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刚开战的时候,中国和德国事实上是很友好的,希特勒也是两头为难,一方面德国和日本签订了反共产国际协定,是盟国;另一方面中国和德国一直非常友好,而且中国和德国的贸易额也要超过德国和日本的,军事顾问是中日开战之前来的,教导总队也是德国装备和训练的,看一下中国政府的德式钢盔就知道德中当时的关系了。但是中国毕竟是弱国,而日本是强国,所以最后德国迫于日本的压力才撤走了军事顾问,停止向中国输送军火。据说当时中国海军本来打算买两艘德国潜艇,也因为日本的压力,德国没有敢卖。
好象是有的
直到美国宣战前
将界石政府还与德国保持外交关系
军事援助就不太清楚了
德国提供大量的德试装备给中国是在其与日本签定同盟约定之前,之后就不再提供.
应该是日本方面的原因,是日本擅自向中国挑起战端的!
与德、中的关系没多大联系。
都是社会主义社会
国家之间就是利益交换,我们从没发现世界上哪个国家没有目的去支援别国!
中德两国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蜜月期”:一方面德国意识到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工业品、军火的市场,中国所拥有的丰富的战略物质------钨、锑、锰等更是他们称霸世界所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中国民国政府对于德国的军事化、工业化、中央化,对领袖崇拜、个人独裁有浓厚的兴趣。希望能从德国输入军队的管理方法、先进的战略战法、战斗技能,尤其是让那种“德意志精神”能灌输到中央军队的脊髓,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对内捍卫其统治、对外抵抗侵略。
政治方面,双方都与英法两国存在固有矛盾。当时世界上美国还不是世界的中心。与苏联也有很深的冤仇,德国与苏联虽然暗地联合,但是迫于形势。中国国民政府受苏联玩弄很深,也想寻求外援。
鉴于日本的压力,德国不得不在中国缩小援助范围,而随着德国开战,其外围也逐渐被盟国断绝,所以就无法在支援中国。
二战前期,德国同苏联等国家同中国经济和军事上交易,而美国人同日本人武器燃料各种各样原材料的交易,日本仔用这些东西来侵入中国,所以二战前期德国与苏联对中国最友好,而日本仔同美国佬最坏!
二战前中国与德国的关系很密切,购买了大量的德军武器装备,包括头盔,但是二战爆发后关系就已经破裂了,德国与日本结盟,对中国哪来的“援助”呢。
德国外交部最初的外交思想是非常务实的:和日本结盟完全是为了牵制苏联,而援助中国完全是为了换取战争资源——至于日本和中国之间的关系,那与德国无关。
那不叫援助,民国可是与德利益交换了,所以当发现能从日本身上得到更大的利益后又撤走援助和军官团了。
德国在二战时期愿意帮助国军的原因:希特勒有严重的种族歧视,认为雅利安人起源于西藏,曾经到西藏地区考察过。汉藏一家,因此,认为中国人是不同于其他的有色人种,德国实行法西斯专政,正好与英美法国家相对立,
因此当年的德国在欧洲的朋友并不多。德国人之前受压迫那么久,很多德国人会选择通过战争的方式还血洗以前的耻辱。倘若和中华民国搞好关系,在一起夹击苏联,效果一定很不错。
中华民国迫切需要实现军备和国防工业现代化以获得自卫生存的能力,而德国方面则需要原材料的稳定供应,这种关系在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末期间,将中德两国紧紧地维系在一起。
扩展资料:
具体原因:
在纽伦堡召开的纳粹党的大会上,庄严巍峨的主席台上方,悬挂着希特勒亲自设计的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NSDAP纳粹)的党旗,党旗为红底白圆心,中间嵌着一个黑色“卐”字,十分醒目。对于党旗的设计,希特勒自鸣得意。
他在《我的奋斗》一书中说:“任何党都应该有一面党旗,用它来象征庄严和伟大……红色象征我们这个运动的社会意义,白色象征民族主义思想,‘卐’字象征争取雅利安人胜利斗争的使命。”一只巨大的雕塑即普鲁士雄鹰,高高地悬在纳粹党旗的上端,桀骜不驯,睥睨一切。
广场四周强烈的探照灯光柱,将整个夜空照射得如同白昼。数十万群众和军队聚集在广场,举旗列队,高举火炬,游行示威。震耳欲聋的口号声、鼓乐声以及瓦格纳的雄浑乐曲,
与希特勒歇斯底里的演讲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令人震撼不已的第三帝国交响乐。成千上万的人们忘情地呼喊着,高唱着,向着主席台上那个大独裁者欢呼致敬,如醉如狂。
希特勒的演讲充满激情,让台下的群众更加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德意志民族是全世界最优秀的民族,德意志的未来要靠我们的人民!只能靠我们的人民!德意志人民,神圣的德意志人民,必须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冷静、勇敢来克服一切困难!
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前进,我们的民族才能振兴!”我想,任何一个德国人身处这样的环境,一定会激动得浑身颤抖,一定会为自己是最优秀的民族中的一份子而感到自豪万分,一定会为拥有希特勒这样最“伟大”的领袖而感到幸福无比,
也一定会为德意志即将成为最强大的帝国而感到兴奋不已。任何一个德国人一旦陶醉于这样强烈的种族主义情感当中,一旦痴迷于如此盲目的个人崇拜以及极端的爱国主义情绪当中,自然会从理智走向疯狂,从善良陷入邪恶,从文明堕落为野蛮。
令人悲哀的是,此时此刻,他们自己却浑然不觉,一直沉浸在一种崇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之中,真的以为要跟随伟大领袖投身到无比壮丽的革命洪流中,去创造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神圣事业。
面对这一切,正像西方学者所评价的,“摄影机不会撒谎,它把希特勒恶魔般的本质和把人类自制力丧失殆尽的情况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它所揭示的真相永远使人不寒而栗”。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二战时,德国民众为何狂热追捧希特勒?
希特勒有严重的种族歧视,他认为雅利安人起源于西藏,曾经到西藏地区考察过。汉藏一家嘛,因此,他认为中国人是不同于其他的有色人种
德国实行法西斯专政,正好与英美法国家相对立,因此当年的德国在欧洲的朋友并不多。德国人之前受压迫那么久,很多德国人会选择通过战争的方式还血洗以前的耻辱。倘若和中华民国搞好关系,在一起夹击苏联,效果一定很不错
中华民国迫切需要实现军备和国防工业现代化以获得自卫生存的能力,而德国方面则需要原材料的稳定供应,这种关系在1920年代末至1930年代末期间,将中德两国紧紧地维系在一起。
据说,希特勒曾想让德国统一欧洲,接着让整个亚洲都属于中华民国的管辖范围,当然,这只是据说。但纳粹德国在远东既没有政治目的,也没有领土意图,唯一的想法就是做生意。希特勒还希望中国和日本友好合作,不要发生问题。
楼主说的没错,抗日战争爆发,使希特勒看到了日本比中国更有军事实力。希特勒虽然同意合步楼公司将中国已订购的货物运往中国,但禁止任何人从中国进口货物。另外,中苏两国于1937年8月21日签订的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和希特勒的战略完全相背。
这时候,很多德国高层表示想和中国断绝往来,继续亲日。这样一来中国会失去很大利益,中国表示很不满。换个方面想,假使真的和中华民国断绝往来,继续和日本交往,两个国家都那么一点点,物质都一样很匮乏。很显然,日本的物资不会满足德国的要求。因此戈林提出要继续和中国秘密保持生意关系。
纳粹党中的亲日派不希望,日军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中国;保守派也不希望日本完全占领中国(不然就没中国的市场了),所以说,德国人和希特勒本人,都希望中日矛盾得到解决
没过多久南京失守,日本和中国矛盾不可能解决,德国人之前的努力也白费了。
德国1938年开始由中立转向亲日,蒋委员长的儿子也回国了,也停止了与中国的往来,并且承认伪满洲国成立。可德与日满洲国友好,并没有对德国带来好处,德国人民还是希望继续和中国交往。
中德之间的联系一直持续到1941年。1940年由于德国未能实施“海狮计划”让希特勒的计划偏离了轨道。 1940年底,德国与日本和意大利签订了三国轴心协议。中国也加入英美的同盟国,对德宣战。也就是说,在抗日战争前一段时间,还是有一定的往来。
当时中国和日本当时在打仗,没错,这是1937年的时候。而德国和日本为轴心国,是1940年。
顺便说一点,我认为,在希特勒还是流浪汉时,受到一对中国夫妇在奥地利的救助,完全就是胡扯,没点事实根据。
抗战初期,德国实际上其实一直在日本和中国之间摇摆,抗战刚开始的时候,在国军里的德国教官一样冲锋陷阵,尽到了他们的责任,但很快他们就遭到了他们元首的背叛。因为日本有强大的舰队可以牵制英美,希特勒最终选择了日本。至于中德合作完全是相互利用,在欧美,英法美虽有矛盾,但在对德时却是一致的,德国想得到发展必须向东方寻求盟友,就算是今天,即便大家对伊朗观感不好,但中国依然以礼相待,因为他们有石油。中国有巨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对于一个寻求崛起的国家,中国不容忽视,但中国太弱了,希特勒还是选了日本。至于上面那个段子完全是地摊货,从未见过正式记载,反而是南京大屠杀后,“南京好人”拉贝向希特勒汇报日本人暴行,却被盖世太保威胁,不准宣扬此事,柏林有一条唐人街被希特勒毁掉。另外还有1936年中国足球参加奥运会是非常惨的,因为没有路费,所以在奥运会前在东南亚踢了几十场比赛才凑足路费,那个时候希特勒在哪?还有美国工业能力和人才资源=德国+英国+法国,德国征服世界?意淫罢了。
参考资料: http://sports.sohu.com/20080902/n259338665.shtml
因为当时国民党三号人物朱家骅是亲德派,朱家骅毕业于柏林大学在德国有深厚的人脉关系,回国后由同乡保举到蒋介石跟前。由于朱家骅干练有才,深得蒋介石信任,再加上朱家骅能处理好与德国的外交关系,朱家骅在国民党内部平步青云,官居秘书总长,中统局长,中央组织部长,一度仅次于蒋介石 汪精卫成为三号人物,实权二号人物。
朱家骅上位以后,组建了新CC系一度与二陈的老CC系互相倾轧,直到1942年中德断交,朱家骅转任教育部长,主管全国科教文工作两派斗争才逐渐走向缓和。
也有可能是地理位置,德国在西半球,而中国在东半球,如果德国要想进攻中国,他必须要解决苏联,如果德国要想海上进攻中国,他必须要解决英国,日本和德国是同盟国关系,轴心国也有自己所占领的划分区域和战争,德国进攻欧洲意大利进攻非洲,日本进攻东南亚,他们各自进攻属于划分他们的地方,互不干涉,你不应该这样说德国为什么不出兵帮助中国抗日?,你应该这样说德国为什么不和日本人打中国?,德国和日本是同盟国关系,如果他帮中国打日本的话,就相当于背叛同盟国。
肯定不会出兵,德国和日本是盟友,出兵帮日本打中国还可以。
德国前期和中国合作是因为中国有很多德国继续的资源,比如金属钨,锰,稀土等资源,这些德国没有纯靠进口,而且是战略武器资源,周边大国不愿意卖给德国。
而中国当时也需要找个国家提供武器啥的,英国法国一战刚完还舔伤口呢,美国孤立主义。所以也就德国了,然后中德有过那么一段时间的蜜月期。
但是中国跟日本一比,德国还是会选择日本作为盟友,中日出现冲突德国肯定会选日本。毕竟日本当时比中国要强大的多,选盟友没有选最弱的,只有选最强的。
人家是轴心国
德国为啥要帮中国,一个纳粹眼中的劣等民族去对抗他们的敌人?
很多人说在二战期间,德国虽然是法西斯国家,但援助了中国不少武器和一些军事顾问,为中国抗战做出过一定的贡献。事实真是这样吗?首先我们要弄清一个观点,那就是“二战”和“抗战”是两个概念,虽然二者有关联,但是是不一样的。“抗战”是指七七事变后,中日双方全面开战。“二战”是指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后开始的包括欧洲 非洲 亚洲和大洋洲地区在内的世界级军事行动。
如果要是轮牺牲,前苏联可一点都不小,当时中国空军力量近乎为零,而斯大林为了让中国能拖住日本,减缓前苏联远东地区和刚刚被他煽动脱离中国的蒙古的军事威胁。同意向中国提供飞机和飞行员等军事物资和人员,而且提供的飞机和飞行员更是直接参战,4年来阵亡飞行员200多人。
1938年2月,德国停止一切对华物资和人员的供应,这时候的德国军事顾问团才逐渐退出中日战场,但是因为之前国民政府大量购买德式装备,所以抗战战场上出现过不少戴德制头盔的中国士兵。
1941年,苏联与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不久德国便入侵苏联,苏联遂停止一切对华军售和援助,撤出了在华人员。
1941年12月7日,日本成功实施了珍珠港偷袭计划,次日美国对日本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正式参战,同时也援助了中国大量物资,中国也开始出现美式装备。
所以针对标题的回答是,德国在抗战初期对华有有限的援助行为,二战期间则完全没有。另外从德国和苏联对华援助的过程来看,想靠购买其他国家的武器装备来实现强国梦只能受制于人。一个国家想要真正的强大就必须要靠自己。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近年来在各个方面都受到西方国家的限制和封锁,任然能成喷井式发展。而印度却只能使用万国造。
二战打到一半时,德国还不是在1942还是43年照样卖给我们了几十门火炮吗?你怎么说完全没有?找齐了资料再来评价。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法西斯轴心国之一的德国,实力是很强大,就连在当时号称“欧洲第一强国”的法国,在战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战争里,就被纳粹德国击败了。
而当时我国正在被日本侵略,处于抗战时期。在当时中国不富有,武器装备也十分落后,在当时战斗力不强大中国,却受到德国的拉拢。
在当时中国没有美苏等超级大国的实力,但也曾经是称霸世界的国家,要是把这个“东方雄狮”给唤醒,能形成一股强大的战斗力。如果能中国加入了法西斯阵营,这对德国来说有很大的帮助。中国独特的地理位置,让中国方便在北面和苏联进行作战,南下有能和其它同盟国汇合来和一起美军作战,这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德国胜利的机会
在一战结束之后,德国就被英、美、法三国严厉制裁,使德国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但是随着纳粹党首-希特勒的登台,德国开始大力发展军工业,希望用这种方式来让德国经济发展,德国因为协约国的干预,许多武器装备没有销售的市场,中国的出现便刚好解决这个问题。
我国虽然拥有很多资源,是军工产业不发达,德国和中国正好成为一对合作伙伴,中国需要枪械,德国需要资源和金钱,两国之间的合作是非常好的。这让德国想把中国拉到自己的阵营中。
在二战中,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之一,日本想要霸占中国投入了大量兵力,但是德国想让日本去牵制英美等国,自己就能够专心和苏联打了。可是不管德国怎样威逼利诱,中国都不上他的船,坚持站在反法西斯一方,最后赢得了胜利。
中国一直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不会想去入侵他国,我们也愿意维护世界和平,随着我国的实力的强大,中国维和部队在世界上很有名,这是我国对世界和平的期盼和助力。
二战期间德国拉拢中国其实也是为了利益,因为当时他们缺乏资金,想通过贩卖武器给中国获取。
因为当时二战时间中国并没有涉入,而当时德国因为战争经济损失过多,所以希望中国帮助。
中国虽然那时候很穷,但是德国看到了中国的潜力,并且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
他只是亟待恢复经济而已,而中国当时对军火的需求量很大,因此,才和中国交好。
首先1937年淞沪战争前
德国一直对中国有援助
主要来自纳粹党
但1937年后纳粹停止物资援助
但实际一直劝和中日双方
直到1941年日本袭击珍珠港造成世界分为两大阵营
同盟
和轴心
然后中国对德宣战
而德国共产党是反法西斯
反纳粹的
自然就帮同盟阵营了(再次之前1927年起
德国共产党
一直对抗德国纳粹党
其中有名德国的国会焚烧案就是纳粹排挤共产党阴谋)
二战时,德国没有援助过中国.
二战爆发前,中德有过军事互助协定,中国出钱购买过德国装备,收入归德国兵工厂.
中国还出钱,聘请过德国军事专家,收入,归德国国防部.
二战爆发后,由于日本的数次抗议,中德合作终止,德国再没有出售军备给中国.
德国之所以在日本侵华早期(注意!此时欧洲战事尚未开始!),向中国提供了一些军事援助,是因为在当时德国扩充军备的生产中,严重缺乏镍、锂等稀有金属资源。这些矿产在德国境内根本没有,只能进口,但在中国储量很大。中国又恰好迫切需要德国的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指导。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分别用军事援助和矿石进行互换。这是纯粹的利益交换,后来德、日两国签订条约成为盟友,德国立即应日本的要求终止了对华军事援助。
毛瑟步枪
德国在与日本之间签订轴心国之前确实与中国有过很多军事的合作。
九一八事变前中国陷入军阀混战,此时德国刚刚打完一战,国内很多退伍军官没有收入来源,生活窘迫,而德国由于一战战败被限制军队人数所以他们只能去海外求生。另外德国振兴经济也需要大量的原材料,所以中国的蒋介石就成了他们的选择。蒋介石拿到德式装备,人员接受德国军官训练,他以工业材料和外汇支付这些,所以这也不算援助吧。
后来中日爆发全面战争,德国有时碍于以前的情分,同时也需要钱,还偷偷卖一些武器给中国,但这已经很少发生了,在日本对此提出交涉后,尤其是蒋介石明确表态站在英美那边,中德间的军事合作彻底结束。
你好,希特勒喜欢东方文化(孙子兵法,中国尊卑等)。他在成为德国总理前,中国古典文化使他走出了心灵的落魄,《我的奋斗》一书中有说明。他十分向往古老的东方民族,不希望因日本的进攻使得这种文化被破坏或兼容。他也曾向下属抱怨过不珍惜文化的日本人。因此在小范围内给予中国一定的帮助。
什么时候发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