起交流观看,为这次教学活动做好铺垫和准备。

4.通过课文的学习,你还知道有关恐龙的哪些知识

提到恐龙我想说的是,恐龙是一类生存于中生代时期的古爬行动物,且都是陆生的。

也就是说,像翼龙、鱼龙、蛇颈龙等都不是恐龙,它们虽生存于中生代时期,但只是和恐龙有一定的亲缘关系。恐龙分两大类:蜥臀目和鸟臀目。

蜥臀目恐龙又可分为兽脚类和蜥脚类;鸟臀目又可细分为角龙类、鸟脚类、剑龙类、甲龙类和肿头龙类。还要特别提一下,恐龙最繁盛的时期应该是白垩纪,而不是侏罗纪(不要被《侏罗纪公园》误导了,其实电影中的恐龙大部分是白垩纪的)。

在6550万年前,一颗直径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导致恐龙在此后的数年内全部灭绝。

5.小学二年级语文 31.恐龙的灭绝资料

一、教材简说打开课文,精美的画面映入眼帘,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中生代时期,漫游在遍布恐龙的世界里。

看,不同种类的恐龙,有的在空中飞翔,有的在地上行走,有的在水中戏耍。看到这般景象,人们不禁会想为什么“今天的人类只能在博物馆或者从电影和书籍中,来想象恐龙往日的辉煌了”呢?是地球的突然变冷,使它们耐不住寒冷,还是行星的撞击破坏了它们的食物链?是越来越多的哺乳动物偷吃恐龙蛋切断了恐龙的繁衍之根,还是流行的传染病带来毁灭性的灾难?这都是至今尚未揭开的谜团。

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带着这些疑问阅读课文,在想象中漫游恐龙王国,在漫游中轻松愉快地朗读课文,同时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不久的将来,这些谜团可能会被正在捧读本文的孩子们揭开。

本课共有15个生字需要认读,也许,您会觉得既多又难。建议您“走出”课文,与孩子们一起搜集一些恐龙的资料,让孩子们赋予每个生字以生动的语言环境,可能会见奇效。

二、学习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积累词语。 3.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界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三、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 1.识字指导。本课生字较多,涉及的新词语也较多。

除了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认记外,主要要把生活识字与根据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结合起来。如,“遮住、偷吃、书籍、躲避、死亡、孵出”等都是二年级学生生活中比较熟悉的词语。

要通过反复朗读词语,认识词语中生字的读音和意义。“枯萎、尘埃、耐不住、庞大、哺乳、或者”等带有生字的词语不容易感悟,则需要学生自己结合上下文理解,或者查字典理解字义、词义,教师也可作一些简单的解释。

读音方面,注意“类”()不读,“哺”()不读,“或”()不读。 2.写字指导。

(1)写正确。“染”九缸水放在木架上,“九”别写成“丸”。

谜:先写言字旁,再写“米”,最后写走之。“寒”字下边是两点。

(2)写美观。长横要突出:亡、染、类。

短横宜收敛:“谜”字右边的短横,“传”字上边的短横,“类”字上边的短横,“严”字的上下两横,“寒”字中间的三横。书写“寒”字要特别注意,三个横都不能太长,以不超出宝盖为准。

撇捺应伸展:“染、类、寒”三字下面的撇、捺。结合“类”字的书写,再次强调“一般情况下,一个字中不要写两个捺;如果出现,就将其中的一个捺变成点”。

(二)朗读感悟本课是一篇科学知识小品文。朗读课文时,重点要求学生读正确、读通顺;要在朗读中感悟理解一些词句和课文介绍的科学知识;同时能对书上的解释提出一些疑问,或者自己能提出别的猜想。

教学进可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1.教师可通过介绍恐龙(有条件的可放映一段有关恐龙的音像片),激发学生了解和研究恐龙的兴趣。

教师可提问导入:你想知道恐龙灭绝的原因吗?看看课文里告诉了我们几种说法。 2.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看谁最先知道课文中告诉我们的几种说法。这样处理是顺应学生想了解恐龙的急切心理

3.自由交流,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的几种说法。为了引导学生仔细研读课文,可让学生先正确、流利地读一读介绍某种说法的段落,教师随机检查学生生字的学习情况,相机感悟理解一些重点词语。

然后要求学生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恐龙灭绝的一种说法。 4.引导学生质疑。

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5.认识第四自然段末尾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启发学生帮助科学家再想出一些可能的原因。

可在小组里开展讨论。(三)积累运用 1.除课本后面“读读抄抄”中列出的词语外,建议再积累如下词语:庞大、冬眠、躲避、耐不住、尘埃、遮住、枯萎、哺乳动物、偷吃、传染病、孵出、雄性、书籍。

2.在科学探究中,发现与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非常重要,阅读教学中理解感悟一些科学小品文需要弄清楚有关事物之间的关系。学完本课后可让学生用线条将下列事情之间的关系连起来。

地球上的条件变化引起一些事物的变化结果地球变得十分寒冷偷吃恐龙蛋宇宙行星撞上地球恐龙耐不住严寒恐龙灭绝地球上哺乳动物增多尘埃遮住太阳,动植物大量死亡全球气温下降不能孵出雌性的恐龙(四)实践活动课后收集一些有关恐龙的资料、图片,在教室的一角举办一个小型展览。四、教学设计举例片断: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以“活”和“动”为总特征。

“活”表现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动”表现为学生真正动手和动脑。本课内容具有探索性,因此,可采用探究的方式来学习。

(一)设置问题情境,引导质疑 1.展示学生收集的资料。 2.播放课文插图动画。

3.学生质疑,择主要问题探索。如:恐龙为什么会灭绝?(二)读文,收集事实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有几种说法?其理由是什么?(三)根据课文内容,解释自己的观点。

选择自己赞同的一种说法,用自己的话来解释。 1.一种说法是:寒冷使恐龙灭绝。

2.另一种说法:没有太阳光,植物枯萎、动物死亡,恐龙也随之灭绝。 3.其他种种说法:恐龙蛋被偷吃;传染病流行;气温下降只能孵出雄性小恐龙。

(四)用不同的观点加以肯定或反驳(五)阐述和论证自己。

6.找一本书,有图片有文字的,讲的是关于恐龙的,主人公和他儿子(好

恐龙大陆:国内第一套"科普+故事"恐龙绘本

由于气候的变化,原本茂密的森林和草原逐渐枯萎,三角龙群为了生存决定向南方迁徙。大角是三角龙群的首领,他的儿子小角是一只活泼顽皮、聪明勇敢的小恐龙。前往南方旅途艰险重重,不仅有恶劣的气候和环境,还会受到来自各种各样的肉食恐龙的威胁。小角他们不畏艰险,齐心协力,最终克服了旅途中的种种困难,到达了南方新天地。

在众多的以资料性内容为主的恐龙图书中,这套书别出心裁,不仅有活灵活现的人物,还有曲折生动的情节。书后还增添了许多有关恐龙的科普知识,寓教于乐。惊险的故事,精美的画面,优美的文字,丰富的知识,带你走进神奇的恐龙世界。

7.八年级上册"恐龙无处不在"的教案,现在我要来上这课我该怎么讲

一、教学目标1.明确文章的说明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学习本文准确、周密、简明的语言特色。

2.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与创新思维。(一)教学重点: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

(学习本文准确、周密、简明的语言特色)(二)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与创新思维。二、教学设计(一)导入1、恐龙的相关画面,并解说: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最重的可达90吨(目前的大象只有6吨),曾以900~1200属类之众“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在地球上曾称霸一时。

可在6500万年前,恐龙却灭绝了,只在世界各地留下各种各样恐龙的化石,那么这些化石会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秘密呢?请看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是怎样为我们揭开谜底的。(板书课题及作者) 2、课文标题是《恐龙无处不在》,请你谈谈读过题目后有什么样的结论?预设:生:是说恐龙遍布世界各地师:南极也有?生:南极发现了恐龙化石师:在什么时候发现的,具体说说。

读第二自然段。师:如果有人告诉我们在南极发现了恐龙化石,你的第一个想法是怎样的?真实本能的自然的想到了什么?生1:是翼龙,会飞,飞到南极。

生4:大陆发生了灾难。恐龙迁移而去。

比如火山。师:为何每块大陆都有?结合我们学过的科学知识。

生:是大陆在漂移。把恐龙带走的。

师:你们有很多说法,你们觉得哪个理由更有说服力?师:看来还是大陆漂移猜想更有说服力。(二)初读课文明确说明内容多媒体依次显示下列问题:讨论:并用简洁的语言完整回答这两个问题(三)研读课文理清说明的顺序1.思考:看看作者是怎样提出问题,寻找答案,得出结论的。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根据各小组学生发言整理作者的思路。

提出问题: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并不适应南极的气候——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去的寻找答案: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不同地区舒适的生活——后来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2.根据以上的分析,作者得出什么结论?结论:恐龙无处不在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强有力的证据。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推理论证——得出结论作者在这里采用的是一种追本求源、由因到果的逻辑说明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解剖,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形成板书)(四)再读课文品味周密准确简明的语言过渡:作者之所以能将抽象的科学知识介绍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除用恰当的说明顺序,还得益于他周密准确的说明语言。(备:如果说优美抒情的散文是华丽的晚礼服,那么平实严谨的说明文就是一件朴实的衬衫,如果说优美抒情的散文是一幅丹青渲染的画卷,那么平实严谨的说明文就是一张严密精确的图纸。)

1.可老师读这篇文章,发现阿西莫夫一点都不自信。你看下面的句子:⑴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⑵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⑶大约经历了一亿年,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

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也许、似乎。

可能”用的太多,给人不自信之感。你赞同我的意见吗?讨论,得出说明用语的准确。

2.老师发现阿西莫夫有时又太自信了。“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你认为呢?讨论,得出说明用语的周密。3.第12段的“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

换成“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气候条件发生较大的变化的时候,恐龙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自然界所提供的食物毕竟有限,而恐龙的胃口实在惊人,更重要的是它们的机体没有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可以吗?讨论,得出说明用语的简明。

4、你能从文章中举出体现说明语言周密、准确、简明的例子吗?(指导方法——删除法、替换法等)/link?url=-fr--GzwPU6WgHjOdHiw7。

关于地球的科普知识

地球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的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赤道半径为6378.2公里,其大小在太阳系的行星中排列第五位。地球有大气层和磁场,表面的71%被水覆盖,其余部分是陆地,是一个蓝色星球。

地球是包括人类在内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也是目前人类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地球已有45亿岁,有一颗天然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以27.32天的周期旋转,而地球自西向东旋转,以近24小时的周期自转并且以一年的周期绕太阳公转。

地球内部有核、幔、壳结构,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气圈以及磁场。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已知存在生命的唯一的天体,是包括人类在内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

扩展资料:

在地球演化过程中,发生一些天文与地质事件,将事件的时间段叫做地质时期。

在各地质时期,在与地球相关的宇宙空间及太阳系和地球所发生的大事件,在地球自身、地壳运动、地层、岩石、构造、古生物、古地磁、冰川、古气候等多方面都留下了记录。在不同的地质时期,地质作用不同,特征不同。

地球表面的气温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全球地表平均气温约15℃左右。而在不见阳光的地下深处,温度则主要受地热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地球中心处的地核温度更高达6000℃以上,比太阳光球表面温度(5778K,5500°C)更高。

对于地球岩石圈,除表面形态外,是无法直接观测到的。它主要由地球的地壳和地幔圈中上地幔的顶部组成,从固体地球表面向下穿过地震波在近33公里处所显示的第一个不连续面(莫霍面),一直延伸到软流圈为止。

岩石圈厚度不均一,平均厚度约为100公里。由于岩石圈及其表面形态与现代地球物理学、地球动力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岩石圈是现代地球科学中研究得最多、最详细、最彻底的固体地球部分。

由于洋底占据了地球表面总面积的2/3之多,而大洋盆地约占海底总面积的45%,其平均水深为4000~5000米,大量发育的海底火山就是分布在大洋盆地中,其周围延伸着广阔的海底丘陵。

因此,整个固体地球的主要表面形态可认为是由大洋盆地与大陆台地组成,对它们的研究,构成了与岩石圈构造和地球动力学有直接联系的"全球构造学"理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球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海洋科普小知识视频和关于地球的科普知识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