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开心常识编辑小木鱼就为亲们解答关于诗经风雅颂三类划分的依据是,诗经风雅颂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诗经根据乐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3、《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
4、共160篇。
5、大部分是民歌。
6、 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
7、《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8、除《小雅》中有少量民歌外,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9、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的。
10、《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11、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12、从时间上看,《周颂》和《大雅》的大部分产生在西周初期;《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产生在西周后期至东迁时;《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产生于春秋时期。
13、 从思想性和艺术价值上看,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
14、风雅颂是诗之成形,是诗的体裁。
15、风雅颂就是一种艺术手法,运用不同形式让人理解的有所不同而已,就是现代的对比,先言他物再引所以物,导致艺术风格的差异,后来逐渐形成各种文学流派。
16、《风》又称《国风》,一共有15组,“风”本是乐曲的统称。
17、15组国风并不是15个国家的乐曲,而是十几个地区的乐曲。
18、国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桧、齐、魏、唐、秦、豳、陈、曹的乐歌,共160篇。
19、国风是当时当地流行的歌曲,带有地方色彩。
20、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歌。
21、作者大多是民间歌手,但是也有个别贵族。
22、《雅》是指人人能懂的典雅音乐。
23、《雅》共105篇,分为《大雅》 31篇和《小雅》74篇。
24、《雅》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歌。
25、其内容几乎都是关于政治方面的,有赞颂好人好政的,有讽刺弊政的。
26、只有几首表达个人感情的诗。
27、但是没有情诗。
28、《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
29、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
30、其中《周颂》31篇,认为可能是西周时的作品、多作于周昭王、周穆王以前;《鲁颂》4篇,认为可能是鲁僖公时的作品;《商颂》则认为是春秋以前宋国的作品。
31、据查资料,诗经根据乐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32、风雅颂就是一种艺术手法,运用不同形式让人理解的有所不同而已,就是现代的对比,先言他物再引所以物,导致艺术风格的差异,后来逐渐形成各种文学流派。
33、风雅颂赋比兴,起源于诗经,合称“六义”,唐孔颖达《毛诗正义》说:“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前者是诗的作法,后者是诗的体裁。
34、于风,雅,颂的解释有种种说法,一般认为是按照音乐来划分的,因为《诗经》的诗篇当初都是乐歌,由于曲调的特点不同,划分三类,后乐谱失传,仅留歌词,我们今天看到的不过是一部乐曲歌词的底本。
35、 *风,地方乐调,这一部分共选了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乐调,称十五国风,共160篇,内容都是民歌,这十五国风是:周南(今陕西,河南之间),召南(今河南,湖北之间),邺,镛,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 其中周南、召南产生于汉水和长江中游,其余为黄河中下游。
36、十五国风绝大部分是周室东迁以后到春秋中叶的作者,大部分是民歌。
37、 *“雅”诗就是西周王畿的乐调。
38、王畿,都城地区,就是渭水流域地区,雅诗就是这一地区的乐调,之所以如此,有两种解释:1,雅,同“夏”,周称西周的王畿为“夏”雅乐就是“夏乐”,夏乐就是王畿乐调2:雅,正也,雅乐即正乐,当时称诸侯国的地方音乐为俗乐,周天子的都城是全国的中心,出于尊王观念,把王畿之乐称为“正乐”两种解释都可通。
39、“雅”诗分为大雅,小雅,大小雅类于后代的大小曲,大小调,其中小雅较接近于“国风”可能是未被贵族改造的王畿地方音乐。
40、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41、多数是贵族之作,少数是人民。
42、关于产生年代,“大雅”大部分是西周初的作品,“大雅”小部分、“小雅”大部分是西周末年的作品。
43、 *“颂”,颂是祭祀用的宗教音乐,内容分为赞美神灵,祖先的功德,颂诗中周颂31篇,产生于王畿地区,渭水流域,是西周初年作品。
44、鲁颂4篇,商颂5篇,它们都是东迁以后到春秋中叶的作品,产于鲁国,宋国(宋是商的后代)。
诗经风雅颂三类划分的依据是 诗经风雅颂就讲到这里,希望亲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