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知识20字 关于海洋的越短越好的小知识有哪些

关于海洋小知识20字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关于海洋的越短越好的小知识有哪些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关于海洋的越短越好的小知识有哪些

关于海洋的越短越好的小知识有:

1、地球表面被各大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海洋,海洋的中心部分称作洋,边缘部分称作海,彼此沟通组成统一的水体。

2、地球上海洋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平均水深约3795米。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而可用于人类饮用只占2%。

3、海洋蓝色原因: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可见光所组成。这七种光线波长各不相同,而不同深度的海水会吸收不同波长的光束。

4、海洋里的矿物质:稀锰结核、石油、海底热液矿藏、镍、铜、钴、盐。

5、海洋中的食物链最底层是浮游植物和微生物,它们的数量一旦发生变动,将会产生“蝴蝶效应”,从而影响到整个海洋的生态系统。

海洋小知识20字海海豚

1.海洋小知识20字

海洋小知识20字 1.急需十条关于海洋的小知识

1.人们常喜欢用蓝色来形容海洋。其实海水的颜色,从深蓝到碧绿,从微黄到棕红,甚至还有白色的,黑色的,并非只是蓝色。

海水和普通水一样,都是无色透明的,海洋色彩是由海水的光学性质和海水中所含的悬浮物质、海水的深度、云层的特点及其他因素决定的。大家知道,太阳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这七种颜色的光,波长各不相同,从红光到紫光,波长逐渐变短,长波的穿透能力最强,最容易被水分子吸收,短波的穿透能力弱,容易发生反射和散射。海水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反射和散射的程度也不同。光波较长的红光、橙光、黄光,射人海水后,随海洋深度的增加逐渐被吸收了。一般说来,在水深超过100米的海洋里,这三种波长的光大部分能被海水吸收,并且还能提高海水的温度。而波长较短的蓝光和紫光遇到较纯净的海水分子时就会发生强烈的散射和反射,于是人们所见到的海洋就呈现一片蔚蓝色或深蓝色了。近岸的海水因悬浮物质增多,颗粒较大,对绿光吸收较弱,散射较强,所以多呈浅蓝色或绿色。

紫光的波长最短,反射最强烈,为什么海水不呈紫色呢?科学实验证明,原来人的眼睛是有一定偏见的,人的眼睛对紫光的感受能力很弱,所以对海水反射的紫色很不敏感,因此视而不见,相反,人的眼睛对蓝、绿光却比较敏感。

另外,由于太阳时而隐没在云层之中,时而透过云层放出光芒,海洋的颜色也就随之发生变化。海洋的颜色还取决于太阳离地平线的高度。

2.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陆地上有的基本都有

3.原核生物、原生生物、藻类、苔藓、蕨类、少数被子植物、无脊椎动物(除了部分节肢动物)、两栖类的幼体、部分哺乳类

基本就这些

2.急需十条关于海洋的小知识

1.人们常喜欢用蓝色来形容海洋。

其实海水的颜色,从深蓝到碧绿,从微黄到棕红,甚至还有白色的,黑色的,并非只是蓝色。海水和普通水一样,都是无色透明的,海洋色彩是由海水的光学性质和海水中所含的悬浮物质、海水的深度、云层的特点及其他因素决定的。

大家知道,太阳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这七种颜色的光,波长各不相同,从红光到紫光,波长逐渐变短,长波的穿透能力最强,最容易被水分子吸收,短波的穿透能力弱,容易发生反射和散射。海水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反射和散射的程度也不同。

光波较长的红光、橙光、黄光,射人海水后,随海洋深度的增加逐渐被吸收了。一般说来,在水深超过100米的海洋里,这三种波长的光大部分能被海水吸收,并且还能提高海水的温度。

而波长较短的蓝光和紫光遇到较纯净的海水分子时就会发生强烈的散射和反射,于是人们所见到的海洋就呈现一片蔚蓝色或深蓝色了。近岸的海水因悬浮物质增多,颗粒较大,对绿光吸收较弱,散射较强,所以多呈浅蓝色或绿色。

紫光的波长最短,反射最强烈,为什么海水不呈紫色呢?科学实验证明,原来人的眼睛是有一定偏见的,人的眼睛对紫光的感受能力很弱,所以对海水反射的紫色很不敏感,因此视而不见,相反,人的眼睛对蓝、绿光却比较敏感。另外,由于太阳时而隐没在云层之中,时而透过云层放出光芒,海洋的颜色也就随之发生变化。

海洋的颜色还取决于太阳离地平线的高度。2.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陆地上有的基本都有3.原核生物、原生生物、藻类、苔藓、蕨类、少数被子植物、无脊椎动物(除了部分节肢动物)、两栖类的幼体、部分哺乳类基本就这些。

3.有关海洋的资料20字作文

在我心中,无边无际的风景是最美的,是最令人震撼的。世间可称的上是无边无际的东西不多,大海便是我最渴望看到的美景。

乘坐公共汽车,呼吸远处吹来的阵阵海风,带着心中无比的遐想,我终于第一次见到了大海,只见比天空更深沉的蓝有如一张遮天盖地的布展现在了我的眼前,随着与大海的接近,那张布也越来越平缓,亲切地接纳着我们的到来。

“到了,下车吧!”司机叔叔话音刚落,我便迫不及待地奔向了大海,那海风吹得更清爽了,一阵阵的,吹得你心旷神怡,夏日的炎热一扫而光,真是舒服!金灿灿的沙滩窄窄的围着大海,却又一望无边,与大海相映成趣,真不愧是千里沙滩,万里海波。既雄伟又壮观,给人说不出的一种感慨。手摸摸金色的沙子,一股暖流融入我的心中,真是舒服极了。走进大海,一阵阵海浪轻轻打上沙滩,抚过的沙子平得真让人不忍心踏下去。这儿的空气也透着一股咸味,吸进去凉凉的,更是快活。看这海天一色的美景下,不少花花绿绿的小点以及欢快的呼喊声冲击这人们的视觉与听觉。这欢乐的人们在大海母亲的怀抱中多么自在,多么轻松。

接下来,我们坐了客轮,在呼啸前进的客轮上,清爽的海风让人感到飒爽。大海被尖锐的船头划开,泛起阵阵白波,随后却又补好,真是有趣。放眼眺望,远处硕大的集装箱仿佛小小的火柴盒一般微不足道,海岸边高耸的摩天大厦却也好像挺立的牙签一般。只有大海是那么辽阔,直到海平线与蓝天交融,它那平静的脸上才会显出阵阵笑容。猛然,一艘奔腾的快艇冲过人们的视线,那尖叫声响彻天际,两道白波伸开,仿佛卷起皑皑白雪向我们滚来,只不过没有苏东坡看到的“乱石惊空,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了。

落日依依不舍的坠下海平线,可惜时光无情,只有波波红辉映着蔚蓝青天,叙述我对大海久久的爱恋之情。

4.海洋的小知识有哪些

海和洋的区分

广阔的海洋,从蔚蓝到碧绿,美丽而又壮观。海洋,海洋。人们总是这样说,但好多人却不知道,海和洋不完全是一回事,它们彼此之间是不相同的。那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关系呢?

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体。世界大洋的总面积,约占海洋面积的89%。大洋的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最深处可达1万多米。大洋离陆地遥远,不受陆地的影响。它的水文和盐度的变化不大。每个大洋都有自己独特的洋流和潮汐系统。大洋的水色蔚蓝,透明度很大,水中的杂质很少。世界共有4个,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海临近大陆,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变化。夏季,海水变暖,冬季水温降低;有的海域,海水还要结冰。在大河入海的地方,或多雨的季节,海水会变淡。由于受陆地影响,河流夹带着泥沙入海,近岸海水混浊不清,海水的透明度差。海没有自己独立的潮汐与海流。海可以分为边缘海、内陆海和地中海。边缘海既是海洋的边缘,又是临近大陆前沿;这类海与大洋联系广泛,一般由一群海岛把它与大洋分开。我国的东海、南海就是太平洋的边缘海。内陆海,即位于大陆内部的海,如欧洲的波罗的海等。地中海是几个大陆之间的海,水深一般比内陆海深些。世界主要的海接近50个。太平洋最多,大西洋次之,印度洋和北冰洋差不多。

海洋的形成

海洋是怎样形成的?海水是从哪里来的?

对这个问题目前科学还不能作出最后的答案,这是因为,它们与另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同样未彻底解决的太阳系起源问题相联系着。

现在的研究证明,大约在50亿年前,从太阳星云中分离出一些大大小小的星云团块。它们一边绕太阳旋转,一边自转。在运动过程中,互相碰撞,有些团块彼此结合,由小变大,逐渐成为原始的地球。星云团块碰撞过程中,在引力作用下急剧收缩,加之内部放射性元素蜕变,使原始地球不断受到加热增温;当内部温度达到足够高时,地内的物质包括铁、镍等开始熔解。在重力作用下,重的下沉并趋向地心集中,形成地核;轻者上浮,形成地壳和地幔。在高温下,内部的水分汽化与气体一起冲出来,飞升入空中。但是由于地心的引力,它们不会跑掉,只在地球周围,成为气水合一的圈层。

位于地表的一层地壳,在冷却凝结过程中,不断地受到地球内部剧烈运动的冲击和挤压,因而变得褶皱不平,有时还会被挤破,形成地震与火山爆发,喷出岩浆与热气。开始,这种情况发生频繁,后来渐渐变少,慢慢稳定下来。这种轻重物质分化,产生大动荡、大改组的过程,大概是在45亿年前完成了。

地壳经过冷却定形之后,地球就像个久放而风干了的苹果,表面皱纹密布,凹凸不平。高山、平原、河床、海盆,各种地形一应俱全了。

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天空中水气与大气共存于一体;浓云密布。天昏地暗,随着地壳逐渐冷却,大气的温度也慢慢地降低,水气以尘埃与火山灰为凝结核,变成水滴,越积越多。由于冷却不均,空气对流剧烈,形成雷电狂风,暴雨浊流,雨越下越大,一直下了很久很久。滔滔的洪水,通过千川万壑,汇集成巨大的水体,这就是原始的海洋。

原始的海洋,海水不是咸的,而是带酸性、又是缺氧的。水分不断蒸发,反复地形云致雨,重又落回地面,把陆地和海底岩石中的盐分溶解,不断地汇集于海水中。经过亿万年的积累融合,才变成了大体匀的咸水。同时,由于大气中当时没有氧气,也没有臭氧层,紫外线可以直达地面,靠海水的保护,生物首先在海洋里诞生。大约在38亿年前,即在海洋里产生了有机物,先有低等的单细胞生物。在6亿年前的古生代,有了海藻类,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慢慢积累的结果,形成了臭氧层。此时,生物才开始登上陆地。

总之,经过水量和盐分的逐渐增加,及地质历史上的沧桑巨变,原始海洋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海洋。

5.海洋知识

不知道你要了解哪方面的,帮你找了一些:海洋杀手——赤潮 9月18日和19日,中国海监B-3807飞机在渤海锦州东部海域上空执行巡航监视任务时发现大面积海水水色异常现象,海洋执法监察部门已组织力量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分析。

根据现场调查和海监飞机的跟踪监视以及卫星遥感图像分析,确认此次水色异常现象为赤潮,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并正在向渤海中部发展,速度较快,对海洋生态环境将产生一定影响。水域中一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的水色异常现象成为赤潮,它主要发生在近海海域。

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海洋,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量,造成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富营养化现象,这是引起赤潮的根本原因。由于海洋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赤潮发生的次数也随之逐年增加。

香港海域去年就发生了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赤潮。由于赤潮的频繁出现,使海区的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赤潮生物在生长繁殖的代谢过程和死亡的赤潮生物被微生物分解等过程中,消耗了海水中的氧气,鱼、贝因窒息而死。

另外,赤潮生物的死亡,促使细菌大量繁殖,有些细菌能产生有毒物质,一些赤潮生物体内及其代谢产物也会含有生物毒素,引起鱼、贝中毒病变或死亡。--------------------------------------------------------------------------------潮汐——海洋的呼吸生活在海边的人都知道海水有一种交替往复,永不停息的小涨落运动。

海水这种有节奏的周期性的涨落运动就是“潮汐”,法国文学称之为“大海的呼吸”,科学地讲,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发生的周期性运动。我们把海面周期性的涨落叫潮汐,海水周期性的水平流动称为潮流,潮流与海流不同之处就在于潮流具有严格的周期性。

很早以前,人们就注意到海水的潮来潮往很有规律性;初一,十五涨大潮。通常,地球上绝大部分地方的海水每天出现两次***和两次低潮,这种潮汐称为“半日潮”,有些地方,两次***与两次低潮的潮差很大,涨落时间不等,称为“混合潮”。

有的地方一天只有一次***和一次低潮,***和低潮之大约相隔12小时25分,称为“全日潮”,掌握了潮汐的规律,对海边人民的生活有很大帮助。潮汐的这种规律性与它的日月起因是分不开的。

我国早在《山海经》中就说潮汐与月亮有关,十七世纪后期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即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相互吸引。地球、月球、太阳三者当然也不例外。

潮汐的产生就是由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潮力作用引起的。在这一系统中,由于月球(又称太阴)离地球远较太阳近,故其质量虽小,但它产生的引潮力比太阳大得多,是它的两倍左右。

在地球——月球系统中,地球受到两个力的作用A:一是月球对它的引力,二是地球自转、绕日公转和绕地月系中心转动时产生的惯性离心力,这两个力结合产生合力。这种合力就称为“月球引潮力”,在引潮力的作用下导致海水运动形成潮汐。

合力的两个分力就象四边形的两条边,中间有一个夹角,四边形的对角线就是”引潮力“。可以想像,当地月位置变化时,夹角也变化,对角线合力就变化。

在向着月球的地方,月球的引力大于离必力,引力起主导作用,此时出现***;在背月的地方,离心力大于地球的引力,离心力起主导作用,也形成***。因此在***带之间的广阔海域,由于海水流向***区,水面下降,相对出现低潮。

因为地球对着地球自转一周为24小时50分,这段时间内,某一海区就要经过向着月球和背着月球各一次出现两次***。当然,除了月球引潮力以外,太阳对地球也有引潮力。

虽然较前者小得多,但其力学过程都是一样的。因为天体运动都有周期性和规律性,所以在月球和太阳的共同作用下,这海洋潮汐就很有规律性,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时,太阳,月球和地球三个天体差不多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与太阳的引潮力几乎作用于同一个方向,两者的合力最大,此时海水受到的引潮力最大,因此这会海水涨得最高,落得最低,即大潮。

到了初八(上弦),二十三(下弦),太阳、月球、地球三者位置形成直角,此时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两者合力最小,这时潮涨得不高,落得也不低,出现两次最低的***和最高的低潮。潮汐是海洋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

在我国,有闻名中外的钱塘江暴涨潮和深入内陆六百多公里的长江潮。主要是由于潮流沿着入海河流的河道溯流而上形成的。

当潮流涌来时,潮端陡立,水花四溅,象一道高速推进的直立水墙,形成“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的壮观景象。--------------------------------------------------------------------------------海岸人们往往认为,海洋与陆地交界的地方,叫做“海岸线”,实际上,这条线是具有一定宽度的“带”,全球长达44万公里,能绕地球赤道11圈。

这条海岸带不但自然资源丰富,而且也是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地带,是目前世界经济文化最发达区域,全球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这里,有海陆空立体运输系统和转运系统功能。尤其是海上交通,目前共有2300个港口位于海岸带上。

海岸是波浪和潮汐有显著作用的沿岸地带,是海洋和陆地相。

6.关于海洋的知识

1、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太阳光照到海洋上时,只有蓝色的光线被反射回来,而其它几种颜色的光线都被海水吸收了,这样我们看到的海水就是蓝色的了。

2、海水为什么是咸的?大大小小的河流经陆地时,从岩石和泥土中吸取了大量的盐,并把这些盐带入海中。所以海水就是咸的。

我们在海岸边设置盐田,使海水慢慢蒸发,就可以得到海盐,全世界每年生产海盐约1亿吨。3、海里为什么有波浪?海水本身并不会产生波浪。

波浪是受风力、海底地震或月亮与太阳的吸引力的影响而产生的。在这些因素当中,风力对海的波浪影响最大。

4、海洋有多大?如果把地球表面分为四份,那么有三份都被海水覆盖着,只有一份是陆地。地球可以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水的星球。

5、大海会呼吸吗?海水按时涨落的现象,就是大海在有节奏地呼吸,而且天天如此,年年不变。它的名称叫“潮汐”。

海水永不停息地一涨一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在钱塘江入海口附近曾放置过装满12吨重石块的铁丝笼,可是在一次海潮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早在1912年,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潮汐电站。有人做过计算,如果把地球上的潮汐能都利用起来,每年可发电12400亿度,相当于110座葛洲坝水电站的发电量。

6、为什么要保护海洋?海洋覆盖了地球71%的面积,是大陆淡水径流的主要来源。广阔的水面,巨大的水体和永不停息的海流调节了全球的气温和降水。

海洋每年为人类提供30亿吨的鱼,仅藻类产品就比世界目前小麦总产量多20倍,海洋所能提供食品的能力是陆地的1000倍。海底石油可采储量约3000亿吨是世界石油总储量的40%。

海底锰(měng)结核可供人类使用上万年。海水中还含有铀、氢的同位素等多种核原料、大量无机盐类等资源。

海洋还蕴藏着巨大的潮汐能,据估计约有10亿多千瓦。如果把波浪能和海流能也计算进去,就更可观了。

无节制的污染、掠夺性的开发,必然严重破坏人类共有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就是保护人类共同的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的未来,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为什么要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至今那里还生活着20多万种生物。

据统计,动物界有32个门类,其中23个生活在海洋里。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洋开发利用的范围不断扩大,给海洋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甚至造成严重破坏。

最明显的是,一些海域鱼类资源量急剧减少,某些海洋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可以保留一部分不受人类干扰的海域自然状况,使各种海洋生物能够保存下来,为人类持续利用,这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科学研究、文化教育旅游业都具重要意义。

国际上把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海洋保护事业水平和文化程度的标准之一。海洋不但非常辽阔,而且深得惊人,最深的地方,就是把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整座放下去,它的山尖也会被海水完全淹没!就在浩瀚无边和深不可测的大海里面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动物、植物、矿物和其他资源。

仅仅是目前已经发现的海洋动物,从身长30多尺,体重120吨以上的鲸,直到小得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得出的浮游动物,就多达15万多种。那数不清的鱼、虾、蟹、蚌(bàng),都是营养丰富、鲜美可口的食物。

藻类等海洋植物在一万多种以上,其中很多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和人体不可缺少的维生素,可作优良的食物或制成珍贵的药品。在海底深处,更重要的宝藏,是人们已找到了的丰富的石油啊!所有这一切,只不过是这个伟大的人类秘密仓库中一部分的财富。

由于人类对海洋知识仍然浅薄,还有更多的宝藏,蕴藏在海底深处,等待着人们去开发呢。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最深及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

它东西最大宽度约2万公里,南北约1.6万公里,超过所有大陆和岛屿面积的总和。太平洋的平均深度是4028米,一半以上深度超过5000米,最深处为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34米。

大西洋面积为9336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626米。最深处位于波多黎哥海沟,为9218米。

印度洋面积7491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2897米,最深处为爪哇海沟,达7450米。北冰洋面积1310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1200米,最大深度5449米。

7.科技小常识20字左右

3.为什么蛇没有脚都能走路?么蛇没有脚都能走路?蛇的身上有很多鳞片,这是它们身上最外面的一层盔甲.鳞片不但用来保护身体,还可以是它们的"脚".蛇向前爬行时,身体会呈 S形.而每一片在 S形外边的鳞片,都会翘起来,帮助蛇前进时抓住不平的路面.这些鳞片跟蛇的肌肉互相配合,并能推动身体向前爬行,所以蛇没有脚也可以走动呀! 4.为什么向日葵总是朝着太阳开花为什么向日葵总是朝着太阳开花向日葵花盘下面茎部的地方,含有一种叫做"植物生长素"的物质.这物质有加速繁殖的功用,但却具有厌旋光性,每遇到光线时,便会跑到背光的一面去.所以太阳升起时,向日葵茎部便马上躲到背光的一面去,看起来整棵植物就向着太阳的方向弯曲了. 5.为什么人老了头发便会变白?么人老了头发便会变白?我们的头发中有一种叫"黑色素"的物质,黑色素愈多头发的颜色便愈黑.而黑色素少的话,头发便会发黄或变白.人类到了老年时,身体的各种机能会逐渐衰退,色素的形成亦会愈来愈少,所以头发也会渐渐变白啊! 6.为什么萤火虫会发光?么萤火虫会发光?萤火虫会发光因为在它们的腹部末端有发光器,发光器内充满许多含磷的发光质及发光酵素,使萤火虫能发出一闪一闪的光.萤火虫发光的目的,除了要照明之外,还有求偶,警戒,诱捕等用途.这也是它们的一种沟通的工具,不同种类萤火虫的发光方式,发光频率及颜色也会不同,它们藉此来传达不同的讯息. 7.为什么肚子饿了会咕咕叫?么肚子饿了会咕咕叫?肚子饿了便会咕噜咕噜地叫,这是因为之前吃进的食物快消化完,胃里虽然空空的,但胃中的胃液仍会继续分泌.这时候胃的收缩便会逐渐扩大,内里的液体和气体便会翻搅起来,造成咕噜咕噜的声音.下次不要再为肚子咕咕叫而感到尴尬啊!因为这是正常的生理动作呢. 8.为什么驼鸟不会飞?么驼鸟不会飞?身型庞大的驼鸟类的一种,但它们却不会飞上天啊!这不是因为它们的翅膀不管用,而是它们的羽毛都太柔软,翅膀又太小,根本不适合飞行.另外,驼鸟的肌肉不发达,胸骨又平平的,对飞行都没有帮助.驼鸟生活在非洲,由于长期居于沙漠地区,身体为了适应环境,便逐渐演化成现在的样子. 9.为什么罐头里食品不容易变坏?么罐头里食品不容易变坏?午餐肉,豆豉鲮鱼,茄汁豆。

都是美味的罐头食物,它们都可以存放很久而不易变坏.这因为罐头是密封的,细菌便无法进入.人们在制造罐头食品的时候,把罐头里的空气全部抽出,然后把它封口.在没有空气的情况下,即使里面的食物沾上少许细菌,它们也无法生存或繁殖啊! 10.为什么婴儿刚出生时都会哭个不停?么婴儿刚出生时都会哭个不停?婴儿刚出生时都会呱呱大哭,这不是因为他们感到不开心,而是他们正在大口大口地呼吸着第一口的空气呢!当婴儿离开妈妈身体出生时,他们吸进的第一口空气会冲到喉部去,这会猛烈地冲击声带,令声带震动,然后发出类似哭叫的声音.。

8.海洋知识

海洋是地球上决定气候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海洋本身是地球表面最大的储热体。海流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热能传送带。

海洋与空气之间的气体交换(其中最主要的有水汽、二氧化碳和甲烷)对气候的变化和发展有极大的影响。海洋是许多动植物的生活环境。

海洋中的绿藻是大气层氧气的主要生产者之一。热带珊瑚礁是地球上物种最丰富的生态系统(甚至比热带雨林还丰富)。

人类对于深海生物的了解至今仍知之甚少。海洋拥有许多陆地上没有的动、植物,且种类比陆地繁多波浪不断在海上翻滚,有时波平如镜,有时却巨浪滔天。

除了那些由地震或火山爆发造成的波浪外,波浪多半由吹过海面的风引起,远处暴风雨所搅起的波浪,可能移动数百哩才抵达岸边。浪与浪之间由波峰至槽底的高度,多半不超过10呎。

不过在暴风雨中,波浪可能高得惊人;1933年,在太平洋录得的最***浪高达112呎。少数像火山岛之类的陆块,边缘会陡峭地落入海中。

但在大陆周围,大多数是覆盖著浅浅海水的架形陆块,是大陆的延伸部分,称为大陆架。大陆架通常徐徐向下斜伸至海面下约650呎,然后陡峭地落下到海底。

大陆架的陡边称为大陆斜坡。大多数大陆架延伸至离岸约50哩处;有些狭窄得多;不过,西伯利亚北岸的大陆架却宽达800哩,远伸入北极海内。

世界大部分渔获,都是来自大陆架上丰饶的水域;各国更声称拥有其海岸以外大陆架的***,把其中的石油、矿藏和其他货源据为己有。

有关海洋的知识

海洋(SEA)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的总称,海洋的中心部分称作洋,边缘部分称作海,彼此沟通组成统一的水体。

地球表面被各大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海洋,其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平均水深约3795米。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而可用于人类饮用只占2%。

地球四个主要的大洋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部分以陆地和海底地形线为界。目前为止,人类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还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

扩展资料:

一、含盐率

世界各大海洋的海水所含的盐分各处不同,平均约为3.5%,这些溶解在海水中的无机盐,最常见的是氯化钠,即日用的食盐。有些盐来自海底的火山,但大部分来自地壳的岩石。

岩石受风化而崩解,释出盐类,再由河水带到海里去。在海水汽化后再凝结成水的循环过程中,海水蒸发后,盐留下来,逐渐积聚到现有的浓度。海洋所含的盐极多,可以在全球陆地上铺成约厚500英尺的盐层。

二、海洋灾害

海洋灾害主要指风暴潮灾害、巨浪灾害,海冰灾害、海雾灾害、大风灾害及地震、海啸灾害等突发性的自然灾害。

引发海洋灾害的原因主要有大气的强烈扰动,如热带气旋、温带气旋等;海洋水体本身的扰动或状态骤变;海底地震、火山爆发及其伴生之海底滑坡、地裂缝等。海洋自然灾害不仅威胁海上及海岸,有些还危及自岸向陆广大纵深地区的城乡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上述海洋灾害还会在受灾地区引起许多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如:风暴潮、风暴巨浪引起海岸侵蚀、土地盐碱化;海洋污染引起生物毒素灾害,再引起人畜中毒等。

世界上经济发达的海洋国家,以及有关国际组织,都很重视海洋灾害的预警和防御。海洋灾害(现象)发生、发展、移行和消失的监视监测,是预警和防御体系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内容。全球范围的海洋灾害监视监测是通过海洋监测,(或观测)网实现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洋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海洋小知识20字和关于海洋的越短越好的小知识有哪些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