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知识 呼吸科小知识



呼吸内科小知识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呼吸科小知识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呼吸内科小知识和呼吸科小知识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呼吸内科小讲

1.呼吸内科小知识点

呼吸内科小知识点 1.呼吸内科出科小结

心内科的实习小结--我来XX中心医院实习已经一个月了,在这段时间里,我第一次接触了临床,第一次穿梭于病房,第一次与病人有了正面的接触,虽然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不适应,但却让我获益良多。

呼吸内科是我实习的第一站,在这里什么都是从头学起,很多时候都让我有点手足无措。在老师的耐心教导和其他实习同学的悉心帮助下,我学会了开化验单和其它项目的申请单。

慢慢地也开始会刊老师开的医嘱了,从简单的到复杂的,对于一些抗生素的使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查房过程中,带教老师会对某些疾病的要点进行讲解。

有新病人时,老师会认真修正我所写的病历,第二天查房时还会讲解一下他们的诊断思路,这让我从中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呼吸科碰到的病种较多,有气胸、胸腔积液、COPD、哮喘、肺炎等,通过书写病历和体格检查,对这些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有了一定的了解。

对于我在呼吸科感到比较遗憾的是,当时没有提出来去肺功能实验室观看肺功能实验是如何操作的。从呼吸科出来后去了血液科。

在这个科室最有意义的事就是做了一次骨穿。虽然在血液科只待了一个礼拜,但通过前几天的观摩,终于在出科前一天亲身实践了一次。

看到自己成功完成了,真要谢谢老师对我的信任以及支持。骨穿对血液科来说是一项常规检查,所有张慧英主任在我们进科室第一天就给噩梦详细讲解了整个过程。

血液科是我感觉与我们检验专业最有联系的一个科室,看到骨髓报告单让我很有亲切感,它不像B超、CT那样,我们一点都不懂。骨髓报告单上的每一项我们都很熟悉,我们以前的实验课都有练习过。

通过在血液科的一周,我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有了深入的了解。这个月内最后去的科室是心内科。

由于在校期间没有怎么学心电图,所以跟着老师查房比较累。当老师们对着心电图讨论P波、U波、ST段时,刚开始可以说是一头雾水,几天下来渐渐进入状态了,一些简单的还能看得明白。

在心内科的时候,还去导管室看了一次冠脉造影和一次PCI,当看着导丝从桡动脉穿刺进入到心脏时,不得不惊叹医学发展之快。对于冠脉狭窄的病人,成功实行PCI术,可以感觉到作为医生的自豪。

有时仅仅坐在办公室里听老师们的讨论,就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在心内科碰到最多的病人就是冠心病,通过老师与病人的交谈,了解了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知道冠脉造影是冠心病的确诊依据,对冠心病的治疗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作为我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第一个月,一切都让我感到新鲜。我喜欢现在这种状况,喜欢每到一个科室给我带来的新鲜感。

我会好好利用在内科剩下的一个月,努力学习,相信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所成长。

2.呼吸内科护理常规

一、自发性气胸的护理常规病情观察 1.观察患者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的程度,及时与医生联系采取相应措施。

2.观察患者呼吸、脉搏、血压及面色变化。 3.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应观察创口有无出血、漏气、皮下气肿及胸痛情况。

护理措施 1.尽量避免咳嗽,必要时遵医嘱给止咳剂。 2.减少活动,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屏气,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排便措施。

3.胸痛剧烈患者,可遵医嘱给予相应的止痛剂。.。

4.根据病情准备胸腔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术的物品及药物,.并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有关处理。胸腔闭式引流时按胸腔引流护理常规。

5.给予高蛋白,适量粗纤维饮食。 6.半卧位,给予吸氧,氧流量一般在3L/min以上。

7.卧床休息。健康指导 1.饮食护理,多进高蛋白饮食,不挑食,不偏食,适当进粗纤维素食物。

2.气胸痊愈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避免抬、举重物,避免屏气。 3.保持大便通畅,2 d以上未解大便应采取有效措施。

4.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咳嗽。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常规病情观察 1.注意体温的变化及呼吸形态。

2.注意有无并发症症状,如头痛,耳鸣,胀涕等。护理措施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每次15—30min。

. 2.保证病人适当休息,病情较重或年老者应卧床休息。 3.多饮水,饮水量视病人体温,出汗及气候情况而异。

给予清淡,易消化,含丰富的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的饮食。 4.体温超过38.5摄氏度给予物理降温。

高热时按医嘱使用解热镇痛片。观察降温后的效果。

出汗多的病人要及时更换衣物,做好皮肤的清洁护理。 5.寒战时,要注意保暖。

6.按医嘱用药。健康指导 1.注意呼吸道隔离,预防交叉感染。

2.保持充足的营养、休息、锻炼,增加机体抵抗力。 3.忌烟。

4.坚持冷水洗脸,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三、肺炎护理常规病情观察 1.定时测血压、体温、脉搏和呼吸。

2.观察精神症状,是否有神志模糊、昏睡和烦躁等。 3.观察有无休克早期症状,如烦躁不安、反应迟钝、尿量减少等。

4.注意痰液的色、质、量变化。 5.密切观察各种药物作用和副作用。

护理措施 1.根据病情和医嘱,合理氧疗。 2.保证静脉输液通畅、无外溢,必要时置中心静脉导管压了解血容量。

3.按医嘱送痰培养,血培养。 4.高热护理见高热护理常规。

5.胸痛、咳嗽、咳痰可采取对症处理。6.饮食护理,给予高营养饮食,鼓励多饮水,病情危重高热者可给清淡易消化半流质饮食。

7.注意保暖,尽可能卧床休息。健康指导1.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抵抗力。

2.季节交换时避免受凉。 3.避免过度疲劳,感冒流行时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32626131少去公共场所。

4.尽早防治上呼吸道感染。四、呼吸衰竭护理常规观察要点 1.神志、血压、呼吸、脉搏、体温、皮肤色泽等。

2.有无肺性脑病症状及休克。 3.尿量及粪便颜色,有无上消化道出血。

4.各类药物作用和副作用(尤其是呼吸兴奋剂)。 5.动脉血气分析和各项化验指数变化。

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鼓励患者多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安置胃管患者按胃管护理常规)。 2.保持呼吸道通畅(1)鼓励患者咳嗽、咳痰,更换***和多饮水。

(2)危重患者每2~3h翻身拍背一次,帮助排痰。如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应加强气道管理,必要时机械吸痰。

(3)神志清醒者可做雾化吸入,每日2—3次,每次10—20min 3.合理用氧对Ⅱ型呼吸衰竭病人应给予低浓度(25%一29%.)流量(1~2L/MIN)鼻导管持续吸氧。如何配合使用呼吸机和呼吸中枢兴奋剂可稍提高给氧浓度。

4.危重患者或使用机械通气者应做好特护记录,并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预防发生褥疮。 5.使用鼻罩或口鼻面罩加压辅助机械通气者,做好该项护理有关事项。

6.病情危重患者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应按人工气道护理要求。 7.建立人工气道接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时应按机械通气护理要求。

8.用药护理(1)遵医嘱选择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呼吸道感染。。

(2)遵医嘱使用呼吸兴奋剂,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以防药物过量;对烦躁不安、夜间失眠病人,慎用镇静剂,,以防引起呼吸抑制。

健康教育 1.教会患者做缩唇腹式呼吸以改善通气。2.鼓励患者适当家务活动,尽可能下床活动。

3.预防上呼吸道感染,保暖、季节交换和流感季节少外出,少去公共场所。4.劝告戒烟,如有感冒尽量就医,控制感染加重。

5.严格控制陪客和家属探望谢谢希望能采纳我。

3.卫生高级职称呼吸内科学考试知识点有哪些

一、试题数量与类型专业知识考试共计100问。其中,单项选择题85题;共用备选答案单选题6题,15问,每题2~3问。二、考点分布与特点呼吸内科学专业知识考试大纲分为19个单元,主要考察的知识点如下:(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一、试题数量与类型

专业知识考试共计100问。其中,单项选择题85题;共用备选答案单选题6题,15问,每题2~3问。

二、考点分布与特点

呼吸内科学专业知识考试大纲分为19个单元,主要考察的知识点如下: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2.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的诊断;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

(二)流行性感冒

(三)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慢性支气管炎的并发症;2.COPD的检查方法;3.COPD高浓度吸氧的结果;4.血气分析结果的鉴别;5.血气分析结果的判断;6.COPD致呼吸衰竭酸中毒的治疗;7. COPD肺功能诊断标准;8.COPD的临床表现;9.肺心病的检查;10.COPD的治疗;11.心功能衰竭的X线征象;12.肺心病右心衰竭的诊断;13.COPD呼吸衰竭的氧疗方法及注意事项。

(五)肺动脉高压

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改善肺动脉高压的措施;2.显性肺动脉高压的概念。

(六)支气管哮喘

1.支气管哮喘的检查方法;2.支气管哮喘的治疗;3.祛痰药的选择;4.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5.支气管哮喘检查。

(七)支气管扩张

1.支气管扩张的治疗;2.支气管扩张咯血药物的选择。

(八)弥漫性细支气管炎

DPB的标准治疗方案。

(九)呼吸衰竭

1.呼吸衰竭中呼吸兴奋剂的使用;2.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

(十)肺炎

1.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的感染途径;2.肺炎的治疗;3.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特点;4.肺部感染抗生素的使用;5.肺炎链球菌感染抗菌药物的选择;6.肺真菌病的致病菌;7.肺炎的诊断;8.葡萄球菌肺炎的诊断;9.肺炎链球菌肺炎的诊断;10.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的诊断;11.细菌性肺炎的治疗效果判断;12.肺炎病原菌的鉴别;13.抗炎治疗肺部阴影无吸收变化的原因;14.MRSA所致肺炎抗炎药物的选择;15.产ESBL的大肠杆菌所致肺炎的首选抗菌药物;16.军团菌所致肺炎的首选抗菌药物。

(十一)肺脓肿

1.吸入性肺脓肿的常见致病菌;2.吸入性肺脓肿的诊断。

(十二)肺结核

1.肺结核大咯血的合并症;2.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3.肺结核传染性的判断;4.肺结核咯血的治疗。

(十三)间质性肺疾病

1.肺间质的概念;2.IPF(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特点;3.结节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4.热带型嗜酸性粒细胞肺浸润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断;5.Wegener肉芽肿的特异性抗体;6.Wegener肉芽肿胸部X线征象;7.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肺部体征;8.弥漫性间质性肺病的鉴别诊断;9.肺泡蛋白沉积症支气管肺泡灌洗;10.肺泡蛋白沉积症的治疗;11.间质性肺病的检查手段;12.肺多发性结节的X线影像特点;13.干燥综合征胸部X线征象。

(十四)肺栓塞

1.肺动脉栓塞的诊断;2.骨折致急性肺栓塞;3.肺栓塞抗凝的治疗;4.肺血栓栓塞的血栓来源;5.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症状;6.咯血的治疗。

(十五)肺部肿瘤

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证;2.肺错构瘤的X线特征;3.肺癌的检查;4.肺癌的并发症;5.小细胞肺癌的治疗;6.周围型肺癌高发人群;7.易发生早期远处转移的肺癌类型。

(十六)胸腔积液

1.乳糜胸的特点;2.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胸腔积液的性质;3.胸穿的并发症;4.脓胸的临床表现及诊断;5.胸腔积液的性质;6.胸腔积液的处理;7.脓胸胸水的表现;8.假性乳糜胸水的表现。

(十七)气胸

1.气胸的分型;2.不同气胸类型的治疗原则;3.气胸的并发症。

(十八)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1.肺血管血流动力学的测定;2.ARDS和急性左心衰竭的鉴别。

(十九)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1.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病机制;2.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检查手段。

4.呼吸科的实习小节怎么写

楼主你好,下面是一个例子,你参考下

来xx中心医院实习已经一个月了,在段时间里,我第一次接触了临床,第一次穿梭于病房,第一次与病人有了正面的接触,虽然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不适应,但却让我获益良多。

呼吸内科是我实习的第一站,在这里什么都是从头学起,很多时候都让我有点手足无措。在老师的耐心教导和其他实习同学的悉心帮助下,我学会了开化验单和其它项目的申请单。慢慢地也开始会刊老师开的医嘱了,从简单的到复杂的,对于一些抗生素的使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查房过程中,带教老师会对某些疾病的要点进行讲解。有新病人时,老师会认真修正我所写的病历,第二天查房时还会讲解一下他们的诊断思路,这让我从中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呼吸科碰到的病种较多,有气胸、胸腔积液、COPD、哮喘、肺炎等,通过书写病历和体格检查,对这些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我在呼吸科感到比较遗憾的是,当时没有提出来去肺功能实验室观看肺功能实验是如何操作的。

从呼吸科出来后去了血液科。在这个科室最有意义的事就是做了一次骨穿。虽然在血液科只待了一个礼拜,但通过前几天的观摩,终于在出科前一天亲身实践了一次。看到自己成功完成了,真要谢谢老师对我的信任以及支持。骨穿对血液科来说是一项常规检查,所有张慧英主任在我们进科室第一天就给噩梦详细讲解了整个过程。血液科是我感觉与我们检验专业最有联系的一个科室,看到骨髓报告单让我很有亲切感,它不像B超、CT那样,我们一点都不懂。骨髓报告单上的每一项我们都很熟悉,我们以前的实验课都有练习过。通过在血液科的一周,我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有了深入的了解。

这个月内最后去的科室是心内科。由于在校期间没有怎么学心电图,所以跟着老师查房比较累。当老师们对着心电图讨论P波、U波、ST段时,刚开始可以说是一头雾水,几天下来渐渐进入状态了,一些简单的还能看得明白。在心内科的时候,还去导管室看了一次冠脉造影和一次PCI,当看着导丝从桡动脉穿刺进入到心脏时,不得不惊叹医学发展之快。对于冠脉狭窄的病人,成功实行PCI术,可以感觉到作为医生的自豪。有时仅仅坐在办公室里听老师们的讨论,就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在心内科碰到最多的病人就是冠心病,通过老师与病人的交谈,了解了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知道冠脉造影是冠心病的确诊依据,对冠心病的治疗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作为我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第一个月,一切都让我感到新鲜。我喜欢现在这种状况,喜欢每到一个科室给我带来的新鲜感。我会好好利用在内科剩下的一个月,努力学习,相信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所成长。

呼吸内科疾病的护理知识

呼吸内科疾病的护理知识

呼吸内科是内科的一种,呼吸内科的疾病有很多。你知道呼吸内科疾病的护理方式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呼吸内科疾病的护理知识。欢迎阅读。

一、护理要点

(一)病情观察

(1)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意识状态(嗜睡、昏睡、深昏迷、浅昏迷)。

(2)观察痰液的颜色(铁锈色、粉红色、果酱色等)、性质(泡沫痰、黏液痰、脓痰)、量(以毫升计算)、气味(恶臭)。

(3)观察咯血的量、性质。

(4)观察呼吸困难的类型(吸气型、呼气型、混合型),以及胸痛的部位、性质(隐痛、钝痛、锐痛)和持续时间。

(5)观察缺氧程度,有无胸闷、发绀情况。

(二)落实治疗

(1)遵医嘱落实各项常规(血、尿、粪)检查。

(2)遵医嘱正确留取痰液标本及落实特殊检查(行纤支镜检查前暂禁食水)。

(3)遵医嘱严格控制特殊药物(如茶碱类、呼吸兴奋剂、强心剂)的服药速度及间隔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

(4)遵医嘱针对不同的疾病选择合适的氧流量及浓度。

(三)护理措施

1.对症护理

(1)呼吸困难取坐位或半坐位,及时给予合理氧疗(2~4 L/min)。

(2)咳嗽、咳痰鼓励患者多饮水,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时,及时使用雾化治疗来稀释痰液。

(3)胸痛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避免诱发和加重疼痛因素。

(4)咯血小量咯血者要适当休息,大量咯血者绝对卧床休息,休息时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5)发热的护理①对高热及使用退热措施者监测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出汗情况,防止虚脱。②多饮水,每日可达1500 mL。③注意休息。

(6)鼻塞给予鼻通或1%麻黄碱滴鼻。

(7)咽痛、声嘶鼓励患者多饮热开水,缓解症状。

2.特殊治疗护理

(1)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

①备好清洁功能完好的呼吸机、供氧设备、管道、湿化装置,向意识清醒的患者解释使用呼吸机的意义,使其知晓并配合机械通气的治疗。

②密切观察患者自主呼吸的频率、节律,与呼吸机是否同步,胸部体征(两侧胸廓的运动和呼吸音),呼吸机的运转情况和各项指标是否正常,同时监测动脉血气情况。

③人工气道的固定:用胶布(或寸带)固定好导管,必要时更换固定的胶布(或寸带),并在导管上注明插管的时间和责任人,每班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插管的深度或外露部分,妥善固定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插管,防止移位、脱出、阻塞。

④人工气道的湿化:湿化罐装无菌蒸馏水的温度为32~35℃,直接气管滴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每次不超过3~5mL,每20~60 min 1次。

⑤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前后应给予高浓度氧气或纯氧吸入,时间为3~5 min。

⑥及时倾倒呼吸机管道中的水,防止因误吸引起呛咳和肺部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做好口腔护理及呼吸机的消毒工作。

⑦做好生活护理,协助患者翻身、叩背,防止肺不张,给予营养支持。

(2)肺动脉栓塞术后的患者,严密观察穿刺部位的渗血情况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添加:沙袋压迫6-8小时,患侧肢体制动24小时。

3.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4.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观察受压皮肤的完整性。

5.管道的护理保持各种管道(氧气管、胃管、尿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的通畅,避免扭曲、受压、堵塞及脱落。

6.预防并发症长期卧床的患者应预防坠积性肺炎(采取翻身、叩背、深呼吸、有效咳嗽等措施)、压疮(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定时翻身、按摩)、泌尿系感染(多饮水)和便秘(多吃粗纤维素,顺时针按摩腹部)。

7.饮食护理鼻饲患者给予高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每日4~6次,每次量约300~400 mL。

(四)康复指导

(1)饮食指导行纤支镜术后的患者,暂禁食水2 h,避免过热过凉的食物;高热患者给予高蛋白(如鱼类、豆制品等)、高维生素(如蔬菜、水果)、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戒烟酒。

(2)活动指导根据自身体力情况安排适当的活动量,劳逸结合。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注意保暖。

(3)准时按量服药,不适随诊。

2肺炎的护理

一、护理要点

(一)病情观察

(1)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胸痛情况(有无锐痛、钝痛)。

(2)观察痰液的颜色(白黏痰、黄脓痰)、性质、量、气味(有无恶臭)。

(3)观察有无感染性休克的征兆(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烦躁不安、意识恍惚、脉搏快而弱、血压下降等)。

(二)落实治疗

按呼吸内科疾病常规护理执行。

(三)护理措施

1.对症护理

(1)高热者可行物理降温(如冰敷、酒精擦浴、温水擦浴),出汗时,及时更衣,避免受凉。做好口腔护理,增强食欲。

(2)呼吸困难者给予半卧位、吸氧。

(3)胸痛者取患侧卧位。

2.并发症的护理重症肺炎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时:①监测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②迅速给予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③建立两条静脉通道,遵医嘱使用扩容、纠酸及血管活性药物,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并防止肺水肿。④监测血压变化,随时调整升压药的浓度和输液速度。⑤准确记录出入量。

(四)康复指导

(1)饮食护理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每日摄水量可达2500~3 000 mL。

(2)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生活有规律。

(3)避免淋雨、受寒、疲劳、醉酒等诱发因素。

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一、护理要点

(一)病情观察

(1)观察有无发热、鼻塞、流涕、咽痛、喉痛等症状。

(2)发热者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出汗情况。

(二)落实治疗

按呼吸内科疾病常规护理执行。

(三)护理措施

(1)对症护理发热者鼓励多饮水,注意休息,防止虚脱。

(2)采取呼吸道隔离措施,保持病室空气清洁,定时通风。

(四)康复指导

1.饮食指导给予清淡、富有营养的饮食。

2.活动指导适当锻炼,注意休息,避免受凉。

4阻塞性肺气肿的护理

一、护理要点

(一)病情观察

(1)观察意识、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的程度。

(2)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状况。

(二)落实治疗

使用茶碱类药物时严格控制给药的速度及间隔时间。

(三)护理措施

1.对症护理

(1)对慢性咳嗽、咳痰者应用抗炎、止咳、祛痰、平喘的药物并协助其排痰。

(2)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者要绝对卧床,取半卧位,持续低流量低浓度吸氧,流量1~2 L/min,每日15 h以上。

2.用药护理对服用氨茶碱者观察其有无恶心、心律失常、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

3.心理护理做好疏导工作,防止患者产生焦虑心理。

(四)康复指导

(1)饮食指导给予高蛋白(如鱼类、豆制品等)、高热量、高维生素(如蔬菜、水果)饮食,避免产气食物及辛辣冷硬食物,预防便秘。

(2)坚持呼吸运动训练①腹式呼吸:患者平卧,腹部肌肉放松,吸气时腹部膨起,呼气时腹部内陷。②缩唇呼气法:用鼻吸气,口呼气,呼气时撅起嘴唇做吹口哨状,吸呼比为1∶2或1∶3,每次10~20 min,每日2次。

(3)避免诱发因素,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配备家庭氧疗设施,长期持续低流量(1~2 L/min)吸氧。

(4)遵医嘱合理用药,不适随诊。

5支气管哮喘的护理

一、护理要点

(一)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哮喘发作前的先兆症状(如鼻、眼部发痒,以及打喷嚏、流涕、咳嗽等黏膜过敏症状),胸部有无压迫窒息感及烦躁不安、呼吸不畅等症状。

(2)观察哮喘发作的持续时间及气喘程度,有无发绀(口唇、甲周)及呼吸困难的程度等。

(3)监测血气分析及血氧饱和度。

(二)落实治疗

按呼吸内科疾病常规护理执行。

(三)护理措施

1.对症护理

(1)哮喘的患者病室应通风、安静,温度、湿度适中,禁放花草,禁用毛毯。

(2)哮喘发作时患者取半坐卧位或端坐位,吸氧(流量为4~6 L/min、氧浓度为40%)

(3)痰液黏稠、出汗多时,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入水量应保持在2 000~3 000 mL。

(4)痰多者给予祛痰药,雾化吸入,多采取翻身、叩背、有效咳嗽等措施。

(5)对于严重的持续性呼吸困难者,以面罩给氧,如有发绀仍无改善者,对其行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2.用药护理

(1)遵医嘱准确、及时使用支气管扩张剂,速度控制在20~30滴/min,并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心率增快等副作用。

(2)用激素气雾剂后应漱口,防止真菌感染。

3.心理护理安慰患者,避免不良情绪,增强治病信心。

4.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汗湿后及时更衣,观察受压皮肤的完整性。

(四)康复指导

(1)饮食指导戒烟,给予清淡、易消化、高热量的饮食,避免进食冷、油煎食物及冰冷饮料、避免食用过甜、过咸、过辣的食物及易诱发哮喘发作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虾、蟹等)。

(2)防止呼吸道感染,保持居住环境清洁,不养宠物、花草。

(3)向患者讲解哮喘预防知识,坚持记录哮喘日记。

(4)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气雾剂。首先上下摇晃气雾剂,然后将喷口放入口内,双唇含住喷口,缓慢吸气,在深吸气的过程中按压气雾剂,吸入后屏气10 s,然后再缓慢呼气。

6支气管扩张的护理

一、护理要点

(一)病情观察

(1)观察咳嗽、咳痰的性质及痰液的颜色、量。

(2)观察咯血程度。根据咯血量分小量咯血(<100 mL/24 h)、中等量咯血((100~500) mL/24 h)、大量咯血(>500 mL/24 h或>300 mL/次)。观察有无发热、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

(3)观察呼吸次数、深度、节律、脉搏、心率、血压及面色、神志变化等。

(4)观察有无窒息,其表现为情绪紧张、面色灰暗、胸闷气促、喉头痰鸣音、大汗淋漓、唇指发绀等。

(二)落实治疗

按呼吸内科疾病常规护理执行。

(三)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大咯血时暂禁食,出血停止后给予少量温热流质饮食。

2.用药护理

(1)遵医嘱给予止血药如垂体后叶素静滴,10~20滴/min。观察有无恶心、便意、腹痛及血压升高等副作用。

(2)遵医嘱适当给予镇静剂,禁用吗啡及可待因,以免抑制呼吸中枢和咳嗽反射,慎用镇咳药。

3.大咯血护理

①及时报告医生,建立2条静脉通道,备血。

②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③按医嘱使用止血药物。

④观察意识、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观察有无咯血不畅及失血性休克。保护患者并给予安慰,消除精神紧张。

4.咯血窒息的急救护理

①立即通知医生,患者取头低足高位,上半身倾斜45°,捶击患者背部,以利于血块咯出。

②高流量吸氧,每分钟4~6 L。

③尼可刹米和洛贝林交替静脉点滴。

④垂体后叶素静脉注射。⑤若咯血量过多,应配血备用,必要时输血。

(四)康复指导

(1)保持呼吸通畅,注意引流排痰。

(2)防治上呼吸道感染,注意保暖。

(3)经常做身体倒立体位,利于痰液排出。

;

呼吸科小知识

1.呼吸内科出科小结

心内科的实习小结--我来XX中心医院实习已经一个月了,在这段时间里,我第一次接触了临床,第一次穿梭于病房,第一次与病人有了正面的接触,虽然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不适应,但却让我获益良多。

呼吸内科是我实习的第一站,在这里什么都是从头学起,很多时候都让我有点手足无措。在老师的耐心教导和其他实习同学的悉心帮助下,我学会了开化验单和其它项目的申请单。

慢慢地也开始会刊老师开的医嘱了,从简单的到复杂的,对于一些抗生素的使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查房过程中,带教老师会对某些疾病的要点进行讲解。

有新病人时,老师会认真修正我所写的病历,第二天查房时还会讲解一下他们的诊断思路,这让我从中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呼吸科碰到的病种较多,有气胸、胸腔积液、COPD、哮喘、肺炎等,通过书写病历和体格检查,对这些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有了一定的了解。

对于我在呼吸科感到比较遗憾的是,当时没有提出来去肺功能实验室观看肺功能实验是如何操作的。从呼吸科出来后去了血液科。

在这个科室最有意义的事就是做了一次骨穿。虽然在血液科只待了一个礼拜,但通过前几天的观摩,终于在出科前一天亲身实践了一次。

看到自己成功完成了,真要谢谢老师对我的信任以及支持。骨穿对血液科来说是一项常规检查,所有张慧英主任在我们进科室第一天就给噩梦详细讲解了整个过程。

血液科是我感觉与我们检验专业最有联系的一个科室,看到骨髓报告单让我很有亲切感,它不像B超、CT那样,我们一点都不懂。骨髓报告单上的每一项我们都很熟悉,我们以前的实验课都有练习过。

通过在血液科的一周,我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有了深入的了解。这个月内最后去的科室是心内科。

由于在校期间没有怎么学心电图,所以跟着老师查房比较累。当老师们对着心电图讨论P波、U波、ST段时,刚开始可以说是一头雾水,几天下来渐渐进入状态了,一些简单的还能看得明白。

在心内科的时候,还去导管室看了一次冠脉造影和一次PCI,当看着导丝从桡动脉穿刺进入到心脏时,不得不惊叹医学发展之快。对于冠脉狭窄的病人,成功实行PCI术,可以感觉到作为医生的自豪。

有时仅仅坐在办公室里听老师们的讨论,就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在心内科碰到最多的病人就是冠心病,通过老师与病人的交谈,了解了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知道冠脉造影是冠心病的确诊依据,对冠心病的治疗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作为我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第一个月,一切都让我感到新鲜。我喜欢现在这种状况,喜欢每到一个科室给我带来的新鲜感。

我会好好利用在内科剩下的一个月,努力学习,相信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所成长。

2.呼吸内科护理常规

1、执行呼吸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通风良好,温湿度适宜。

3、喘息者给予半坐卧位。

4、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忌辛辣***性、产气性食物。指导病人多饮水。

5、观察意识及生命体征变化、血氧饱和度,必要时监测血气分析,观察痰液的颜色、量、气味、病人的喘息情况。

6、保持呼吸道通畅,痰多不易咳出者指导有效咳嗽、雾化吸入、翻身叩背,必要时行***引流;呼吸困难者给予氧疗,流量1~3L/min,>15h/d。

7、遵医嘱及时准确应用抗生素及平喘祛痰药,茶碱类药应观察有无恶心、心律失常症状。

8、保持皮肤、口腔清洁,痰多者及使用激素类喷雾剂者注意及时漱口。

9、鼓励病人树立长期治疗疾病的信心,防止焦虑悲观心理。

10、指导病人避免诱发因素,戒烟,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

11、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康复训练:缩唇呼吸、腹式呼吸;指导其坚持长期低流量氧疗,提高生活质量。活动时注意循序渐进,以不疲劳为宜。

3.呼吸科的实习小节怎么写

楼主你好,下面是一个例子,你参考下

来xx中心医院实习已经一个月了,在段时间里,我第一次接触了临床,第一次穿梭于病房,第一次与病人有了正面的接触,虽然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不适应,但却让我获益良多。

呼吸内科是我实习的第一站,在这里什么都是从头学起,很多时候都让我有点手足无措。在老师的耐心教导和其他实习同学的悉心帮助下,我学会了开化验单和其它项目的申请单。慢慢地也开始会刊老师开的医嘱了,从简单的到复杂的,对于一些抗生素的使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查房过程中,带教老师会对某些疾病的要点进行讲解。有新病人时,老师会认真修正我所写的病历,第二天查房时还会讲解一下他们的诊断思路,这让我从中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呼吸科碰到的病种较多,有气胸、胸腔积液、COPD、哮喘、肺炎等,通过书写病历和体格检查,对这些疾病的症状和体征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我在呼吸科感到比较遗憾的是,当时没有提出来去肺功能实验室观看肺功能实验是如何操作的。

从呼吸科出来后去了血液科。在这个科室最有意义的事就是做了一次骨穿。虽然在血液科只待了一个礼拜,但通过前几天的观摩,终于在出科前一天亲身实践了一次。看到自己成功完成了,真要谢谢老师对我的信任以及支持。骨穿对血液科来说是一项常规检查,所有张慧英主任在我们进科室第一天就给噩梦详细讲解了整个过程。血液科是我感觉与我们检验专业最有联系的一个科室,看到骨髓报告单让我很有亲切感,它不像B超、CT那样,我们一点都不懂。骨髓报告单上的每一项我们都很熟悉,我们以前的实验课都有练习过。通过在血液科的一周,我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有了深入的了解。

这个月内最后去的科室是心内科。由于在校期间没有怎么学心电图,所以跟着老师查房比较累。当老师们对着心电图讨论P波、U波、ST段时,刚开始可以说是一头雾水,几天下来渐渐进入状态了,一些简单的还能看得明白。在心内科的时候,还去导管室看了一次冠脉造影和一次PCI,当看着导丝从桡动脉穿刺进入到心脏时,不得不惊叹医学发展之快。对于冠脉狭窄的病人,成功实行PCI术,可以感觉到作为医生的自豪。有时仅仅坐在办公室里听老师们的讨论,就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在心内科碰到最多的病人就是冠心病,通过老师与病人的交谈,了解了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知道冠脉造影是冠心病的确诊依据,对冠心病的治疗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作为我学习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第一个月,一切都让我感到新鲜。我喜欢现在这种状况,喜欢每到一个科室给我带来的新鲜感。我会好好利用在内科剩下的一个月,努力学习,相信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所成长。

4.医学常识中呼吸科低效性呼吸形态护理计划及评价有哪些

呼吸科低效性呼吸形态护理计划及评价。

护理目标:①患者气道分泌物减少,呼吸顺畅。②患者不发生痰液阻塞气道影响通气的情况。

③患者维持正常的呼吸频率及节律。2)护理措施:①评估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使用辅助呼吸机呼吸的情况,呼吸困难的程度。

②监测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和心律失常的情况。③观察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的症状和体征。

④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呼吸机的重要性,嘱其勿擅自调节呼吸机参数。⑤协助患者取半卧位,以增加辅助呼吸机的效能,促进肺膨胀。

⑥做好心理护理,使患者缓解焦虑,以缓解呼吸困难,改善通气。⑦按医嘱及时准确给药,并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

⑧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抢救,迅速备好相关抢救物品,及时准确做好各项抢救配3)效果评价:①患者未发生痰液阻塞气道影响通气的情况。②患者气道分泌物进行性减少。

③患者可维持自主呼吸,节律及频率正常。

5.考研呼吸内科的情况

呼吸内科也是一个蛮不错的专业,对于女生来说还可以,活不会很累,分季节性,一般春冬季节会辛苦点,因为那些慢支的、肺心病的容易发病的季节,你的病人很多可能都会是经常来的,因为那些病都难以治愈,慢性迁延的,收入方面当然也是以药养医了,不会差,风险嘛,顶多也就是遇到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当然SARS也不会经常出现哈,肺结核有抬头趋势,不过呼吸科工作者都戴口罩工作的,一般也没事。

不过要学好影像诊断方面的知识哈,因为经常要看X线片,CT片等辅助诊断,而有些疾病和癌症的检查结果有相似性,所以这个要有功夫才好,不过不急的,慢慢来啦,希望你考研成功哈,每个专业要做好都有他的辛苦之处,做好了收入什么的自然不会差,不用担心太多,现在好好努力复习吧,加油哦。

OK,关于呼吸内科小知识和呼吸科小知识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