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中文专业小知识,以及关于汉字的小知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1.什么是中文基础知识
什么是中文基础知识现代汉语基础知识一、教学课时:6课时。
二、教学重点:现代汉语基础知识三、一般知识概况:现代汉语是由汉语而得名,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用语。现代汉语的主要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大部分。
语音----语言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人类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通常要借助声音体现出来,这种语言的声音叫语音,通常被喻为物质的外壳。词汇----词汇又叫语汇,是一种语言或一个人所使用的词和短语的总和。
它是全部使用中的词语的总和,包括了所有的词,通常被喻为建筑的材料。语法----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共同理解,共同接受,共同遵守的语言组合的法则,是词的变法规则及联词成句的规则的综合。
如果说语言是工具和武器,那么,语法则是检验说话或作文的尺度。四、汉字: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5000多年的历史,是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
1.汉字的性质----音、形、义的统一体,总属表意系统。鲁迅先生说:“识别一字,口诵耳闻其声,目察其形,心通其意,三神俱用,一字之功乃全。”
这说明,真正识别一个汉字,必须从它的读音、字形和意义三方面去掌握,缺少哪一个方面都是不完全的。目前,高考语文试卷第一大题的前三小题,考察的就是这三项内容。
因此,同学们在复习时,应加大这方面的力度,在认知新字的同时,注意补正自己积累的旧字,以备高考和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之用。例:“赅”,音gāi,左形右声,义:完备,全。
覆”,音fù,上形下声,义有三项:①盖住。②底朝上翻过来。
③同“复”。2.汉字的发展演变:汉字属表意系统的文字,是用表意体系的符号表示汉语里的词或语素的,一个汉字通常表示汉语里的一个词或一个语素,这就形成了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的特点。
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状的字,所以又叫方块字、非拼音文字。汉字经过五千多年的发展变化,其演变过程是: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又称钟鼎文)秦秋大篆----秦代小篆(又称秦篆)汉代隶书----魏晋及今天的草书、楷书、行书。
金文(钟鼎文),战国之前,称铜为金。《荆轲刺秦王》中提到樊将军时,有“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句,正确译文应该是“秦王用一千斤铜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购取他的头”。
隶书分两种:①秦隶(古隶)②汉隶草书分两种:①章草(隶书草写体)②今草(晋以后的草书)楷书又叫正书、真书,产生于东汉末年。甲骨文到秦代小篆,统称“古文字”。
汉代隶书到草书、楷书、行书,统称“今文字”。通常,人们把“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体”。
3.汉字的造字法----六书。汉代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把汉字的造字结构分为六种,简称六书。
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和假借是用字法。①象形,许慎曰:“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语出,日月是也”,也就是用线条来描画实物形状特征的造字方法。
如“日”、“月”、“目”、“水”这几个字,就是用线条画的太阳、月亮、人的眼睛和水流。象形字是独体字,无论笔画多少,如“舞”、“鱼”、“龙”都是囫囵一个字,不能再加分析。
这种字,许慎共归纳364字,占4%。试卷中常见的象形字:(1)人体类:人、女、夫、心、手、牙、毛、目、耳、舌、身、面、鬼、舞、大、尸、口、欠、臣、首。
(2)动物类:犬、牛、羊、虫、肉、羽、贝、角、虎、兔、马、鸟、鱼、鹿、象、飞、鼠、燕、龙、龟(3)植物类:木、禾、米、竹、瓜、耒、韭、桑、齐(4)服饰、器物类:刀、匕、丁、力、儿、几、巾、弓、户、片、瓦、戈、立、册、矛、矢、衣、舟、网、车、鼎(5)天文地理类:山、川、土、云、气、井、火、丘、永、行②指事,许慎曰:“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也就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此基础上附加指事性笔画的造字方法。这种字,许慎共归纳125字,占1.1%。
(1)象征性符号:上、下、合、乎、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2)附加指事性笔画:刃、寸、元、丹、曰、尺、甘、本、末、朱、血③会意,许慎曰:“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就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或指事字组合起来,从它们之间的关系中体现新义的造字方法。会意字是合体字,分为两类:一类是同体会意,即用两个相同的字组成,如“从”、“双”;一类是异体会意,即用两个不同的字组成,如“休”、“囚”。
这种字,许慎共归纳1167字,占12%。试卷中常见的会意字:从、众、双、棘、晶、淼、比、出、森、林、磊、突、友、男、妇、牧、苗、武、采、明、谷、灾、召、幼、美、甜、利、何、吹、尾、吠、决、劣、尖、坐、见、初、删、矗④形声,许慎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就是由表意符号和表音符号组合成字的造字方法。
如“秧”表意符号为“禾”,表音符号为“央”,组成一个新字,植物幼苗的意思。这种字,许慎归纳6797字,占82%。
形声字有八种结构方式:(1)左形右声:哼(从口,亨声)河(从水,可声)祥(从示,羊声)肌(从肉,几声)(2)右形左声:领(从页,。
2.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
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语言文学概论、美学。
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教学内容包括绪论、语言、文字、词汇、语法、修辞六章。绪论简介语言文学的基础知识及现代汉语的基本特点。
其它五章,分专题阐述有关理论,交联系实际分析各方面具体的语言文学现象。写作写作通论:包括主题、题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等基本理论与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
写作文体论:讲授消息、通讯、散文等记叙类文体、思想评论、文学评论、杂文等认识论类文体,以及科普小品、调查报告等应用类文体的写作理论和操作技巧。中国现代文学(含作品选)根据中国现代文学自身发展和我国新民主义革命形势展的特点,分三个时期。
第一编:“五四运动”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1917-1927);第二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文学(1927-1937);第三编:抗日战争时期和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文学(1937-1949)。先概述每个时期的文学史,然后重点讲述每个时期的主要作家和作品。
文学概论本课程包括导论、文学活动、文学生产、文学消费与接受五大部分,导论论述了文学理论的性质以及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建设问题。其余四部分分别对文学的性质及文学现象各环节进行论述,从不同侧面揭示了文学及文学现象的基本特征。
中国当代文学(含作品选)本课程以1949年建国以来的中国文学为主要研究对象,重视文学自身的发展变化规律与文学自身的特点,着意通过文学观念的演变,对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小说、戏剧文学、影视文学这六大文学体裁各自的文本,在当代中国4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作面面观,从而形成纵横交织的开放式史论构架。古代汉语课程内容包括:古汉语语音、语法、词汇、修辞、古书的标点、注解、翻译、古代文化常识。
按时代和文体讲授先秦诸子的散文、韵文、唐宋诗词等文选,要求掌握一千多个常用词,掌握古汉语语音、语法知识,能阅读古代汉语文献。中国古代文学(含作品选)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选讲各个历史时期主要作家的代表性作品。
外国文学(含作品选)该课程内容分欧美与亚非两部分,以欧美文学为主。这部分分上中下三篇。
上篇从古代到十九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中篇为十九世纪中、后期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下篇介绍二十世纪前半期的欧美文学。该课程以略古详近,重点突出为讲授原则,着重讲授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的欧洲近代文学,对其中成就较高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又给以更多的篇幅;在注意介绍文学史的单位知识的同时,着重分析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以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的能力。
语言学概论语言学的定义、分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语言的本质、发生、发展、分化统一、相互影响;语言的交际功能、与思维、与社会的关系,语言的系统性、符号性,语言和言语、音位、语义、语言学方法论;语音、语法、词义、文字和书面语。美学 1、美学的哲学基础;2、美感结构分析;3、审美发生;4、美感形态;5、审美欣赏与批评;6、审美教育;7、美学史上有重要意义的理论框架的分析(美的本质论)。
语文教学论语文教学论的性质与教学任务、体系与研究;中学语文科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中学语文教学的师生观;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与教材;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听说教学;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备课与编写教案;中学生课外活动指导。
3.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些基本知识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新闻、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3.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
4.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
6.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文学史、汉语史、语言学史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实习、论文写作等,-般安排8周左右。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相近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中国语言文化应用语言学华文教育文秘
中文类专业都要与语言文字打交道,可谓是“书虫”们的首选。该专业文科生占绝对优势,一般不招理科生。包含了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原对外汉语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学等专业,其中招生人数最多、最知名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
一、专业解析
在2012年教育部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中国语言文学类包含了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汉语国际教育(原对外汉语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学、应用语言学(T)、秘书学(T)等7个专业。(T为特设专业)
1.汉语言文学
汉语言文学是我们一般意义上对中文的理解。我们从小就学习语文,但大学里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则要学习更为深入的内容。简单的说,它包含了语言和文学两个领域。该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中外文学各种流派、理论、作家、作品,还要广泛涉猎语言、哲学、历史、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知识,掌握扎实宽厚的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知识,毕业后可以从事中国语言文学科研、教学及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比较文学等。
2.汉语言
汉语言主要研究语言的本质、特点、结构、功能、起源和发展规律。一方面要探讨和总结汉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另一方面也能为未来的汉语言发展开辟道路。由于对外汉语和中文信息处理的发展,特别是语言研究成果在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的运用,汉语言专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及语言学、中国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思维和专业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调查研究、语言教学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语言学名著精读、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文学概论、写作、汉语史、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中国通史、世界历史、中国哲学、计算语言学基础、自然语言计算机处理等。
3.汉语国际教育(对外汉语)
汉语国际教育原来的专业名称是大名鼎鼎的对外汉语。该专业出现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专门培养具有较深汉语言文化功底、熟练掌握英语,日后能在国内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师资,或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实用型专门人才。这个专业在中国语言文学类中属于比较热门的专业,发展空间较为广阔。
主要课程:英语系列课程、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文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外国文学、比较文学、中外文化交流史等。
4.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主要培养具备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全面系统知识,能从事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学、文献的教学研究、编辑翻译、新闻文学等方面工作的人才。
5.应用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及语言教学的一门边缘学科。产生于19世纪末。应用语言学以语言学为基础,但不仅限于语言理论和语言描写的知识。本学科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能够从事本专业或与本专业相关、相近学科的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语言教学和研究工作。
6.古典文献学
古典文献学以中国古代留存下来的古代文献为研究对象,培养具备中国古籍整理与古典文献学全面系统知识,能从事古籍整理方面的实际工作、古典文献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文献学专门人才。
二、专业与就业
就业范围多元化
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数据显示,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规模为8.5万-9万人,2016年全国就业率区间为85%-90%,报考硕士较集中的专业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学(语文)、汉语言文字学等。汉语言专业毕业生规模为1500-2000人,近两年就业率区间在60%-75%之间波动,报考硕士较集中的专业有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规模为16000-18000人,2016年就业率区间在85%-90%之间,报考硕士较集中的专业有汉语国际教育、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语言文学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规模为3000-3500人,2016年就业率区间在75%-80%之间,报考硕士较集中的专业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民族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等。应用语言学专业毕业生规模为50-100人;古典文献学专业毕业生规模为150-200人,2016年就业率区间在90%-95%之间,报考硕士较集中的专业有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史等。
中文类专业毕业生去向有党政机关、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新闻媒体单位、出版单位、广告公司、各级教学和科研机构单位等,从事的职业有记者、编辑、教师、秘书、文案、策划、宣传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就业范围比较多元化。
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文科毕业生的职业选择与专业相关性较低,毕业后,从事与专业对口职业的学生甚至不到一半。中文类专业本科毕业后是继续深造还是步入工作岗位主要看个人意愿。
如果对中文专业有浓厚的兴趣,希望日后从事这一领域及与之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例如,去初、高中学担任语文教师;或者在大学中文系、新闻系任教。那么,选择读硕士乃至博士是必要的。如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90%以上的本科毕业生都继续攻读本校或清华、复旦、南京大学等名校研究生。北京语言大学各专业就业率高达96.54%,其中5.4%的学生选择出国继续深造,16%继续攻读研究生。
如果打算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可以考虑选修一些实务课程,如应用写作、秘书学、公共关系等,还可以跨专业选修新闻、经济、法学等课程,成为复合型人才。
三、报考指南
招生院校多看清培养特点
中文是最传统的专业之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综合性和师范类高校都设有中文系或是文学院。近年来,不少理工科院校也相继设立了中文系。
据统计,目前全国开设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院校多达600所。这些招生院校中,既有知名学府,也有师范类院校,还有语言类院校。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都有招收院校。
不同学校中文系本科学习的专业方向不尽相同。例如,首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有三个专业方向,分别为师范类方向、非师范类方向及高级涉外文秘方向。这三个专业方向培养侧重点不同,师范类主要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中等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非师范类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文字表达能力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而高级涉外文秘专业方向主要培养高级文秘专业人才,而该专业对外语的要求高于其他两专业方向。中央财经大学开设的汉语言文学(财经文秘)专业,侧重培养财经领域的文秘人才。
按大类招生弄清专业方向
除了单独的专业招生形式以外,很多院校都以“中国语言文学类”的大类形式招生。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30余所大学往年都是按照“中国语言文学类”大类的形式招生。考生家长在报考时,最好看一下大致包含的专业方向。
例如,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类(本科类)包括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言专业两个专业方向。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文学类)目前设有中国文学、汉语语言学、古典文献学与应用语言学(中文信息处理)4个本科专业,其中应用语言学文理科兼收,其他3个专业只招文科生。招生时按照中国语言文学类招生。本科教学注重基础,低年级基础课程全面打通,到高年级可自由选择专业。
清华大学中文系按人文科学实验班招生,本科生入学1年半后可以根据兴趣选择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或哲学专业。清华学生莫映川说:“我热爱文史哲,它让我站在了诸多思想巨擎的肩膀上,让我逐步认识个人、社会、世界、宇宙,不断探索真理与智慧。”
考生在选择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求,看清各高校的招生章程要求和专业设置情况。
1、汉字是迄今为止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者,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的官方文字。
东亚诸国都在一定程度上自行创制汉字。在非汉语体系中,日本人自行简化汉字并制定了日本新字体;而历史上曾使用过汉字的越南、朝鲜、蒙古等国,现今已废弃汉字。
2、刻划说:郭沫若先生立足于半坡陶符与殷商甲骨文的比较考察,认为早期的文字可以从结构上分为“刻划”和“图画”两大系统,“刻划系统是结绳、契木的演进,为数不多,从半坡和姜寨发现的刻划符号来看,有的是数字,有的是单字。许多现代学者认为它已有固定的音形义,当为汉字之源头。
3、金文是指铸刻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叫钟鼎文,始于殷商时期。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钟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4、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大多数汉字是由形旁和声旁组成的。六书是汉字构字的基本原理。在《周礼》中就提到了六书,
只是没有说明具体内容。到了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详细阐述了“六书”构造原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5、汉字是汉语的书写文字,每个字代表一个音节。中国大陆现今以普通话作为标准读音,普通话的音节由一个声母、一个韵母及声调确定,实际用到1300多个音节。
由于汉字数目庞大,因而有明显的同音字现象;同时还有同一字多音的情形,称为多音字。这一情况在汉语各种方言中是普遍存在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字
百度百科-?(汉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