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真正历史(关羽真实原型)

关于【关羽真实的原貌】,今天常识编辑棒棒子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关羽真实的原貌:从三国名将到“关圣帝君”,历史上真实的关羽是什么样子的?2、关羽真实的原貌,关羽首级真正墓冢衰草连天1、关羽真实的原貌:从三国名将到“关圣帝君”,历史上真实的关羽是什么样子的?

清末明初著名文学家罗贯中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所塑造的“关公”,以及各种神话故事和地方戏曲中不断加工过的“关老爷”形象,与历史上真实的关羽相去甚远。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关羽到底是什么样的?他又是怎样从一名三国叱咤风云的战将逐步演化为“关圣帝君”呢?

1 关羽的身世

西晋史学家陈寿著《三国志》中有关羽的传记,篇幅很短。“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就是说他是河东郡解县(在今天的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一带)人,犯罪后逃亡到涿郡(在今河北保定)。解州紧靠着著名的运城盐池,从春秋时期开始这里就以盛产食盐著名,直到今天。食盐作为重要的民生物资,历朝历代都是由官方专卖垄断,民间不许私自开采售卖,贩卖私盐是重罪。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解州很多百姓也铤而走险,以贩盐为生。

2 关羽的相貌

在《三国志·关羽传》对于关羽的相貌描写只有三个字“美须髯”,就是胡须又浓又长;而到了《三国演义》里就演绎成了三十个字:“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三国志》是真实的历史著作,其作者陈寿与关羽基本上是同时代人;而小说《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比关羽晚生了一千年,他这三十个字的描写,无疑是在民间传说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加工。

3 追随刘备

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流落至幽州涿郡。 到了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刘备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关羽、张飞都加入其中,随刘备辗转各地,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感情好到连睡觉也要睡在一起。 刘备担任平原相时,任命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随刘备出席活动时,关羽和张飞则侍立刘备左右,保护刘备周全于是和张飞一起投靠了“刘皇叔”,开始了戎马一生的战斗生涯。

4 关羽的事迹

①桃园三结义

《三国志》中并没有刘、关、张桃园结义的记载,而且关羽生活的东汉末年,也并没有结拜的风俗,异姓结拜兄弟的社会风俗是元明时期才流行的。

②温酒斩华雄

“温酒斩华雄”在历史上从未发生过,《三国志》记载,华雄死于孙坚之手,跟关羽没有关系。

③斩颜良诛文丑

《三国志》记载,关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可见颜良确实是被关羽所杀,封汉寿亭侯。,而文丑是被曹操部下所杀。

④过五关斩六将

《三国志》记载,关羽离开许昌曹营之后,直接南下去往汝南投奔刘备去了,并没有过关斩将之事。而且《三国演义》中所说的东岭、洛阳、沂水、荥阳、黄河渡口等五关实际地理位置相距甚远,南辕北辙,根本走不到一条路上。这里捎带说一下关羽的坐骑和兵器,《三国演义》中说“关公”胯下骑日行千里的赤兔追风马,手中持八十二斤重青龙偃月刀。关于赤兔马,《三国志·吕布传》记载“布有良马曰赤兔”,至于吕布死后赤兔马归谁所有并未提及。关于偃月刀,东汉末三国时代,无论普通士兵还是高级将领,在战场上常用的兵器都是矛戈一类;偃月刀是北宋时期出现的,因过于沉重,一般用于仪仗演示或臂力练习。

⑤华容道义释曹操

《三国志》记载,在华容道拦截曹操的是刘备,因为晚到一步被曹操逃走,并非故意放走,更不是关羽放的。

⑥刮骨疗毒

《三国志》记载:“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一般人别说刮骨,就是割一小块皮肉也能疼晕,而关羽连眉头也不皱一下,谈笑自若。不过有记载说东汉末年神医华佗已经发明了麻醉药“麻沸散”,关羽这次动手术有没有可能用到?不得而知。

⑦单刀赴会

《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记载,肃邀羽,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赴会。鲁肃以一个文臣之身去跟一个武将谈判,明显是鲁肃处于弱势,所以说单刀赴会的英雄是鲁肃。

5 威震华夏

说到关羽威震华夏就不得不提《襄樊之战》水淹七军,东汉末年的襄樊之战,亦称为关羽北伐、襄樊战役或荆州争夺战,是一场经典的战役,关羽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成为关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段生涯。同年十月,陆浑民、孙狼等苦于徭役,叛上作乱,南附关羽。自许都以南的诸多山贼纷纷遥受关羽印号,为关羽的支党。 甚至连曹魏的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也投靠了关羽 。关羽的声势一度威震华夏。在《三国志》等正史记载中,关羽既没有蓄水,也没有决堤水攻,而是因为霖雨导致了“汉水溢流,害民人” 的自然水灾,使得于禁等人被水灾困住。关羽趁机乘船而攻而 至此,救援樊城的魏军全军覆没进而逼降于禁、擒获庞德。关羽欲任用庞德为将,但遭到拒绝,于是斩杀庞德。 至此,救援樊城的魏军全军覆没。

6 败走麦城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末,曹操答应将江南封给孙权为条件让他从背后出兵攻击关羽。同时曹操派遣徐晃、赵俨等率军救援樊城,更准备亲自征讨关羽。起先,孙权曾派人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关羽辱骂来使,拒绝结亲,孙权十分恼恨。 关羽素来善待士卒,但对士大夫们却很骄横。 糜芳、士仁素来厌恶关羽的轻慢态度。当关羽领兵出征时,糜芳、士仁两处负责供应粮草军需,两人不悉心救助关羽。关羽放出话,说:“回去之后,就惩治他们!”糜芳、士仁听闻后,都恐惧不安。孙权听闻后,就暗中派人去诱降糜芳、士仁。孙权命吕蒙为主帅偷袭荆州,并亲自率军为后援。荆州重镇江陵守将麋芳(刘备的小舅子)、公安守将士仁因与关羽有嫌隙而不战而降。此时关羽得知荆州、南郡失守后,立即向南回撤,因此关羽的将士都无心再战了,士卒渐渐溃散,退至麦城。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十二月(公历的220年1月中下旬和2月上旬),关羽向在远在成都的大哥刘备和在上庸的刘封、孟达求救。刘备虽有心相救,但因为西川到麦城万里迢迢,救兵无法及时到达。刘备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刘封、孟达处,因为关羽不许立刘封为世子,因为刘封不是刘备亲生的,不可立。招致刘封的嫉恨。再加上孟达的挑拨离间,刘封、孟达最终见死不救,坐观关羽灭亡关羽率十余骑出逃,一路突围至距益州不过一二十里的临沮,遇吕蒙部将马忠的埋伏,被擒,和长子关平于临沮(今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被害。一代英豪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7 失败的原因

①关羽刚愎自用,骄傲自大。结果中了吕蒙、陆逊的计策,丢了荆州,败了麦城。在麦城时,关羽已经面临巨大的危险,还说即使有埋伏,有何惧哉之类的话,狂妄自大,骄兵必败,失败成为必然。

②《三国志》评价关羽和张飞:“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关羽尽管爱惜士卒,却瞧不起士大夫之类的人,导致刘封、孟达怀恨在心,见死不救。由此,关羽的失败也就不难得出了。

③鲁肃曾对孙权提出《榻上策》,其中占据荆州也是东吴成就帝王之业的基础,因此无论如何,孙权是一定会夺取荆州的。

④荆州被刘备先占领,而之前一直努力维持孙刘两家友好关系的鲁肃已经病逝,东吴谋臣中很少有人主张联蜀抗曹了。正好此时关羽攻打樊城,给了孙权机遇,辱骂东吴使臣又给了孙权出兵的理由,机不可失,于是孙权派遣吕蒙袭取荆州。

⑤关羽水淹七军后名震华夏,刘备有这样的人才不免令人忌惮,而且如果关羽攻下了樊城,襄樊之地与汉中的水路就可以畅通无阻。北可攻打曹操,南可以攻打孙权,为了避免这样的局势发生,曹操和孙权就不得不联手将关羽铲除。

影响:麦城之战不仅使关羽战死沙场,而且使蜀国永远失去了荆州重地。从此,诸葛亮的《隆中对》由于失去了荆州,该策略化为了泡影。蜀国自此开始由鼎盛转为衰落。而且,还造成了刘备为关羽报仇的结果,导致后来夷陵之战的发生。蜀国更加衰落。

8 后世地位: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

各朝皇帝都以关羽为忠义的化身成为教育忠君爱国信念的材料。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朝廷颁令,以关帝庙为武庙,并入祀典,文武百官、各省县百姓按祭孔之太牢祭仪。

2、关羽真实的原貌,关羽首级真正墓冢衰草连天

洛阳关帝庙台湾叶法师进行祭祀活动

关林,因安葬关羽首级而闻名中外,关林庙古柏参天,香火鼎盛,气势恢宏俨然帝王之气。

关羽首级因为曹操在洛阳,而葬于洛阳城南门外。

洛阳有种说法,关羽之冢是在关庄而不是关林。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关羽首级葬于“城南五里”,而这个城是汉魏洛阳城,在白马寺东边。

而关林在隋唐洛阳城南侧,二者有三十公里距离。

因为好奇,顶着夏季炎炎烈日到偃师佃庄乡关庄一看究竟,也知道不会有所得,确切说是想证实下“城南五里”的位置。

汉魏故城与隋唐洛阳城位置对比

汉魏洛阳城图,关庄位于洛河以南最下方朱疙瘩村东边

关庄洛河以北汉魏故城古城墙

去之前查了些资料,网上有许多的热心之士早已做了大量的调查,收集了很多证据。从资料上看现在的状况令人唏嘘。

手机导航可直接定位“关公冢”,这是没有相到的。但更没有想到的是见到墓冢一刻的情景。

我是骑行去的,顶着烈日,长途近三十公里奔袭,一路无语,从中州东路沿长线过洛阳桥上207国道、进入村子非常顺利,当定位显示还有59米时找不到目标了,还有次提示“目标在你左侧,导航结束”。左侧是一片松树,想当然认为关冢周围植松是村民的保护与敬畏。

小路右边是松树林,走到头再向左拐就是关墓

密密松树林不可透视,弯腰钻入蒸笼一般,一排排一行行寻觅,热得受不了到林外透透气再钻入,一而再,再而三,时值中午四下无人,也有恐惧感。

松林中并未寻到,仅是个苗圃。在周边百米范围内寻找,好几个猪场,臭气熏天,东侧是一工厂,向北走到了洛河堤,远望很多采沙设备,周边的路被重车压得虚土没脚。

很失望,只好回到村里大路上询问,几位骑电动车的人都是看我一眼不停车急匆匆离去,莫名奇妙。终于两位步行的人很热情并详细说了墓冢的位置并了解一些相关问题。

又回到松林边,拍了几张照片发考古群里请教,一群友说沿小路走到头,冢被猪场围着。看到一高出地面数米的土堆拍片发群里,回答就这就是关冢,可以进去看看。

关冢封土中间有一窑洞

关冢北侧像是化粪池,踩上去软软的有下陷感

其实我在这土堆边来回走过多次了,想像应该有碑、供案,起码简单围一下并打扫干净,设置个指示牌等。去过洛阳周边一些名人墓冢,当地人按能力均有相应的保护措施。而眼前的一幕用唏嘘二字是无法表达的,衰草连天、荒芜凄凉。

冢北侧猪粪遍地,踩上去软软的像是化粪池,灌木杂草环合,南侧菜地被荆棘围着走近不得,且一个人还是有恐惧感,只能远远地看着,突然从树枝的缝隙间看到冢的中间有孔窑洞,用砖圈着顶,大为不解。后来了解这里在五十年代已经是改成砖窑了。

与孔子并列为文武圣人之一的关羽墓竟然落到如此境地,与关林皇家气场、世人尊恭、香火不断的场面相比,不能忍。

关羽死后首级、身体分别被曹操、孙权以诸候礼葬于洛阳与湖北当阳,刘备在成都设衣冠冢,山西百姓亦设招魂冢以祀纪念。之后刘禅追谥为“壮缪侯”,似乎有点贬义。此后八百年无人问津,直到北宋万历年始,历代帝王为旌表忠义,步步加封,共16位皇帝23次封赐,由“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其封号最终成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享尽千年香火。

养猪场,关墓在房子对面

四处都是猪粪

左边猪场,右边关冢

关羽本是一名武将,但由于他“义不负心”,忠勇兼备并最终“断首捐躯”成仁。因此,千百年来,朝臣黎庶敬慕关羽“忠义仁勇”,视其为忠义楷模,仁勇化身。

关羽首级是否葬在关庄呢?以下是有识之士收集的证据:

关林原是东汉鲍姓大将军之墓,墓里有碑为证。关林被冠以关公墓,是在明嘉靖年间朝廷派籍贯在关庄郝太监回洛阳修整关公墓,郝太监怕将来各级官员拜谒关公时给乡里及自己增添接待负担,于是在现关林找了座不知名的墓以关冢的名誉加以修整,后来形成了现今规模宏大的关林。

79年大雨墓室奥塌陷,考古队曾进行过抢救性挖掘,因墓门关开证明曾经被盗过,但仍出土许多文物,其中包括一只头颅。这些文物被文物队带走,后来不知去向。

关冢在这家工厂后面(北侧)

原墓规模宏大占地三十亩曾在上面建寨子,四面有寨墙,寨门朝东有招魂之意。原先有一幢碑,宽约1米,高约3米,上刻“汉寿亭侯,武安王协天护国大将军关帝之墓”,遗憾的是在1955年秋洛阳发大水,关帝墓附近出现险情,将墓碑当抗灾石料扔到河里了。墓道三十多米,每扇墓门一千多斤,正面是一虎头,背面人物、花鸟鱼虫,雕刻精美,传说墓门在文管所保存。大河报记者前些年去调查据说才解放时墓冢还有二十亩大。

村里有老人说,长辈们许多人见过墓里的棺椁,用铁链子吊着。过去墓前有两通高大的石碑,不远处还有一座关帝庙,规模很大,许多人上过学,此庙的后大殿供着关公奶奶。庙中墙上镶嵌许多的石碑,可惜在四十多年前庙被拆了。

集体的时候,这里被建成砖厂,当时洛阳几大厂矿都是昼夜来这里拉砖,烧砖取土,所以封土越来越小。

以上是整理的各传说一部分,村里有许多的传说与故事,真伪只待考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事会越发模糊,证据会越来越少。

关冢就在洛河南岸这条小路西端,右侧防护树后就是洛河(图片右为北)

我在与村里人攀谈上得知,此墓还有座碑现存在偃师博物馆,另外墓南侧建厂时把墓又挖去一半。

现在的墓外观看就是一座砖窑且因为四边盖房子的需要,墓已不成圆形,很不规则立着,长满荒草与灌木,东侧直立有倒塌的可能,站于边上有岌岌可危之感。

关羽本是一名武将,但由于他“义不负心”,忠勇兼备并最终“断首捐躯”成仁。因此,千百年来,朝臣黎庶敬慕关羽“忠义仁勇”,视其为忠义楷模,仁勇化身。可能由于一些因素的考虑相关方面也不想解开真正的答案,无论关庄是否是关羽首级的真正安葬地,关羽做为传统伦理道德的化身,是民众信仰的承载体。

个人认为,关庄是关羽首级安葬处是真实可信的,关林做祭祀场所仍享传世香火,二者并存相互补充增加历史的真实感与厚重感。作为关公文化的实物证据,有必要去验明真伪并加以保护,为传统忠义文化增添珍贵法码,洛阳历史文化厚重久远,但“有听头,没看头”一直是洛阳古迹的短板,验证与保护关公冢意义重大。

图文:沐伊

噼里啪啦一顿牛皮的内容分享完毕,记住关键词:关羽的真实面目,关羽 真实,关羽真实的原貌图片,关羽真实样貌,关羽的真实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