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地理 小高考知识点的问题,以及和江苏省小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1.2018年江苏地理小高考必背知识是什么
考点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1)天体系统的含义: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2)天体系统由高到低的层次:(3)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太阳系成员: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中心天体是太阳。
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考点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普通性体现在:①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的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②八大行星根据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分为三类: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2)特殊性体现在:地球存在生命物质条件原因外部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内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稳定的光照条件太阳辐射比较稳定;自身适宜的温度条件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公转周期适中;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质量、体积适中;有液态水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形成水汽逸出,适宜的温度使水多以液态存在考点3: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大气、水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3)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直接和间接的能源。
(石油、天然气)考点4: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层由内至外可以分为光球、色球、日冕层。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和色球,其活动的平均周期为11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①影响无线电短波信号,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
②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两极地区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
④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相关性。
2.2018年江苏地理小高考必背知识是什么
考点
1
: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
1
)天体系统的含义: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
2
)天体系统由高到低的层次:
(
3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太阳系成员: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中心天体是太阳。
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考点
2
: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普通性体现在:
①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的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②八大行星根据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分为三类: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
2
)特殊性体现在:地球存在生命物质
条件
原因
外
部
安全的宇宙环境
太阳系内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稳定的光照条件
太阳辐射比较稳定;
自
身
适宜的温度条件
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公转周期适中;
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质量、体积适中;
有液态水
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形成水汽逸出,适宜的温度使水多以液态存在
考点
3
: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
1
)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
2
)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大气、水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
3
)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直接和间接的能源。(石油、天然气)
考点
4
: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
1
)太阳大气层由内至外可以分为光球、色球、日冕层。
(
2
)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和色球,其活动的平均周期为
11
年。
(
3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①影响无线电短波信号,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②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两极地区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④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相关性。
3.急:求江苏省2010小高考
一、更应侧重主干知识结合高考来看,近几年的文综试卷中地理部分立足于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基本技能,突出了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
几乎每年都会把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气候、洋流、农业生产的条件、城市化、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我国不同地点降水量及其季节变化的原因,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等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体系作为主要考查内容,这些都是大纲要求考生掌握的重点知识,没有一道超纲题。从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试卷和2009年各地区文综试卷中的地理试题来看,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包括:时间的计算;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特别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锋面、气旋与反气旋;气候的形成因子、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判别;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影响、内外力作用与地壳的变动,地壳物质的循环,河流的补给与水文特征;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镇的规划与布局、城市化及其问题;人口迁移;文化扩散;旅游资源的评价;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等。
对这些主干知识的复习,考生要准确地理解其内涵和外延。搞清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适用范围和条件;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个知识点。
还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系列整理,理清知识间的横向关系和纵向联系,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形成知识网络图。二、抓住图表事半功倍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其突出特点是将“空间概念”或“可量化”的地理事情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
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大量运用多种地图、图表、照片、图片来表达空间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由于便于考查考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维分析能力,在近年的高考文科综合试卷中,往往把地图和图表作为表达和联系地理、历史和政治这三科知识的信息载体,所以地图和图表往往是学科内或者跨学科间综合题的切入口。
针对高考重视图表考查的特点,地理第一轮复习中,考生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阅读、分析地图和地理图表的能力训练。可有计划地每天用教材中的地图和相应的地图册复习、练习,运用图图互变、文图互变、图表互变转换思维角度,推导地理规律和原理。
建议考生将对图表的复习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等值线图,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面)、等盐度线、等降水量、等震线、等潜水位线等。这类图有许多共同点,所包括的信息也丰富,是地理试题考查的重点;譬如等值线图就在历次高考中多次出现。
考生不妨从怎样绘制等值线着手,搞清图形的来龙去脉,分清图中等值线的分布规律,通过分析掌握图形所要表示的地理事物的特征,再联系所学过的地理知识进行阐述解题。(二)是统计图表。
它往往反映某些要素的数值特征和相互关系,要学会统计图表的分析方法,特别注意不同要素之间的联系。(三)是区域地图。
地理学科内综合题往往以区域图为载体,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如果考生不能正确判断区域位置,就无法答题。通过本轮复习,考生应能做到熟练解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上填绘主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和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只有通过各种读图、填图、绘图、分析示意图等题型训练,才能提高应变能力和地理综合思维能力。三、重视解法授之以渔在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的习题训练中,考生要格外注意解题技巧的培养,注意养成使用规范地理术语、正确书写、仔细审题等良好学习习惯,注重方法,突出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其次,考生要学会建立试题与教材的联系。在读书时,要思考所读内容可能如何出题(即从书中读出试题来,将教材试题化);在做题时要知道该题是考查教材中什么地方的什么知识(即在教材中找答案,将试题教材化)。
四、关注热点拓宽视野“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特征之一就是题目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很多题目是以热点、焦点问题作为命题的背景材料或切入点来创设问题情境的。对热点问题的关注不妨从现在就开始。
目前地理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热点、焦点问题主要有:人口的过度增长与人口迁移、城市化、水土流失、沙漠化、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大气与水污染、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生态灾难、西部大开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地区冲突(如中东)、台湾***问题、中印边界问题、伊朗朝鲜核问题,等等。对这些是世界和我国已经、正在或即将发生的重大事件,考生应有一个基本的、正确的认识,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阐释和评价当今热点、焦点、重大社会问题及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在复习中应把重点、热点、焦点问题当做专题式“问题化”处理,弄清这些问题发生的地点及背景,注意这些热点问题与课本主干知识的密切结合,把握其因果缘由及其影响,使热点问题重点化。凡与热点有关的问题,即使本来不是学科的重点知识也要掌握。
4.江苏地区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绕转中心太阳地轴
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平均1º/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慢各地相等,每小时15º(两极除外)
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º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º26'S向南北降低
23º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
随季节的变化 23º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越大
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º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º26'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º,时间相差1小时,每1º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º-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5.江苏省人教版的高一地理必修一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绕转中心太阳地轴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角速度平均1º/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º(两极除外)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是23º26'(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①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冬至日:由23º26'S向南北降低 23º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随季节的变化 23º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越大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四: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º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º26'(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º,时间相差1小时,每1º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º-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第二单元大气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高度温度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层大气 2000-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平流层 50-55千米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二:大气热力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
6.求江苏初中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初中地理知识复习提纲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2、纬线与纬度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都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长和纬线,长约4万千米.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3、经线和经度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本初子午线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0的夹角.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6、五带的划分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7、地图三要素比例尺、图例与注记.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8、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9、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0、世界海陆的分布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欧洲、北美洲.大部分人们习习惯把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 11、陆地地形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由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条是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脉组成.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常用“一望无际”来形容平原的坦荡.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欧洲和非洲的地形比较简单,分别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亚洲的地形则比较复杂,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 12、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气和气候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14、气温的变化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做该地的气温年较差. 15、世界气温的分布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气温还受地势高低的影响.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16、世界降水量的分布一般规律: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17、降水的季节变化全年多雨区:在赤道附近地带各月降水都很多,如新加坡;全年少雨区:在内陆地区、两极地区各月降水都很少,。
自然地理方面:
(1)气候(这个要注意下,因为很多题目里面会用得到,虽然不是明着考,但与之息息相关,比如农业那边,也不用记得太详细,只要记得大体的就行,这里面包括很多,大致的地形,气候,风向带等等这类的)
(2)地形(大体的地形要记得,其各自的特征也要熟记,因为这个很常考)西北的荒漠化,青藏高原的地形对西北风的影响,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形等等,这些的出题频率都很高
(3)农业(这个结合上面的两点来看,对于大致的每个地方的物产要记得些,因为会在综合的大题里面考,比如南方的水稻,北方的小麦(南方是冬小麦,北方是春小麦)其生长条件是什么,这里就要考虑到土壤、地形、气候、水源这类的了)
人文地理:
这块嘛,主要是要记得书上的那些例子,比如山西的煤矿、四川的水电,不仅要记得这些例子,还要搞清楚这些物产为什么会在那里,也就是产生这些物产的条件,比如说水电,南方的水力发电,最主要的两个条件就是要有大量的水资源,在一个就是要有地形上的条件——地势落差大。搞清楚的这些,就能举一反三,试卷上的题目不可能跟书上一样的,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试卷上不管是说的哪里,只要是符合条件了,书上的那些就能往上套。比如,工业污染造成的酸雨,只要是产生的酸性气体,也就是排放废气,不管在哪里都会产生酸雨。
其实中国地理考来考去也就那么点,最主要的还是要在做题中总结经验,我两年前高考的时候,整个高三基本没再翻过地理书,试卷也做的很少,(我高三毕业之后,才敢跟我的地理老师讲这件事。因为我的地理考了A+,我是学历史的,也是这种情况)
一个原因是我的语数外不好,而江苏高考就看语数外,另一个就是有些题目,再怎么改说法,答案还是那个,没什么用处,所以如果是高中地理要参加高考的话,最好在高二开始一轮复习的时候就要注意总结,免得高三的时候分心。如果是参加小高考的话,那么就记住老师给你们复习时候讲的就行了。
以上是我个人经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江苏省小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江苏省小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1.2018年江苏地理小高考必背知识是什么
考点
1
: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
1
)天体系统的含义: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
2
)天体系统由高到低的层次:
(
3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太阳系成员: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中心天体是太阳。
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考点
2
: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普通性体现在:
①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的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②八大行星根据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分为三类: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
2
)特殊性体现在:地球存在生命物质
条件
原因
外
部
安全的宇宙环境
太阳系内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稳定的光照条件
太阳辐射比较稳定;
自
身
适宜的温度条件
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公转周期适中;
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质量、体积适中;
有液态水
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形成水汽逸出,适宜的温度使水多以液态存在
考点
3
: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
1
)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
2
)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大气、水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
3
)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直接和间接的能源。(石油、天然气)
考点
4
: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
1
)太阳大气层由内至外可以分为光球、色球、日冕层。
(
2
)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和色球,其活动的平均周期为
11
年。
(
3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①影响无线电短波信号,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②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两极地区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④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相关性。
2.急:求江苏省2010小高考
一、更应侧重主干知识结合高考来看,近几年的文综试卷中地理部分立足于考查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规律、基本技能,突出了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
几乎每年都会把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气候、洋流、农业生产的条件、城市化、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我国不同地点降水量及其季节变化的原因,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等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体系作为主要考查内容,这些都是大纲要求考生掌握的重点知识,没有一道超纲题。从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试卷和2009年各地区文综试卷中的地理试题来看,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包括:时间的计算;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特别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锋面、气旋与反气旋;气候的形成因子、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判别;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影响、内外力作用与地壳的变动,地壳物质的循环,河流的补给与水文特征;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镇的规划与布局、城市化及其问题;人口迁移;文化扩散;旅游资源的评价;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等。
对这些主干知识的复习,考生要准确地理解其内涵和外延。搞清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适用范围和条件;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个知识点。
还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系列整理,理清知识间的横向关系和纵向联系,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形成知识网络图。二、抓住图表事半功倍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其突出特点是将“空间概念”或“可量化”的地理事情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
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大量运用多种地图、图表、照片、图片来表达空间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由于便于考查考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维分析能力,在近年的高考文科综合试卷中,往往把地图和图表作为表达和联系地理、历史和政治这三科知识的信息载体,所以地图和图表往往是学科内或者跨学科间综合题的切入口。
针对高考重视图表考查的特点,地理第一轮复习中,考生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阅读、分析地图和地理图表的能力训练。可有计划地每天用教材中的地图和相应的地图册复习、练习,运用图图互变、文图互变、图表互变转换思维角度,推导地理规律和原理。
建议考生将对图表的复习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等值线图,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面)、等盐度线、等降水量、等震线、等潜水位线等。这类图有许多共同点,所包括的信息也丰富,是地理试题考查的重点;譬如等值线图就在历次高考中多次出现。
考生不妨从怎样绘制等值线着手,搞清图形的来龙去脉,分清图中等值线的分布规律,通过分析掌握图形所要表示的地理事物的特征,再联系所学过的地理知识进行阐述解题。(二)是统计图表。
它往往反映某些要素的数值特征和相互关系,要学会统计图表的分析方法,特别注意不同要素之间的联系。(三)是区域地图。
地理学科内综合题往往以区域图为载体,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如果考生不能正确判断区域位置,就无法答题。通过本轮复习,考生应能做到熟练解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上填绘主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和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只有通过各种读图、填图、绘图、分析示意图等题型训练,才能提高应变能力和地理综合思维能力。三、重视解法授之以渔在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的习题训练中,考生要格外注意解题技巧的培养,注意养成使用规范地理术语、正确书写、仔细审题等良好学习习惯,注重方法,突出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其次,考生要学会建立试题与教材的联系。在读书时,要思考所读内容可能如何出题(即从书中读出试题来,将教材试题化);在做题时要知道该题是考查教材中什么地方的什么知识(即在教材中找答案,将试题教材化)。
四、关注热点拓宽视野“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特征之一就是题目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很多题目是以热点、焦点问题作为命题的背景材料或切入点来创设问题情境的。对热点问题的关注不妨从现在就开始。
目前地理与现实生活有关的热点、焦点问题主要有:人口的过度增长与人口迁移、城市化、水土流失、沙漠化、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大气与水污染、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生态灾难、西部大开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地区冲突(如中东)、台湾***问题、中印边界问题、伊朗朝鲜核问题,等等。对这些是世界和我国已经、正在或即将发生的重大事件,考生应有一个基本的、正确的认识,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阐释和评价当今热点、焦点、重大社会问题及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在复习中应把重点、热点、焦点问题当做专题式“问题化”处理,弄清这些问题发生的地点及背景,注意这些热点问题与课本主干知识的密切结合,把握其因果缘由及其影响,使热点问题重点化。凡与热点有关的问题,即使本来不是学科的重点知识也要掌握。
3.2018年江苏“小高考”地理科目命题思路是什么
018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科目的命题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遵循地理学科特点,力求反映学生学习高中必修课程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学业水平测试的功能价值,力求突出科学性、基础性、时代性、公平性和创新性。
坚持命题的科学性和稳定性命题坚持科学性和稳定性原则,试题在材料来源、设问、选项及参考答案设置等方面都力求做到科学、准确、无歧义。试卷在题型、结构、难度等方面都保持稳定。
试卷充分考虑考点的覆盖度,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据统计,本次测试中试题覆盖到全部一级考点,二级考点覆盖率也达到了90%以上,整卷无偏题、怪题,不仅较好地发挥了测试评价的功能,也对中学地理教学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关注社会生活,体现时代性特征命题关注社会生活,采用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素材创设问题情境,体现出较强的时代性和生活性。
试题情境涉及“我国首颗教育共享卫星‘少年星一号’”“北极海冰范围变化”“新能源汽车”“农产品溯源系统”“特色小镇”“黄土高原生态改善”“粤港澳大湾区”等社会热点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体现出地理学科解释地理现象、解决现实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坚持能力立意,注重学科思维品质的考查命题秉持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充分重视对学生地理能力的考查。
在地理思维方面注重对地理现象、地理过程的分析与解释以及地理发生机制的分析与探究等能力的考查,例如英国天气变化过程分析,世界年平均降水变率的特征及成因分析,黄河不同河段径流量及干流输沙量的变化及原因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新的优势区位条件分析等。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发现、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例如,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区位因素、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结构优化的方向、特色小镇的发展方向及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等。强化地图技能的运用,体现地理学科特点用地理图像语言进行地理信息表达,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点。
本次命题充分体现这个特色,试题强调用地理图像表达地理信息,注重考查学生从地理图像中提取信息、加工分析信息的地图运用能力。试卷***有20幅图像、2幅表格,图表形式多样,涉及景观图、区域图、模式图、关系图、过程图、统计图等。
一些图像,例如图14“农业溯源系统示意图”、图19“黄河流域示意图”等还进行了创造性的加工,使得图像内涵更加丰富。。
4.高中地理知识点大全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第一单元地图专题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第二单元地球运动专题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9、太阳辐射的影响: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周期: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意义:①昼夜更替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③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11、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12、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13、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途中时间 14、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区时差=时区差 15、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16、日期分割: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17、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 18、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自然因素(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②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於纬度和地势③地形平坦开阔);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①太原:技术力量强;②酒泉:大陆性气候,晴天多;③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④海南文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 19、公转速度: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意义: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③四季的更替④五带的形成 20、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①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②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③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 21、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①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③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④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⑤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房间距越大. 22、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①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昼长夜短.②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
5.针对江苏小高考,我该如何复习
以下是个人心得,我选修物化,我拿了3A1B,希望可以给你帮助。
首先,跟着老师走吧。学校为你准备的复习任务一定要做好。
其次,跟着考纲走。不要追求题目的难,小高考不会难到哪里。复习的时候根据考纲,复习自己薄弱的地方。考纲我记不清了,大概这个时候已经出来了,或者就是下学期一开学就会发到手里的。
不要怕背,对于历史政治。小高考而言只能靠背,没有办法。但是也要注意一定的理解。地理的话,注意联系起来记忆。化学,这个说实话对于小高考我没什么心得。因为我没考这门,但从我平时的经验来看。
历史、政治、地理客观题一定要做好。化学基础很重要,基础好了,做题时你就能将问题和知识点联系起来。
还有,心态很重要。一般来说,历史政治的试卷容易偏难。但我们老师说,历史的难度一般跟着物理走,小高考的时候第一天上午第一门是物理,第二天上午第一门是历史。你可以在物理考完以后去向同学问问情况,以及时调整自己心态。另外,既然你是想考4A的人,那么应该你是比较有实力的。记住,小高考并不难,放松心态去考。关键在基础,最后几天,回归书本复习基础。
历史、政治、地理客观题一定要做好。
6.江苏小高考复习策略
先说句废话:小高考真的不重要我们最后高考过400的都是三A所以不用太紧张
历史死背背的滚瓜烂熟当你感觉各种意义影响都被得差不多了就要把历史事件串起来不仅是单纯地串中国史或西方史也要把中西方同一时间的事件结合起来一起背其实最后考的大多数不是你背的历史意义而是考你对历史事件先后及时间的准确记忆
政治很难是这四门中最难的首先把讲义背好吧要滚瓜烂熟要形成条件反射绝对不能有一丝打结的程度还要把学过什么考点背下来考试时候一个一个往题目上套看看那一个适合题目
生物地理没什么花样比较死板冠个理科的名字却不干理科的事稍加记忆即可注意不要钻牛角尖即使你感觉书上的不太对或者你不理解也要绝对服从只要你写的是对的就行了管你理不理解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