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世界爱耳日是什么时候?1.2013年3月19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3月3日定为国际爱耳日。
2.除了《北京宣言》,本次大会还设立了国际爱耳日(为推动全球听力保健、最大限度减少听力损失发生的行动做准备)。每年的国际爱耳日都会设定一个主题,并围绕主题开展大规模、多部门的宣传活动,旨在提高家长的听力保护意识,预防听力损失。
二。爱耳日1的宣传资料。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耳朵和眼睛一样,是我们与外界保持联系的最重要的门户。好好倾听会让我们受益终生。我们可以听优美的音乐,与朋友和亲戚聊天。然而,良好听力的保持需要我们的细心呵护。
2、防止水进入耳朵,防止外耳道发炎。我们的外耳道深2.5~3厘米,不直,外耳道皮肤上有很多细毛。游泳、洗澡或洗头时,水进入耳朵,水不容易出来,会诱发急性外耳炎。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听力下降。特别是对于已经有中耳炎或者鼓膜穿孔的人来说,非常容易引发中耳炎。中耳一旦发炎,会出现耳朵长期流脓的症状,最多会导致进行性听力损伤,治疗起来也非常繁琐,麻烦,费力。那么,一旦外耳道有水怎么办?可以用单脚跳的方式让水出来,或者用棉签吸出来,也可以用吹风机把耳朵里的水蒸发掉。
3、谨慎用药,防止药物性耳聋。我们听力的产生与耳朵中一种叫做耳蜗的结构密切相关。耳蜗结构中有一种毛细胞,可以将声波转化为电信号。这些毛细胞非常脆弱,很多药物都会伤害它们。比如氨基糖苷类抗炎药(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会损伤毛细胞,这种药物引起的耳聋称为药物性耳聋。有些人对这些药物极其敏感,即使使用一点点也会引起药物性耳聋。所以用药一定要谨慎,尤其是以上药物。
4.感冒或坐飞机后耳朵痛要及时治疗。我们的耳朵通过称为咽鼓管的结构与鼻咽沟通。这根管子的作用是调节耳朵内外的压力。上呼吸道感染可通过沿此管逆行感染耳朵引起急性中耳炎;飞机起降时压力变化太大,咽鼓管不能及时调节耳内压力,也会引起急性中耳炎。如果中耳的炎症不能及时消除,会造成听力障碍,甚至中耳化脓性病变,甚至鼓膜穿孔。所以,感冒或坐飞机后耳朵有问题,请及时找耳鼻喉科医生治疗,不要耽误病情。
5、突发听力损失应尽早治疗。如今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很多人的生活压力和精神压力明显增加,医学发现也明显增加了一种疾病——突发性耳聋。突发性耳聋的特点是听力突然下降,并伴有耳鸣或头晕,耳内有闷闷的感觉。突发性耳聋是一种急症,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梗塞”,所以越早治疗越好,所以说“时间就是听力”一点也不过分。如果病史超过15天,恢复听力就比较困难。为了预防突发性耳聋,生活中要劳逸结合,避免熬夜。一旦出现突发性听力下降或耳鸣,应尽快寻求耳鼻喉科医生的帮助。
6.预防噪声性耳聋非常重要。噪音对人类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但对听觉器官的损害是最明显的。噪声性耳聋称为噪声性耳聋,非常难以治疗。一旦出现,就会继续下降。有些人喜欢用耳机大声听音乐,这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噪声性耳聋原因。噪声性耳聋主要是预防。如果长时间不大声听耳机传来的音乐;节日期间远离鞭炮,尽可能捂住耳朵;长期生活在嘈杂环境中的人,要戴耳塞、耳罩隔音,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听力和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然而,耳病和听力障碍的阴霾正在困扰着人类。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近6亿人轻度听力损失,2.5亿人中度听力损失。我国有听力障碍者2057万人,居各类残疾之首,占全国人口的16.79‰,其中七岁以下的聋儿有80万人,每年有3万多名聋儿出生。老年性耳聋患者有949万人,并且随着预期寿命的增加和人口老龄化,老年性耳聋患者的数量也在增加。听力障碍严重影响这些人的社会交往和个人生活质量。
2.导致耳聋的因素有耳毒性药物、遗传、感染和疾病。因环境噪声污染和事故而耳聋的人数逐渐增多。这一庞大的特殊困难残疾人群体引起了全社会特别是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中国一些城市成立了耳聋防治指导小组,开展耳聋流行病学调查,积极拓展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领域,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卫生部发布的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标准将对加强耳聋药物的使用管理,减少听力和语言残疾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1998年1月,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全国妇联、中国残联等领导和北京市听力学、特殊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进行座谈,家长们一致建议由卫生部牵头,尽快建立全国“爱耳会”。
四。全国爱耳日宣传口号预防听力损伤和耳聋,人人享有健康听力。
健康听力,快乐生活。
康复从发现开始——大力推进新生儿听力筛查。
珍惜听力,快乐成长。
找回一个聋子,温暖一个家庭!
全社会都在关心聋人!
提高人口素质,减少出生听力缺陷
防止耳聋进入社区。
预防耳毒性药物引起的耳聋,增进健康!
精彩的奥运会-我听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