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知识 土壤和泥土有什么不同

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泥土小知识的一些知识点,和土壤和泥土有什么不同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泥土里有什么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泥土里有什么活动教案

设计意图:

我们是一所农村幼儿园,孩子们从小就和泥土亲密接触,身上手上整天都是灰濛濛的,没有干净的地方。在玩的过程中他们喜欢用小树枝划出一道道痕迹,有时堆出一个个小山,有时表现为毫无目的。本次活动就是利用并挖掘了这一教材的潜在价值:"回归生活世界"。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的进行探索、研究,以发现泥土的特征,感受泥土带给他们的乐趣。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实践,引导幼儿区分干泥和溼泥,了解他们的性能用途,感知他们的不同特性。

2、增强幼儿玩土的安全和卫生意识。

3、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1、玩过挖土:寻找过泥土里有什么。

2、玩土区;塑料小铲子、水、模具若干;套袖、鞋套人手一副。

3、活动背景:轻音乐

4、手机电话一部,老师佩带的小型麦克风一部。

活动过程:

一、介绍活动任务,引出活动。

先穿戴好套袖鞋套后,带入场地--玩土区。

1、引入活动:通过接听蚯蚓先生的电话,交待今天的任务:找泥土的秘密。

2、讨论:"我们在找泥土秘密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3、交待规则:看谁先找到泥土的秘密,听到电话铃响后,快点回来告诉泥土的好朋友--蚯蚓先生。

(评价: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次活动由找秘密引出,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促进了幼儿参与活动的欲望。活动一开始我以接听蚯蚓先生的电话内容,为幼儿布置任务,开始了今天的活动。因为幼儿在玩土时常常处于无休止的状态,所以我通过以蚯蚓先生为主线贯穿活动始终,来引导幼儿进行活动收放各环节的衔接。)二、感知干泥土的特征。

1、自由探索。

"请小朋友们带上工具去玩一玩,看看你能发现泥土有什么秘密?"(1)为什么用玩具小熊做出来的小熊一碰就没有了呢?(2)两处的(翻过的泥土和没有翻的)泥土有什么不同?(软、硬)(3)泥块为什么用手拿就没有了?(易碎、松)(评价:幼儿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教师细心地观察,根据幼儿的操作及时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幼儿从无目的地玩到有目的的探索答案解决问题,由此,幼儿对泥土的"硬、软、松、易碎"的特性,在自己的亲身感知后也有了基本的理解。)2、幼儿讲述。

师问:"你发现了什么秘密?"(蚯蚓先生来电话了,我们一起来告诉蚯蚓先生。引导幼儿集中。)我发现干的泥土很松。

我发现泥土很软。

我发现那边有的泥土很硬。

我用铲子轻轻一敲,泥土就碎了。

三、感知溼泥的特性。

1、自由探索。

请小朋友们往干的泥土里加一点水,你会发现什么?水到哪里去了呢?我问:加了水的泥土怎么样了?为什么会粘在手上?你继续加水,再试试看,泥土又是怎样呢?

(评价:本环节主要引导感知溼泥的特征,由干泥到溼泥的变化,诱发幼儿去探索。在我一边和幼儿玩一边引导幼儿的过程中,完全抵消了幼儿的紧张和顾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中探索,寻找秘密,正如《纲要》中所说"教师应该为幼儿创设平等宽松的氛围",同时教师的引导者、合作者、支持者的身份及幼儿是活动的主人也相互融合、互相促进。)2、幼儿讲述。

师:你发现了什么秘密?(蚯蚓先生来电话了,我们一起来告诉蚯蚓先生,加水后泥土的秘密吧。引导幼儿集中。)泥土会吸水。

泥土中加水后会变的软软的,很有黏的。

全粘在我的手上了。

加水后,我把塑料的螃蟹拿起来,螃蟹还是好好的,泥土没有松。

加水后,泥土会变形,想做成什么形状......>>

幼儿园中班科学泥土里有什么教案

[活动目的]

1、通过操作、实践,引导幼儿区分泥与土,了解他们的性能用途,感知泥、土的不同特性。

2、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泥工技能,进行泥工创作,启发幼儿合理利用辅助材料和工具塑造作品,运用分泥、连接、捏边等技能塑造组合物体。

3、鼓励幼儿能够按自己的意愿进行创造活动,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创造力。 [活动准备]1、准备大量不同种类的土(红土、黄土、沙土等)、水、玩泥工具、和好的泥(少量)、各种泥玩具。

邵锋星土壤里有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动植物的活体和残体,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2.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

3.土壤和生物的生存、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2.用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

3.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教学难点:

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为学生准备新鲜溼润的土壤和干燥的土壤各一份、报纸、放大镜、烧杯、镊子、小木棍、水、小勺等。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你觉得咱们的家乡美吗?咱们的学校美吗?老师也发现非常漂亮,老师把这些美景给拍摄下来了,一起来欣赏一下。

出示土壤画面,背景音乐《在希望的田野上》。

欣赏著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聆听着清脆悦耳的歌声,熟悉的一幕幕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把我们引入今天的课堂。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肥沃的土壤养育着我们,给我们带来了粮食、蔬菜、水果、牛羊、绿色等,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土壤,我们很熟悉却又似乎很陌生。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土壤,深入的了解土壤。

二、提出问题

对于土壤,你想研究、了解它的哪些方面呢?

生交流。(土壤是怎样形成的、土壤中有什么)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意义,要知道,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今天我们选择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来研究——土壤中有什么。

板书课题:土壤中有什么

猜一猜,土壤中有什么?

刚才许多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是自己的生活经验,有的是一种猜测。要知道,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发现都源于猜测。刚才积极猜测的同学们,你们都很棒。

不过,光有猜测还不行,我们还要经过——验证,才能最后得出真正的结论。要想知道土壤中究竟有什么,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

三、观察土壤。

1.老师今天早上在田野里为大家带来了一些新鲜的土壤,把土倒在纸上,观察一下,土壤里有什么?记录下来。

2.取一块干燥的土壤,捻碎,用牙签把土壤颗粒分开,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的颗粒大小一样吗?我们能描述它们的大小吗?

要求:小组觉得已经观察结束了,就把土壤倒回到杯中,坐好告诉老师。

3.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4.汇报。

学生汇报观察现象:枯树叶、水分、小石子、沙、动物残体、大小不同的颗粒。

你们看到土壤中的颗粒大小一样吗?你是怎样描述的?

地质学家为了分清颗粒就根据它们的大小取了自己的专用名字,(课件出示放大后的沙砾、沙、粉沙和黏土颗粒)。

从你桌上的土壤中找一找,你能分别找出沙砾、沙、粉沙和黏土颗粒吗?

这是地质学家利用先进的仪器,根据颗粒的大小区分的。它们的直径太小了,肉眼根本看不清。

你能想办法分清它们吗?

生交流。

虽然我们没有先进的仪器,但是我们通过实验,也能大概的区分出土壤的不同颗粒。

四、土壤的沉积实验。

1.教师演示讲解实验流程。

把干燥的土壤倒入装有水的杯子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再用小棒搅拌一下,搅拌彻底,观察又会出现什么现象?然后我们把这杯泥水混合物静静地放在一边不动它,再观察过一会儿会出现什么现象?沉入水底的泥沙有什么规律,为什么会这样?(边观察边记录)

土壤的沉积实验

方法

观察到什么现象?

把土块放入水中

用小棒搅拌

静置一段时间......>>

土壤里有什么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动植物的活体和残体,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2.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

3.土壤和生物的生存、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2.用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

3.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教学难点:

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为学生准备新鲜溼润的土壤和干燥的土壤各一份、报纸、放大镜、烧杯、镊子、小木棍、水、小勺等。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你觉得咱们的家乡美吗?咱们的学校美吗?老师也发现非常漂亮,老师把这些美景给拍摄下来了,一起来欣赏一下。

出示土壤画面,背景音乐《在希望的田野上》。

欣赏著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聆听着清脆悦耳的歌声,熟悉的一幕幕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把我们引入今天的课堂。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肥沃的土壤养育着我们,给我们带来了粮食、蔬菜、水果、牛羊、绿色等,与我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土壤,我们很熟悉却又似乎很陌生。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土壤,深入的了解土壤。

二、提出问题

对于土壤,你想研究、了解它的哪些方面呢?

生交流。(土壤是怎样形成的、土壤中有什么)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意义,要知道,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今天我们选择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来研究——土壤中有什么。

板书课题:土壤中有什么

猜一猜,土壤中有什么?

刚才许多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是自己的生活经验,有的是一种猜测。要知道,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发现都源于猜测。刚才积极猜测的同学们,你们都很棒。

不过,光有猜测还不行,我们还要经过——验证,才能最后得出真正的结论。要想知道土壤中究竟有什么,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

三、观察土壤。

1.老师今天早上在田野里为大家带来了一些新鲜的土壤,把土倒在纸上,观察一下,土壤里有什么?记录下来。

2.取一块干燥的土壤,捻碎,用牙签把土壤颗粒分开,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的颗粒大小一样吗?我们能描述它们的大小吗?

要求:小组觉得已经观察结束了,就把土壤倒回到杯中,坐好告诉老师。

3.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4.汇报。

学生汇报观察现象:枯树叶、水分、小石子、沙、动物残体、大小不同的颗粒。

你们看到土壤中的颗粒大小一样吗?你是怎样描述的?

地质学家为了分清颗粒就根据它们的大小取了自己的专用名字,(课件出示放大后的沙砾、沙、粉沙和黏土颗粒)。

从你桌上的土壤中找一找,你能分别找出沙砾、沙、粉沙和黏土颗粒吗?

这是地质学家利用先进的仪器,根据颗粒的大小区分的。它们的直径太小了,肉眼根本看不清。

你能想办法分清它们吗?

小学科学:《土壤里有什么》教案

第一单元混合

4土壤里有什么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2.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

3.能够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

教学重点: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2.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

教学难点: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2.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块土地、给每个学生准备一只放大镜、一份土壤研究记录表、每组一小桶水。

学生准备:一根木棒、一张白纸、一只塑料杯子、一个硬纸板碟子、一把小铲子、一块抹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今天来研究有关土壤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

1.说说你对土壤的认识

(1)你对土壤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录你已经知道的有关土壤的知识。

2.挖土壤(室外活动)

把学生带到校园里事先选好的一块土地,让学生自主去挖泥土。

3.观察泥土里有什么

(1)在桌上铺上报纸,把挖来的泥土倒在报纸上,仔细观察泥土里有什么。哪些是你已经知道的?你最惊奇的发现是什么?

(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的观察结果。

4.你还想知道有关土壤的什么知识

(1)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2)小组内交流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想知道的问题。

三、课后研究

花一定的时间去自主研究一下你们提出的问题,把研究结果记录下来。

中班科学《泥土里有什么》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的目标有两个:1、能积极探索自己身体的运动机能。2、感知自己身体的很多地方都能动。主要是想让幼儿能够积极的去探索自己的身体很多的地方都会运动,感知自己身体里很多的地方都在动。但在活动结束后,我自己也发现对于机能两个字的具体含义我自己也说不明白何况是小朋友。过于空泛了,可以改的小一点。比如,能积极的探索发现自己身体可以动的地方。整个活动实施下来幼儿对于探索自己身体外部能动的地方目标已达到,但在感知身体里能动的部位方面有很大的欠缺,一说身体内部会动的地方,幼儿知道心脏会跳动,但由于冬天幼儿衣服穿得厚,用手摸心脏的位置,很多幼儿感受不到跳动,摸手腕处和颈部也有好多幼儿也找不到准确切的位置,只有我在讲身体内部有哪些可以动的地方,引不起幼儿的共鸣。所以在用记录表记录时,让小朋友把会动的地方画下来时,记录的都是身体外部可以动的地方,内部可以动的地方少数幼儿画了一颗心。可利用饭前、饭后的时间丰富一下幼儿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小学科学《土壤里有什么》教学设计

科学概念:

1、通过各种观察探究,明白土壤中有空气、沙砾、沙、粉沙、黏土、腐殖质、水分等成分。

2、通过筛子分类活动和沉积实验感知土壤是由大小不同的颗粒组成。

3、通过放入水中观察推测土壤中含有空气,通过烧土壤的观察了解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2.通过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

3.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

四年级科学下册土壤里有什么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亲历活动,能够用多种方法、多种感官,从多种角度对土壤进行观察,从而认识土壤的一些特性。 2、通过学生的参与活动让学生形成会进行一般科学探究的技能。 3、增强学生记录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4、通过本次活动,适时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与环保教育。教学重点:能够用多种方法、多种感官、从多种角度对土壤进行观察。教学难点:收集到证据以后得出结论。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挖土壤;分组材料:一袋土壤、一根玻璃棒、一只昆虫盒、一只方形盘、一张报纸、一张记录表、一个放大镜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一、提出问题 1、讲述:课前,我们分小组到几个地方去挖了土壤(板书:土壤),下面就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挖到的土壤是什么样子的。 2、学生汇报。 3、讲述:看来,大家对土壤了解得还真不少啊!老师这儿也有一位小朋友,她去研究了土壤以后,还写了一首小诗呢!小朋友,你们想听吗?好,那就送给大家吧! 4、学生欣赏小诗:土壤是位伟大的母亲,她是孩子有的很小,很小,有的却很大,很大;从小花小草到千年古树……从黑色蚂蚁到白象、红马…………世界上亿万个生命,在他温暖的怀抱里长大! 5、师解“土”字。“土”字这里有两横,这表示土壤是一层一层的,植物把根这样深深地扎进肥沃的表层土里,吸收里面的养分。二、猜想假设 1、学生猜想我们挖来的土壤里有什么。 2、观察:我们可以亲自动手来观察观察土壤,观察是我们常用的一种观察事物的好方法呀!三、制定方案提问:小朋友,你们准备用哪些方法来观察呢?小组商量一下。制定出一个合理的方案来证明你的猜想。四、实施方案 A、观察的时候要仔细,如发现有活的东西,请小心地放入昆虫盒内,因为它们都是有生命的,其它东西可以放在方形盘里。 B、大家一定要分工合作,并作好记录!每一小组要把你们从土壤发现的属于同一类的物体名字写在同一个方框里。⑤、学生观察土壤。五、展示交流①、请一组派一个代表来交流。(在学生开始交流前,提醒学生要认真听别人的发言,要学会尊重别人。对于第一个上来交流的同学要及时表扬。)把学生带上来的记录表进行实物投影。学生汇报结束后问:你们为什么要把这些物体放在同一个方框里呢?(板书:植物)这些物体为什么又要放在同一个方框里呢?(板书:动物)这些物体又是属于哪一类的?(板书:动、植物遗留物)还有这些呢?(板书:杂物)②、还有哪一组也要来向大家介绍你们的发现呢?你们为什么要把这些物体分成这样四块呢?③、请没有汇报的小组再进行集体交流。 [对上来交流的学生要及时地进行表扬,这是对学生探究成果的肯定。因为新的标准指出,对学生的评价时机应全程化,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适时对学生作出鼓励性,指导性的评价是必要的。]④、讲述:大家观察得非常投入,从土壤里发现了这么多的东西,有植物、有动物、有动、植物的遗留物、还有杂物,在这些东西中,哪些是土壤里本来就有的呢?是呀,土壤本来就是小动物们和植物们的家嘛。⑤、讲述:在土壤里,有本来就居住在里面的小动物和植物,还有一些外来的东西,是哪些东西呢?......>>

关于土壤的生态知识

土壤是岩石圈表面的疏松表层,是陆生植物生活的基质和陆生动物生活的基底。土壤不仅为植物提供必需的营养和水分,而且也是土壤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场所。土壤的形成从开始就与生物的活动密不可分,所以土壤中总是含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原生动物、轮虫、线虫、蚯蚓、软体动物和各种节肢动物等,少数高等动物(如鼹鼠等)终生都生活在土壤中。据统计,在一小勺土壤里就含有亿万个细菌,25克森林腐植土中所包含的霉菌如果一个一个排列起来,其长度可达11千米。可见,土壤是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的一个极为复杂的复合体,土壤的概念总是包括生活在土壤里的大量生物,生物的活动促进了土壤的形成,而众多类型的生物又生活在土壤之中。

土壤无论对植物来说还是对土壤动物来说都是重要的生态因子。植物的根系与土壤有着极大的接触面,在植物和土壤之间进行着频繁的物质交换,彼此有着强烈影响,因此通过控制土壤因素就可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对动物来说,土壤是比大气环境更为稳定的生活环境,其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幅度要小得多,因此土壤常常成为动物的极好隐蔽所,在土壤中可以躲避高温、干燥、大风和阳光直射。由于在土壤中运动要比大气中和水中困难得多,所以除了少数动物(如蚯蚓、鼹鼠、竹鼠和穿山甲)能在土壤中掘穴居住外,大多数土壤动物都只能利用枯枝落叶层中的孔隙和土壤颗粒间的空隙作为自己的生存空间。

土壤是所有陆地生态系统的基底或基础,土壤中的生物活动不仅影响着土壤本身,而且也影响着土壤上面的生物群落。生态系统中的很多重要过程都是在土壤中进行的,其中特别是分解和固氮过程。生物遗体只有通过分解过程才能转化为腐殖质和矿化为可被植物再利用的营养物质,而固氮过程则是土壤氮肥的主要来源。这两个过程都是整个生物圈物质循环所不可缺少的过程。

世界各地的土壤类型

亚、欧大陆:亚、欧大陆是最大的大陆。山地土壤占1/3,灰化土和荒漠土分别占16%和15%,黑钙土和栗钙土占13%。地带性土壤沿纬度水平分布由北至南依次为:冰沼土—灰化土—灰色森林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荒漠土—高寒土—红壤—砖红壤。但在东、西两岸略有差异:大陆西岸从北而南依次为:冰沼土—灰化土—棕壤—褐土—荒漠土;大陆东岸自北而南依次为:冰沼土—灰化土—棕壤—红、黄壤—砖红壤。在灰化土和棕壤带中分布有沼泽土。半荒漠和荒漠土壤中分布着盐渍土。在印度德干高原上分布着变性土。

美洲:北美洲灰化土较多,约占23%。由于西部科迪勒拉山系呈南北走向伸延,从而加深了水热条件的东西差异,因此,北美洲西半部土壤表现明显的经度地带性分布。北美大陆西半部(灰化土带以南,95°W以西,不包括太平洋沿岸地带)由东而西的土壤类型依次为湿草原土—黑钙土—栗钙土—荒漠土;而在东部因南北走向的山体不高,土壤又表现出纬度地带性分布,由北至南依次为冰沼土—灰化土—棕壤—红、黄壤。北美灰化土带中有沼泽土,栗钙土带中有碱土,荒漠土带中有盐土。南美洲砖红壤、砖红壤性土的分布面积最大,几乎占全洲面积的一半,主要分布于南回归线以北地区,呈东西延伸。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土壤类型逐渐

转为南北延伸,自东而西依次大致为:红、黄壤—变性土—灰褐土、灰钙土,再往南则为棕色荒漠土。安第斯山以西地区土壤类型是南北向排列和延伸的,自北向南依次为:砖红壤—红褐土—荒漠土—褐土—棕壤。

非洲:非洲土壤以荒漠土和砖红壤、红壤为最多,前者占37%,后两者占29%。由于赤道横贯中部,土壤由中部低纬度地区向南北两侧成对称纬度地带性分布,其顺序是砖红壤—红壤—红棕壤和红褐土—荒漠土,至大陆南北两端为褐土和棕壤。但在东非高原因受地形的影响而稍有改变。在砖红壤带中分布有沼泽土,在沙漠化的热带草原、半荒漠和荒漠带中分布有盐渍土。

澳大利亚:土壤以荒漠土面积最大,占44%,次为砖红壤和红壤,占25%。土壤分布呈半环形,自北、东、南三方面向内陆和西部依次分布热带灰化土—红壤和砖红壤—变性土和红棕壤—红褐土和灰钙土—荒漠土。

中国主要土壤类型

土壤名称分布地区形成条件一般特征

砖红壤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和台湾岛南部,大致位于北纬22°以南地区。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3~26℃,年平均降水量为1600~2000毫米。植被为热带季雨林。风化淋溶作用强烈,易溶性无机养分大量流失,铁、铝残留在土中,颜色发红。土层深厚,质地粘重,肥力差,呈酸性至强酸性。

赤红壤滇南的大部,广西广东的南部,福建的东南部,以及台湾省的中南部,大致在北纬22°至25°之间。为砖红壤与红壤之间的过渡类型。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较砖红壤地区略低,年平均气温为21~22℃,年降水量在1200~2000毫米之间,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风化淋溶作用略弱于砖红壤,颜色红。土层较厚,质地较粘重,肥力较差,呈酸性。

红壤和黄壤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四川盆地周围的山地。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26℃,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黄壤形成的热量条件比红壤略差,而水湿条件较好。有机质来源丰富,但分解快,流失多,故土壤中腐殖质少,土性较粘,因淋溶作用较强,故钾、钠、钙、镁积存少,而含铁铝多,土呈均匀的红色。因黄壤中的氧化铁水化,土层呈黄色。

黄棕壤北起秦岭、淮河,南到大巴山和长江,西自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至长江下游地带。是黄红壤与棕壤之间过渡型土类。亚热带季风区北缘。夏季高温,冬季较冷,年平均气温为15~18℃,年降水量为750~1000毫米。植被是落叶阔叶林,但杂生有常绿阔叶树种。既具有黄壤与红壤富铝化作用的特点,又具有棕壤粘化作用的特点。呈弱酸性反应,自然肥力比较高,

棕壤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旱,年平均气温为5~14℃,年降水量约为500~1000厘米。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土壤中的粘化作用强烈,还产生较明显的淋溶作用,使钾、钠、钙、镁都被淋失,粘粒向下淀积。土层较厚,质地比较粘重,表层有机质含量较高,呈微酸性反应。

暗棕壤东北地区大兴安岭东坡、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长白山等地。中温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冬季寒冷而漫长,年降水量600~1100毫米。是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下形成的土壤。土壤呈酸性反应,它与棕壤比较,表层有较丰富的有机质,腐殖质的积累量多,是比较肥沃的森林土壤,

寒棕壤(漂灰土)大兴安岭北段山地上部,北面宽南面窄。寒温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5℃,年降水量450~550毫米。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土壤经漂灰作用(氧化铁被还原随水流失的漂洗作用和铁、铝氧化物与腐殖酸形成螯合物向下淋溶并淀积的灰化作用)。土壤酸性大,土层薄,有机质分解慢,有效养分少。

褐土山西河北辽宁三省连接的丘陵低山地区,陕西关中平原。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14℃,年降水量500~700毫米,一半以上都集中在夏季,冬季干旱。植被以中生和旱生森林灌木为主。淋溶程度不很强烈,有少量碳酸钙淀积。土壤呈中性、微碱性反应,矿物质、有机质积累较多,腐殖质层较厚,肥力较高。

黑钙土大兴安岭中南段山地的东西两侧,东北松嫩平原的中部和松花江、辽河的分水岭地区。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3~3℃,年降水量350~500毫米。植被为产草量最高的温带草原和草甸草原。腐殖质含量最为丰富,腐殖质层厚度大,土壤颜色以黑色为主,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钙、镁、钾、钠等无机养分也较多,土壤肥力高。

栗钙土内蒙古高原东部和中部的广大草原地区,是钙层土中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类。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6℃,年降水量250~350毫米。草场为典型的干草原,生长不如黑钙土区茂密。腐殖质积累程度比黑钙土弱些,但也相当丰富,厚度也较大,土壤颜色为栗色。土层呈弱碱性反应,局部地区有碱化现象。土壤质地以细沙和粉沙为主,区内沙化现象比较严重,

棕钙土内蒙古高原的中西部,鄂尔多斯高原,新疆准噶尔盆地的北部,塔里木盆地的外缘,是钙层土中最干旱并向荒漠地带过渡的一种土壤。气候比栗钙土地区更干,大陆性更强。年平均气温2~7℃,年降水量150~250毫米,没有灌溉就不能种植庄稼。植被为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腐殖质的积累和腐殖质层厚度是钙层土中最少的,土壤颜色以棕色为主,土壤呈碱性反应,地面普遍多砾石和沙,并逐渐向荒漠土过渡。

黑垆土陕西北部、宁夏南部、甘肃东部等黄土高原上土壤侵蚀较轻,地形较平坦的黄土源区。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8~10℃,年降水量300~500毫米,与黑钙土地区差不多,但由于气温较高,相对湿度较小。由黄土母质形成。植被与栗钙土地区相似。绝大部分都已被开垦为农田。腐殖质的积累和有机质含量不高,腐殖质层的颜色上下差别比较大,上半段为黄棕灰色,下半段为灰带褐色,好像黑垆土是被埋在下边的古土壤。

荒漠土内蒙古、甘肃的西部,新疆的大部,青海的柴达木盆地等地区,面积很大,差不多要占全国总面积的1/5。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不到100毫米。植被稀少,以非常耐旱的肉汁半灌木为主。土壤基本上没有明显的腐殖质层,土质疏松,缺少水分,土壤剖面几乎全是砂砾,碳酸钙表聚、石膏和盐分聚积多,土壤发育程度差。

高山草甸土青藏高原东部和东南部,在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以西山地和天山山脉。气候温凉而较湿润,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高山草甸植被。剖面由草皮层、腐殖质层、过渡层和母质层组成。土层薄,土壤冻结期长,通气不良,土壤呈中性反应,

高山漠土藏北高原的西北部,昆仑山脉和帕米尔高原。气候干燥而寒冷,年平均气温-10℃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可达-40℃,年降水低于100毫米。植被的覆盖度不足10%。土层薄,石砾多,细土少,有机质含量很低,土壤发育程度差,碱性反应。

中国的土壤污染

据报道,目前我国受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 2000万公顷,约占总耕地面积的 1/5,其中工业“三废”污染耕地 1000万公顷,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已达 330多万公顷。例如:某省曾对 47个县和郊区的 259万公顷耕地(占全省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二)进行过调查。其结果表明,75%的县已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的潜在威胁,而且污染趋势仍在加重。

污水灌溉等废弃物对农田已造成大面积的土壤污染。如沈阳张士灌区用污水灌溉 20多年后,污染耕地 2500多公顷,造成了严重的镉污染,稻田含镉 5-7mg/kg。天津近郊因污水灌溉导致 2.3万公顷农田受到污染。广州近郊因为污水灌溉而污染农田 2700公顷,因施用含污染物的底泥造成 1333公顷的土壤被污染,污染面积占郊区耕地面积的 46%。80年代中期对北京某污灌区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大约 60%的土壤和 36%的糙米存在污染问题。

另一方面,全国有 1300~1600万公顷耕地受到农药的污染。除耕地污染之外,我国的工矿区、城市也还存在土壤(或土地)污染问题。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陈同斌前后用了3年多的时间对北京市全市的土壤和蔬菜进行了大规模的取样分析和研究,发现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比较严重,并且已经影响到蔬菜等农产品的质量。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潘根兴在2002年初做过一个南京市各城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结果同样很严重。超过70%的采样区域存在重金属污染,测出的最高铅含量超过900ppm,超过国家标准3倍以上。

陈同斌在2001年对北京市的公园土壤重金属污染做了一项调查,结果让人吃惊。被公认为城市中环境质量优良的公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而且公园建成的年代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程度成一个指数关系。

土壤污染的危害

1.土壤污染导致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农作物的污染、减产。对于各种土壤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目前尚缺乏系统的调查资料。仅以土壤重金属污染为例,全国每年就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 1000多万吨,另外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每年也多达 1200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至少 200亿元。

2.土壤污染导致生物品质不断下降

我国大多数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有许多地方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镉、铬、砷、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和接近临界值。

土壤污染除影响食物的卫生品质外,也明显地影响到农作物的其他品质。

有些地区污灌已经使得蔬菜的味道变差,易烂,甚至出现难闻的异味;农产品的储藏品质和加工品质也不能满足深加工的要求。

3.土壤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土壤污染会使污染物在植(作)物体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富集到人体和动物体中,危害人畜健康,引发癌症和其他疾病等。

4.土壤污染导致其他环境问题

土地受到污染后,含重金属浓度较高的污染表土容易在风力和水力的作用下分别进入到大气和水体中,导致大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等其他次生生态环境问题。

土壤污染途径

当土壤被病原体,有毒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污染后,便能传播疾病,引起中毒和诱发癌症。

被病原体污染的土壤能传播伤寒、副伤寒、痢疾、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因土壤污染而传播的寄生虫病有蛔虫病和钩虫病等。人与土壤直接接触,或生吃被污染的蔬菜、瓜果,就容易感染这些寄生虫病。土壤对传播这些寄生虫病起着特殊的作用,因为在这些蠕虫的生活史中,有一个阶段必须在土壤中度过。例如,蛔虫卵一定要在土壤中发育成熟,钩虫卵一定要在土壤中孵出钩蚴才有感染性等。

结核病人的痰液含有大量结核杆菌,如果随地吐痰,就会污染土壤,水分蒸发后,结核杆菌在干燥而细小的土壤颗粒上还能生存很长时间,这些带菌的土壤颗粒随风进入空气,人通过呼吸,就会感染结核病。

有些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或与动物有关的疾病,也可通过土壤传染给人。例如,患钩端螺旋体病的牛、羊、猪、马等,可通过粪尿中的病原体污染土壤,这些钩端螺旋体在中性或弱碱性的土壤中能存活几个星期,并可通过粘膜、伤口或被浸软的皮肤侵入人体,使人致病。炭疽杆菌芽孢在土壤中能存活几年甚至几十年;被伤风杆菌、气性坏疽杆菌、肉毒杆菌等病原体,也能形成芽孢,长期在土壤中生存。破伤风杆菌、气性坏疽杆菌来自感染的动物粪便,特别是马粪。人们受外伤后,伤口被泥土污染,特别是深的穿刺伤口,很容易感染破伤风或气性坏疽病。此外,被有机废弃物污染的土壤,是蚊蝇孳生和鼠类繁殖的场所,而蚊、蝇和鼠类又是许多传染病的媒介,因此,被有机废物污染的土壤,在流行病学上被视为是特别危险的物质。

土壤被有毒化学物污染后,对人体的影响大都是间接的,主要是通过农作物、地面水或地下水对人体产生影响。在生产过磷酸钙工厂的周围,土壤中砷和氟的含量显著增高。铅、锌冶炼厂周围的土壤,不仅受到铅、锌、镉的严重污染,而且还受到含硫物质所形成的硫酸的严重污染。任意堆放的含毒废渣以及被农药等有毒化学物质污染的土壤,通过雨水的冲刷、携带和下渗,会污染水源。人、畜通过饮水和食物可引起中毒。

土壤被放射性物质污染后,通过放射性衰变,能产生α、β、γ射线,这些射线能穿透人体组织,使机体的一些组织细胞死亡。这些射线对机体既可造成外照射损伤,又可通过饮食或呼吸进入人体,造成内照射损伤,使受害者头昏、疲乏无力、脱发、白细胞减少或增多,发生癌变等。

20世纪70年代以来,通过对癌物质的研究,还发现许多工业城市及其近郊的土壤中含有苯并(a)芘等致癌物质。

被有机废弃物污染的土壤还容易腐败分解,散发出恶臭,污染空气,有机废弃物或有毒化学物质又能阻塞土壤孔隙,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土壤的自净能力;有时还能使土壤处于潮湿污秽状态,影响居民健康。

土壤污染的特点

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废弃物污染等问题一般都比较直观,通过感官就能发现。而土壤污染则不同,它往往要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化验和农作物的残留检测,甚至通过研究对人畜健康状况的影响才能确定。因此,土壤污染从产生污染到出现问题通常会滞后较长的时间。如日本的“痛痛病”经过了10~20年之后才被人们所认识。

土壤污染的累积性。污染物质在大气和水体中,一般都比在土壤中更容易迁移。这使得污染物质在土壤中并不象在大气和水体中那样容易扩散和稀释,因此容易在土壤中不断积累而超标,同时也使土壤污染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土壤污染具有不可逆转性。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许多有机化学物质的污染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降解。譬如:被某些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能要100~200年时间才能够恢复。

土壤污染很难治理。如果大气和水体受到污染,切断污染源之后通过稀释作用和自净化作用也有可能使污染问题不断逆转,但是积累在污染土壤中的难降解污染物则很难靠稀释作用和自净化作用来消除。

土壤污染一旦发生,仅仅依靠切断污染源的方法则往往很难恢复,有时要靠换土、淋洗土壤等方法才能解决问题,其他治理技术可能见效较慢。因此,治理污染土壤通常成本较高、治理周期较长。鉴于土壤污染难于治理,而土壤污染问题的产生又具有明显的隐蔽性和滞后性等特点,因此土壤污染问题一般都不太容易受到重视。

土壤污染物

土壤污染物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病原体,包括肠道致病菌、肠道寄生虫(蠕虫卵)、破伤风杆菌、霉菌和病毒等。它们主要来自做肥料的人畜粪便和垃圾。或直接用生活污水灌溉农田,都会使土壤受到病原体的污染。这些病原体能在土壤中生存较长时间,如痢疾杆菌能在土壤中生存22~142天,结核杆菌能生存一年左右,蛔虫卵能生存315~420天,沙门氏菌能生存35~70天。第二类是有毒化学物质,如镉、铅等重金属以及有机氯农药等。它们主要来自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以及农业上大量施用的农药和化肥。第三类是放射性物质,它们主要来自核爆炸的大气散落物,工业、科研和医疗机构产生的液体或固体放射性废弃物,它们释放出来的放射性物质进入土壤,能在土壤中积累,形成潜在的威胁。由核裂变产生的两个重要的长半衰期放射性元素是90锶(半衰期为28年)和137铯(半衰期为30年)。空气中的放射性90锶可被雨水带入土壤中。因此,土壤中含90锶的浓度常与当地降雨量成正比。

土壤污染的定义

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土壤和泥土有什么不同

1、作用不同

泥土即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土是尚未固结成岩的松软堆积物。主要为第四纪时的产物。

2、形成不同

泥是岩石的风化物,在生物、气候、地形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土壤的组成包括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由岩石经历物理、化学、生物风化作用以及剥蚀、搬运、沉积作用交错复杂的自然环境中所生成的各类沉积物。

相关信息:

黑钙土分布地区:大兴安岭中南段山地的东西两侧,东北松嫩平原的中部和松花江、辽河的分水岭地区。

形成条件: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3~3℃,年降水量350~500毫米。植被为产草量最高的温带草原和草甸草原。

一般特征:腐殖质含量最为丰富,腐殖质层厚度大,土壤颜色以黑色为主,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钙、镁、钾、钠等无机养分也较多,土壤肥力高。

土地的含义则比土壤广泛得多,土壤只是土地的一部分。土地是非人力可以搬动的。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