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磨溪镇的道路出现了裂缝。图片来源:网友提供。
一般来说,地震造成的破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振动破坏和断层错动破坏。振动造成的伤害相对较小,而断层错动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
地震学家徐锡伟指出,6.5级以上的地震一般会引起地表破裂和地表位错,既有垂直的,也有水平的,而且在位错过程中非常厉害。“发震断层可以将十几公里深的岩石错动到地表,地表的房屋对于断层的错动来说就像撕一张纸一样容易。”
地震发生时,可能会通过提高房屋的抗震设防标准来应对振动破坏,但几乎没有办法阻止错位破坏。像1999年中国台湾省的“921大地震”和2008年汶川的“512大地震”,建筑物受到震动和错位的“袭击”,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因此,“主动避错”近年来也备受关注——
简单来说,就是先确定活动断层的确切位置,让房屋等建筑物与断层保持一定的距离,比如15米以外,这样就可以保护建筑物不发生错位和破坏。接下来,只需要根据震动破坏的影响,把房子建牢就可以了。
这样,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就会大大减少。
银川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在银川发现并确定隐藏的活断层后,当地政府在其两侧开辟了200米宽的断层回避区,规定回避区内不得新建、改建原有地面建筑。如今,它已成为多功能绿化带,“防患于未然”。
目前,这种探测技术可以精确到米级定位活动断层。“在许多大城市的人口密集区,我们要探测活动断层并标出确切位置,避免在活动断层两侧建房,因为这个位置往往是地震破坏最严重的地方。”前述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地震学家直言,相关标准实际上已经趋于完善,中国地震局也一直在做这项工作。
据其介绍,特别是汶川地震以来,城市活断层探测已经快速覆盖,但距离上升到国家标准,甚至覆盖更多的乡镇,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国家商业日报
2、知识科普-防震减灾安全知识防震知识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地震,又称地运动和地面振动,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海底或沿海地区的强烈地震会引起巨浪,这被称为海啸。中国大陆的强震会引发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所以防震意识必不可少,“防震减灾”是每个人都需要知道的科普知识。今天给大家介绍防震减灾的安全知识。
防震减灾,地震时间
地震时在家人员的个人防护方法:
当你感觉到地面或建筑物在摇晃时,记住最大的伤害来自落下的碎片。这时候你要巧妙的移动避开。
在房间里
在房子里,迅速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比如躲在书桌、工作台或床底下。地震时,你可以头上顶着被子、枕头或头盔逃到户外。来不及的时候,最好留在室内减震。注意远离窗户。当你下来时,把头靠在墙上,把枕头放在你水平的手臂上,闭上眼睛和嘴巴,在地震后平静地离开。
在户外时。
地震时在室外的人一定不要在地动的时候进屋去救自己的亲人。他们只能在地震后被及时救出。
在公共场所
地震时,当你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应选择坚固的柜台、物品或柱子,并在内侧角落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住头部,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窗,避开高大不稳的架子,放置重物和易碎物品;避免高大或悬挂的物体,如广告牌和吊灯。
地震后的防震减灾
大地震发生后,在没有任何外来者的帮助之前,自救就是与死神赛跑。地震造成的人身伤害,大部分是房屋倒塌造成的。一旦掩埋,有必要:
01
在压力下被埋没后
在房子里,迅速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比如躲在书桌、工作台或床底下。地震时,你可以头上顶着被子、枕头或头盔逃到户外。来不及的时候,最好留在室内减震。注意远离窗户。当你下来时,把头靠在墙上,把枕头放在你水平的手臂上,闭上眼睛和嘴巴,在地震后平静地离开。
02
当你无法逃脱时
在无法脱离危险时,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尽量与外面的救援人员取得联系。不要精神崩溃,要有勇气和毅力。
地震后的防震减灾
地震有前兆。地震前,特别是强震前,大都市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这些与地震发生密切相关的异常称为地震前兆。
在大地震发生过程中,每次大地震前都有一些异常现象,特别是丰富的宏观前兆现象。比如井浑浊、冒泡、开花、发热、变色、变味、陡升陡降;泉水突然干涸或涌出;动物习性的异常反应;地声、地光、火球;植物等的不正常开花和结果。
防震提示
每经记者:杨逸飞钟丹奎每经编辑:刘艳梅
图片来源:新华社
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截至6日14时,地震已造成66人死亡(其中甘孜州38人,雅安市28人),15人失联,253人受伤(其中危重5人,重伤70人)。
地震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如何防震减灾的讨论也随之开启。
一方面,“地震云”和“干旱地震论”在网上被频繁提及。这些预测方法有科学依据吗?能否期待更科学的地震预测方法实现预警,提前避免各种损失?
另一方面,也有人提出:按照目前的测绘水平,全国地震带的布局,城市建设和居民生活是否有可能尽量避开地震多发区,把地震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对此,我们咨询了相关地震学家,试图解开这些迷思。
在回答以上问题之前,首先要了解的是,哪些地方更容易发生地震?
总的来说,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称,据统计,从1973年到2017年,中国地震烈度为6度以上的大陆地震数量居世界首位,共发生243次,其次是巴布亚新几内亚167次,印度尼西亚138次,而我们通常认为容易发生地震的日本仅排在第10位(第49位)。
据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高建国介绍,早在中国第一个五年科技计划中,就将地震活动研究和抗震设防列入其中,然后在研究和整理中国大陆及其邻近地区地质构造和震害史料的基础上,于1957年完成了一幅以最大影响烈度为指标的全国地震区划图。
由于各地地震风险程度不同,工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也不同。地震区划图是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地震风险和设防要求的地图。这是强制性国家标准,也是一般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基本依据和最低要求。
截至目前,我国地震区划图已更新多次,现行的第五代地震区划图自2016年开始实施。区划图的确定与地震烈度有关。
第五代地震区划图图片来源:海南省地震局
地震烈度是指地震对地表和工程建筑物的影响程度或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结合基本地震动、频繁地震动、罕遇地震动和极罕遇地震动下的地震烈度,区划图确定了不同区域抗震设防应处理的地震烈度。
数据显示,全国58%的地区为7度及以上,8度及以上地区占18%。与2001年实施的“第四代地图”相比,约12.5%的县级以上城镇变化较大,4.6%的城市从7度或7.5度提高到8度,1%的城市从8度提高到8.5度。
根据2008年发布的国家标准《中国地震烈度表》,地震烈度为7度的地震发生时,大部分人会逃到室外,少数房屋会被破坏。到了8度,大部分人会发抖,行走困难。在最严重的情况下,大多数房屋将受到严重或中度损坏。在这次泸定地震中,最高地震烈度达到了9度。
图片来源:中国地震局
分省份来看,8度以上设防区的分布与我国5个地区23个地震带的分布大致吻合。从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中西部至云南贯穿中国大陆的“南北地震带”西侧,8度以上地区相对更密集。
根据上述区划图,此次地震受灾严重的磨溪镇,设防水准为8度。
目前另一个热门话题是,动物的异常行为和“地震云”是地震的前兆吗?
9月6日,救援人员正在抢修泸定县城至磨溪镇的道路。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一些地方,动物在大地震前确实会有反应."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资深地震学家告诉程大爷,比如根据观测记录,1966年邢台地震、1975年海城地震、1976年唐山地震都有动物的一些异常行为。这种现象在业内被称为“宏观异常”,包括井水冒泡、井水水位上涨,都属于这种现象。
不过,这位专家也特别表示,有“宏观异常”时,地震不会发生。"有些宏观异常可能与地震有关,但有些可能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
那么,有什么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准确的地震预测呢?
他透露,中国地震局有几十种监测手段,包括监测地磁、地电、电磁波、地下流体等地球物理现象。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办法和地震直接联系起来,这是地震预测的最大难点。
地震预测可分为临震预测、短期临震预测和中长期地震预测,其中中长期地震预测相对可行,临震预测和短期临震预测难度特别大。
高建国给出的一组数据显示,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我国共预测了800多次地震,其中200多次实现了有效减灾。
他指出,从目前预报的精度来看,一般位置可以达到1度的范围(即110公里乘以110公里),时间波动范围大约为3到5天,可以大致预测一些高震级地震。
"地震预测是全球科技领域尚未解决的难题."尽管如此,在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刚看来,未来应该实现的愿景是能够像看天气预报一样,预测未来几个小时、几天内地震的风险区域,或者可能发生大地震的地方。
“12年前,我们提出了基于地下云图的地震预测,进行了很多科学的理论方法和仪器的研发,甚至在四川和云南安装了600多个地下云图传感器,未来希望安装2000个地下云图传感器。”王刚认为,虽然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但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地震预测将会取得重要进展。
再者,如果地震预测不可靠,如何提前采取行动,将地震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
关于[地震的常识和 notes],知识普及——防震减灾安全知识,今天就分享给大家。如果对你有帮助,别忘了关注这个网站。
内容导航:1。地震的常识和注意事项,知识普及-防震减灾安全知识2。知识普及-防震减灾安全知识1。地震的常识和注意事项,知识普及-防震减灾安全知识1。分享完牛皮的内容,记住关键词:总结地震中的注意事项,地震时有哪些注意事项?(比如)一些关于地震的知识,地震有哪些注意事项,地震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