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语》小知识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关于论语的知识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一、常识部分
1、《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是早期语录体散文,语言基本上是口语,明白易懂。文字简括,一般只叙说自己的观点,而不加以充分的论证。《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是儒家学派的经书。
二、关于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为“至圣”“圣人”。其思想核心是“仁”,反对残暴统治,同情人民疾苦。孔子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我国历史上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
三、字词部分
1、通假字
(1)不亦说(yuè)乎。(“说”同“悦”,愉快。)
(2)诲女(rǔ)知之乎。(“女”同“汝”,你。)
(3)是知(zhì)也。(“知”同“智”,聪明。)
2、词类活用
(1)学而时.习之。时: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按一定的时间。
(2)温故.而知新。。。
故:形容词用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新:形容词用作名词,新的体会,新的发现。
(3)见贤.思齐焉。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人,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3、古今异义
(1)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允许或能够。
(2)是.知也。是:古义,这,这个,这样。今义,表示肯定判断的动词。
(3)死而后已。..已:古义,停止。今义,已经。
(4)三.人行。三:古义,表示多。今义,三,表示确数。
4、一词多义
(1)而:
①学而.时习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温故而.
知新。
而:表承接。
②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
不学则殆。
而:表转折,却。
(2)知:
①人不知.而不愠。知:了解。
②温故而.知新。知:领悟。
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明白。
④是知.(zhì)也。知:同“智”,聪明。
5、论语中的成语
(1)不亦乐乎(2)温故知新(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4)见贤思齐(5)三人行,必有我师(6)择善而从(7)任重道远(8)死而后已(9)岁寒松柏(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1)学而不厌(12)诲人不倦(13)不耻下问
四、与学习有关
1学习方法
(1)学而时习之。(2)温故而知新。
(3)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包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扩展资料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
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法论原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
论语一共602则。
《论语》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论语》翻译: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此文出自春秋·孔子所著的《论语》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东汉永平元年(58年)徐防上书云“发明章句,始于子夏”,是汉人于七十子重子夏,故以《毛诗》直承子夏。清代学者崔述则对《论语》的成书提出不同看法,他注意到今本《论语》前后十篇在文体和称谓上存在差异,前十篇记孔子答定公、哀公之问,皆变文称“孔子对曰”,以表示尊君。
《论语》的作者中当然有孔子的学生。《论语》的篇章不但出自孔子不同学生之手,而且还出自他不同的再传弟子之手。这里面不少是曾参的学生的记载。
像《泰伯篇第八》的第一章:“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又如《子张篇第十九》:“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这一段又像子张或者子夏的学生的记载。
作者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即孔丘,字仲尼,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尼山镇境内),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Y0g28ft5dixQO-kIh28muQ提取码:fv8x
关于《论语》小知识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