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悟不能
1909年张之洞
病危时,摄政王载沣亲至张家慰问。
张之洞
一片赤心,试图利用最后的机会规劝载沣,促其幡然醒悟,以振朝纲,但载沣只不痛不痒的说:“中堂有名望,公忠体国,好好为国珍重”。
张之洞
从枕席上挣扎着起来答道:“公忠体国不敢当,廉正无私,不敢不勉”。
张之洞
的意思是在讽谏载沣要“廉正无私”,不要任用亲贵,可惜主政者浑浑噩噩,不以为意,再多言语也不过鸡同鸭讲。
载沣走后,陈宝琛问:“监国之意若何?”张之洞
长髯抖动,无他言,惟叹息道:
“国运尽矣!盖冀一悟而未能也。”
张之洞
字字珠玑
张之洞
去世前,他留下一道遗折做最后一次进谏:
“所有因革损益之端,务审先后缓急之序,满汉视为一体,内外必须兼筹,理财以养民为本,恪守祖宗永不加赋之规,教战以明耻为先,无忘古人不戢自焚之戒,至用人养才尤为国家根本至计,务使明于尊亲大义,则急公奉上者自然日见其多。”
其中,“满汉一体、内外兼筹、理财养民、永不加赋、教战明耻”可谓切中时弊,也是清廷覆亡之内因。
可惜的是,字字珠玑,无人理会。
载沣
亲贵小爷
民国年后,曾任清廷协理大臣(副总里)的徐世昌在谈及前清往事时曾不无惋惜地说:
“清朝之亡,非亡于革命党而是亡于一帮小爷们(指载沣等年少亲贵们)身上。起初,我在东北,项城(袁世凯)在北洋,张之洞
在湖北,这三个重镇,都安排了极有作为的人。
等到太后一死,小爷们当了权,胡闹起来,项城被罢黜,我被调回京(当邮传部尚书),而新的继任人选,都是些庸碌之辈,朝廷由此大乱,革命党怎会不趁此起来呢?”
开缺回籍
载沣曾计划除掉袁世凯,并召张之洞
前来商议。张之洞
年纪已大,又是汉臣,不免有些兔死狐悲之感,其沉吟半响后说:
“国家新遭大丧,主上又年幼,当前须以稳定大局至为重要,此时诛杀大臣,先例一开,恐后患无穷”。
载沣仍迟疑不定,张之洞
又说:“王道坦坦,王道平平,愿摄政王熟思之,开缺回籍可也”。由此,载沣以“足疾”为借口,将袁世凯一脚踢回了老家。
张
謇
何宣何慰
武昌起义一个月后,张謇在日记中算了一笔帐:“计自八月十九日至今三十二日,独立之省已十有四,何其速耶!”
事后,张謇认为清廷气数已尽,只能另寻出路。
七日后,清廷请其为“东南宣慰使”,张謇在日记中毫不客气的记了一笔:“何宣、何慰耶?”
又一月,张謇剪去发辫,并称“此亦一生之大纪念日也。”
发国难财
袁世凯督率北洋军南下镇压革命,军饷无着落。隆裕太后请亲贵们捐款助饷,然响应者寥寥。
据称,当时仅庆亲王、恭亲王、礼亲王、肃亲王及载洵、载涛、那桐等十余亲贵的外国存款即有3700万元之多,但“爱国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他们只是敷衍认捐极少一部分装装样子而已。
这还不算,掌权的庆亲王奕劻还想发“国难财”,据《光宣小记》中说,原四川总督锡良曾自告奋勇率兵督陕,一向以卖官拢财的奕劻竟索贿八万两,锡良为之大怒:
“生平不以一钱买官,况此时乎?”
袁世凯
嵌字讽联
袁世凯1916年办大事时,有人以“洪宪”二字作嵌字联讽刺这位“洪宪皇帝”:
洪水横流,淹没汉、满、蒙、回、藏;
宪章文武,尽是公、侯、伯、子、男。
失去了军权,当时全国各地纷纷宣布独立,掌握主要军权的袁世凯又背叛,只能灭亡。
大清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制度的落后,官员的腐败,以及外国势力的干扰。
是因为清朝自己固步自封,忽视西方的思想以及科技,才使得清朝被灭亡。
太平天国之后,随着世界列强入侵中国,大清朝走上了灭亡的道路,所以我们一般认为太平天国起义是清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但在此之前还有一场起义比太平天国更早,给了清朝致命一击。
太平天国,是在1851年至1864年期间发生的,由洪秀全、杨秀清等人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反抗满清朝廷的武装起义,部队发展到近百万之众,曾经攻下过南京(天京),定都于此。
1864年8月太平天国首都天京被湘军攻陷,洪秀全之子、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历时1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但此时的清朝已是千疮百孔,没过几十年就灭亡了。
在此次之前还有一场农民起义,也是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却少有人知,这场起义就是白莲教起义。白莲教宣扬弥勒佛会“改造世界”,崇奉“无生老母”,早在康熙乾隆时期就有了。
一开始清政府并不以为意,以为他们就是小打小闹,随着教徒的增加,教会以“官逼民反”煽动饥民暴动,夺回属于自己的财产和公平,饥民疯狂地跟正规军作战,并且屡屡获得了胜得。
白莲教起义始爆发于川楚陕边境地区,后波及近十省,历时九年多,起义军发展到五十多万人,他们身后还有数百万的教徒支持,后勤保障没有问题,所以在前期起义军多次重创清军。
后来,清政府采用“坚壁清野政策,大搞“寨堡团练”,把老百姓和起义军隔离开来,使起义军失去后勤供给,加之由于武器的短缺,起义军作战转入低潮,由数十万人减少到2万余人,不得不转战川楚陕边境的深山老林。
这支起义军虽然最终失败,却严重动摇了清朝的统治,这场战争消耗了清政府十六个省二十多万军队,为了对付起义军,清政府投入超过了两亿两白银,国库为之一空,这也给了清朝致命一击,清朝从此也走向了衰落,后来的太平天国起义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清朝处于中国从古代史到近代史的过渡时期,晚清屡次遭到列强侵凌,在亡国危机的驱使下,国民普遍希望通过变法使国家重新富强,这使维系皇权的儒家伦理道德体系开始动摇,1906年科举制取消后,儒家伦理道德体系崩溃。另外,太平天国等晚清大叛乱使南方督抚势力的自主权大大增加,处于半独立状态,甲午、庚子又进一步巩固了督抚势力的独立地位。甲午、庚子的巨额赔款一方面让清政府背上沉重的外债负担,另一方面还让清政府丧失了财权(重要税收-关税被为保证庚子赔款的列强控制),清政府对南方督抚势力的控制力大大削弱。慈禧在世时依靠高超政治手腕还能驾驭南方督抚势力,但她死后,载沣无力掌控局面,督抚势力起来造反就是辛亥。辛亥以南北和解结束,新建立的北洋政府实际就是没了皇帝和辫子的清政府,这个政府在袁世凯称帝造成四分五裂后,陷入军阀混战,最后在1928年被北伐军推翻。
根本原因:清朝无法跳出中国历代王朝初创——兴盛——衰落——灭亡的历史规律。清朝到了后期各种矛盾不断积累,走向灭亡是必然的。
封建王朝到了清朝已是后期了,疲态已现。虽有康乾盛世,却也只是回光返照罢了。此时的时代主潮流是资本主义,所以封建社会被取代是必然的历史事件。
政治:清政-府的黑暗腐朽。皇权又特别集中,几乎为所欲为,其代表人物就是慈禧,她甚至为过生日,使得新军军费变成她的礼金。海军军费变成了颐和园,这也酿成甲午海战的时候,北洋舰队已经多年没有更新军舰了。根本原因:清朝无法跳出中国历代王朝初创——兴盛——衰落——灭亡的历史规律。清朝到了后期各种矛盾不断积累,走向灭亡是必然的。
封建王朝到了清朝已是后期了,疲态已现。虽有康乾盛世,却也只是回光返照罢了。此时的时代主潮流是资本主义,所以封建社会被取代是必然的历史事件。
政治:清政-府的黑暗腐朽。皇权又特别集中,几乎为所欲为,其代表人物就是慈禧,她甚至为过生日,使得新军军费变成她的礼金。海军军费变成了颐和园,这也酿成甲午海战的时候,北洋舰队已经多年没有更新军舰了。根本原因:清朝无法跳出中国历代王朝初创——兴盛——衰落——灭亡的历史规律。清朝到了后期各种矛盾不断积累,走向灭亡是必然的。
封建王朝到了清朝已是后期了,疲态已现。虽有康乾盛世,却也只是回光返照罢了。此时的时代主潮流是资本主义,所以封建社会被取代是必然的历史事件。
政治:清政-府的黑暗腐朽。皇权又特别集中,几乎为所欲为,其代表人物就是慈禧,她甚至为过生日,使得新军军费变成她的礼金。海军军费变成了颐和园,这也酿成甲午海战的时候,北洋舰队已经多年没有更新军舰了。根本原因:清朝无法跳出中国历代王朝初创——兴盛——衰落——灭亡的历史规律。清朝到了后期各种矛盾不断积累,走向灭亡是必然的。
封建王朝到了清朝已是后期了,疲态已现。虽有康乾盛世,却也只是回光返照罢了。此时的时代主潮流是资本主义,所以封建社会被取代是必然的历史事件。
政治:清政-府的黑暗腐朽。皇权又特别集中,几乎为所欲为,其代表人物就是慈禧,她甚至为过生日,使得新军军费变成她的礼金。海军军费变成了颐和园,这也酿成甲午海战的时候,北洋舰队已经多年没有更新军舰了。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清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大清朝由刚入关的强盛,到后来闭关锁国的衰弱,国力越来越弱,西方列强的欺凌及割地赔款,国内农民起义又比起彼伏,大清灭亡已成历史大势,是无人能够扭转的。
1840年来,清政府两次鸦片战争战败,中法战争不败而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惨败,被迫开放门户,西方先进的思想、制度和技术开始影响国人,内部历经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还有几次天灾,统治集团对外的软弱妥协也招致国人不满,统治根基严重动摇。
清政府在内部进步官员的争取下,打出预备立宪的旗号,宣称要在20年内实现君主立宪,但是阻力重重,最终只搞出一个大部分成员为皇族的“皇族内阁”。后来为了保护对铁路的自主权,在四川又发生了浩大的保路运动。清政府不得人心。
最终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随后各省相继爆发革命,宣布独立,巨大呼声下清政府被迫启用袁世凯去镇压革命军,实际上朝廷大权完全由袁世凯把握,整个清政府名存实亡。革命党方面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由于实力不足,不得不向袁世凯妥协。
南北谈判中,南京方面提出若袁世凯使清帝退位,可以保举他为大总统。于是袁世凯经过劝说(没有传说中逼宫那么夸张…),使溥仪(当时是孩子,太后以他的口吻)下诏退位。
清朝是从1936年开始,毁于1912年。
拓展资料: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1644年大顺攻占明朝国都北京,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一片石之战后,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趁势入关,同年顺治帝迁都北京,从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统治者。政治上推行首崇满洲、圈地投充、文字狱等,军事上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20年间逐步掌控全国。
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封建专制推向了最高峰。中后期由于政治僵化、文化专制、闭关锁国、思想禁锢、科技停滞等因素逐步落后于西方。 鸦片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也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开启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
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得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朝后期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北洋军阀袁世凯逼清末帝溥仪逊位,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清帝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清朝灭亡后复辟势力一直存在,例如张勋复辟和伪满洲国,二战末期苏联红军出兵东北,伪满洲国彻底灭亡。
辛亥革命的爆发。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北洋军阀袁世凯逼清末帝溥仪逊位,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清帝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帝 ,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拓展资料:
鸦片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也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开启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得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朝后期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由满族贵族建立。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推翻明朝统治,明崇祯帝自杀。清军乘机入关打败农民军,同年,多尔衮迎顺治帝入关,定都北京。清廷先后镇压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和南明抗清武装,逐步统一全国。
清初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内地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至十八世纪中叶,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史称「康雍乾盛世」。于是中央集权专制体制更加严密,国力强大,秩序稳定,清代人口至十八世纪后期,已达到三亿左右。康熙年间,统一了台湾,并与俄国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乾隆中叶,平定准噶尔、回部,统一了新疆。这不仅一举解决了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旷日持久的冲突,而具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发展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和交通,巩固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力和凝聚力。清朝版图最大时达1200多万平方公里,疆域西起巴尔喀什湖和葱岭,东北至鄂霍次克海和库页岛,东至海,包括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南起南海诸岛,西南到广西、云南、西藏,包括达拉克,北至漠北和外兴安岭。在文化上,康乾时期编纂了几部集大成之作,像《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等,对清理和总结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作出了重大贡献。
清朝尽管取得了这些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它的发展并未逾越中国传统封建专制主义体制的轨道。经济上,仍然以农立国;文化思想上,提倡封建纲常礼教,屡兴文字狱;对外关系上长期闭关自守,盲目自大。因此,与同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形势相比,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所取得的这些成就则相形见绌,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先进潮流,并且正在拉开越来越大的距离。
清中叶以后,由于承平日久,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暴露,反清斗争接连不断,其中历时九载的白莲教起义结束了清朝的全盛时期。1840年的鸦片战争和此后帝国主义的入侵,使清廷与侵略者分别缔结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损害,满族失去了早期那种积极进取、富有朝气的精神,政治腐败,思想僵化,懦弱自卑,步履蹒跚地进入了它的衰落时期。人民负担更为沉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由此而爆发了一系列反帝反封建运动,如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等。为挽救自身命运,统治阶级内部亦进行了一些改革活动,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试图通过自上而下的变革,使中国走上富强独立的道路,但皆以失败而告终。无数的仁人志士为拯救民族危亡而浴血奋战,前仆后继。爱国主义的浪潮,在中国近代史上汹涌澎湃,空前高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被推翻,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篇章。清代自入关后,共历十帝,二百六十八年。
清朝灭亡的真实原因!末代皇帝溥仪说出了真凶,慈禧只是其中一个
清朝灭亡于内忧外患,外部有多年以来的帝国主义的侵略,内部有太平天国运动和洪秀全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最终清朝内外交困下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