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不到多长时间又开始打人了,令老师很气愤也很头疼。孩子出现如此举动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细细思考,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原因:
一、和
家庭教育有关。
经了解,有好多孩子的爸爸妈妈经常不在家,都是由爷爷奶奶来照顾。老人的教育观念错误的认为打别人是好事,长大了不吃亏!当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老人昌备不但没有制止反而大大的鼓励与赞美,让孩子错误的认为打人是很快乐的事,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有的家长对待孩子打人事件,听之任之,不以为然,渐渐地让孩子养成爱打人的坏毛病。
二、和孩子的性格有关。
有的孩子天生性格内性,不爱言语,一人独处,而有的孩子天生就是好动,性格外性,大方且话多,一会弄这一会弄那,一刻也不停歇。所以在某些场合,自己就是静不下来,喜欢捉弄自己的同伴,视那为一种玩乐,从中得到快乐,殊不知,那是一种攻击行为,让别人疏远自己。有的孩子就是天生的专横,认为不管在哪里,所有的玩具就是我自己的,别人是无权玩的。所以在这种理念指导下,一有小伙伴玩时,就会用武力来解决问题,致使攻击行为的发生。
三、和孩子的年龄特点有关。
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其实也不是多么有意识的去侵犯别人。而是年龄小,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在自己的小脑袋里,还没有形成是非概念,而是处于一种初探的阶段,甚至于好奇占领上方,短暂的快乐为目的。有的时候,孩子打人自己也含糊不清,不知道为什么要那样,只是觉得好奇、好玩而已。孩子年龄小,控制力差,有的时候自己把握不住,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无意识的就去攻击别人了。而有的孩子年龄小,但是模仿力特别的强,当看到大人或者哥哥姐姐发生矛盾时,用武力解决了问题。所以就学着他们的样子,学会了使用攻击性行为。
四、和教师的教育有关。
有的老师,面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只有愤怒和呵斥,而没有从根本上教育孩子,只是采取很极端的方式,狠狠地骂一顿孩子,甚至于连打带骂,让孩子在痛哭的同时,心里充满了愤怒,但对于老师无可奈何,只能采取另外一种方式,就是把心中的怒火在同伴身上发泄。致使攻击性行为的第二次发生。这样恶性循环,不但没有制止打人事件的发生,而且使得打人行为愈演愈烈。
针对这些情况,我采取了如下方法:
1、教给家长好的教育方法。
在家中要请家长注意对孩子的攻击行为作出正确及时的引导与矫正。首先,家长要作好表率,端正教育观念,尽量要幼儿感受到父母做事时会替他人着想。其次,在幼儿出现攻击行为时要及时制止,讲明道理,要幼儿试着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感受。最后,家长要对幼儿的改良行为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
2、在教育教学中教师适时引导。
在日常
生活中,我还经常讲一些即兴编成的故事,常有人数做物纠纷的情节,有时干脆就把静仪攻击同伴情形换个名字再现在故事当中,然后我就让孩子们共同分析谁对谁错,提问:攻击他人对吗?如果你被别人欺负,会有什么感受呢?每次都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当然静仪薯迅衡也不例外。往往在故事的结尾我都要不失时机的加上几句,知道欺负别人不对,有错就改也是好孩子之类的鼓励话语。
3、家园共育共同改正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很好的利用家长接送孩子和家长开放日的时机,与家长交流,共同探讨好的教育孩子的方法。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做到家园共同努力教育好每一个孩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家园配合,宋柯龙变的不欺负别人,心中有他人了,尤其爱劳动,帮助他人。偶尔还会在班里担任小班长的角色。妈妈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