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事情孩子自己就能解决,有的敏闭事情需要老师的调节,有的事情需要家长的协助。但在处理孩子之间的各种各样的矛盾与纠纷时,很多时候遇到家长参与解决孩子之间的矛盾与纠纷的情况,但给我的总体印象是,多数家长护短,只找别人家孩子的毛病,不说自家孩子的错误,致使孩子之间很小的事情让家长搞得复杂而且难以收拾。
记得我带二年级的时候,班上有个男孩子叫小伟,人长得真是帅,虎头虎脑,给人第一印象就是特别可爱。但是接触一阵子,就会发现这个孩子特别好动,手闲不住,老喜欢撩闲,别的孩子都不喜欢和他玩。可别的孩子越这样,他就越撩闲,老师
教育多次,效果甚微,毕竟孩子年龄太小,还不能理解自己这样的行为,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也不能理解这样的行为会在别人心中留下什么样的影响。
有一天,小伟不知道什么原因,和我们班的第二大撩闲之人打起来了,这个第二大撩闲之人也是男孩子,名叫小邹,长的也是虎头虎脑,就是个头矮了些。他平时爱惹是生非,经常打架,在同学们当中影响很坏,也是没有小朋友愿意和他玩。这两个撩闲之人打架还能有个好,真是水火不相容,针尖对麦芒,一个不让一个。班长告诉我后,我就火急火燎的赶到班级看情况。还没有走到教室,一大堆的孩子就把我围住,七嘴八舌的告诉我打架的情况,我顾不得应答,急忙推开众人直奔教室。进到教室,又看见一些孩子吵吵嚷嚷的在喊:“别打了,张老师来了!”我分开围观的孩子,走到两个小家伙跟前,看见两个人互相揪住对方的衣领,眼睛瞪着,小脸涨得通红,手还没有撒开。我厉声说道:“还不放手?”他们看见我生气了,才把揪衣领的手松开。但是眼睛还不放开,依然仇恨似地瞪着对方。我把两人叫到教室前面,先不忙处理,冷落他们一会,也让他们冷静几分钟。我先整理了一下书,招呼其他孩子进教室,然后向班长询问当时的情况,班长还没有说,其他孩子已经按捺不住,你一句我一桥备裂句的把当时的情形详细汇报了一下。主要原因是小伟在走路时故意碰了一下小邹,小邹本来就是好斗分子,这下不干了,就和小伟打起来了。于是乎就出现刚才那样的场面。不过,问题好像严重了一些,因为我发现两个孩子的脸上都挂花了。小伟的脸上被小邹抓破好几处,小邹的鼻血被小伟打出来。我暗自寻思,先把两人教育一番,再通知家长,否则,这种情况下,家长会有意见的,毕竟孩子被抓伤了。
我把两个孩子叫到跟前,让他们各自在说说自己的看法和理由,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说自己的不对。我一看还是我指出他们的错误,讲明打架的危害。两个孩子这时候冷静了,也听明白我的话了,也知道自己做错了,都有些惭愧。不过,两人必须请家长。
我打电话把两个家长都请来,小伟的家长一看自己的孩子的脸被抓成那样(也就是破了点皮),气不打一处来,失去冷静,当着我的面,指着小邹的妈妈破口大骂,骂话十分难听,那气势好像要把小邹的妈妈和小邹吞了不可。要不是我拦着,可能小伟的爸爸就会对小邹拳打脚踢,以解心头之恨。而小邹的妈妈只是陪着笑脸,说着好话。我一看这情况,连忙安慰小伟家长,请他们冷静,别冲动,有事情好好商量。可是好言相劝半天,依然没有让小伟的爸爸消火,我有点生气了,把两个孩子领回教室,把教室门一关,不理了。小伟爸爸一看,觉得自己有点过分,骂人的声音慢慢小了,好一会,走廊里没有声音了,我才出来问他们想怎么办,小伟爸爸说,让小邹的妈妈领自己孩子看脸去,我征求小邹妈妈的意见,她说没有意见。我就让他们领孩子去医院给孩子看脸。事情就这样结束了。本来我的本意是把家长叫来,好好谈谈关于孩子打架的事,结果什么还没有说,就让家长弄成这样。
从这件事情看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还存在误区,缺乏正确的教育思想滚灶,缺少家校之间的紧密沟通,更缺少对孩子成中的长远眼光。很多家长(主要是低年级家长),当看到自己孩子被别的孩子欺负或者打了,不问青红皂白,不问是是非非,只管护着自己的孩子,把别人家的孩子骂得狗血喷头或者亲自动手打别人家的孩子,还美其名曰替别人教育孩子。像这样的家长能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吗?这样的做法又会给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有些事情小孩子之间很容易自己解决,因为他们之间没有什么仇恨,也没有什么利益冲突,更没有什么不能解决的矛盾,他们或许前脚打架,后脚和好。也可能这会怒目圆睁,一会就心平气和。只是家长心疼孩子,觉得孩子受了天大的委屈,而不依不饶。
一、做家长的首先要冷静,搞好调查研究。
对于孩子在学校里和其他孩子产生的纠纷,家长首先要冷静,先问问自己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事情的经过怎么样,结果如何。然后再问问班级中知道这件事情的其他孩子,看是不是和自己孩子说的一样,然后再给孩子出主意,想办法,找对策。这其中的方寸家长要掌握好,如果是自己孩子错了,那就明确指出来,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培养孩子的是非观念。如若是别的孩子错了,家长也应该本着善良诚恳的态度,教孩子学会原谅他人。
二、当家长看到自己孩子受了委屈,不要舍不得。
孩子在学校与其他孩子发生矛盾或者因小事吵架,往往因自己胆小而不敢告诉老师,而是回家跟父母哭诉,希望父母能替自己伸张正义,讨回公道。这时候的父母一定要冷静,仔细听孩子述说。不要看见孩子哭就心里不好受,觉得孩子受了天大的委屈,心疼的不得了,马上就要为孩子出头;也不要用成人的斤斤计较,去度量孩子们之间的矛盾,它们之间的矛盾很简单,根本不用家长提心吊胆,更不用家长亲自上阵,非要决定胜负。应该让孩子受点挫折,受点委屈,受点挑战是必要的,家长不要不舍得,要放宽心,孩子不是瓷娃娃,只要再合适的度内,完全可以让孩子自然成长。
三、当家长的不要因为孩子与别的孩子发生矛盾,就限制孩子的交往。
在学校
生活,众多孩子生活在一个集体中,难免会有磕磕碰碰,也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但是只要正确的对待,较为公正的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会很快烟消云散,化为乌有。如果家长因为自己的孩子与某个孩子闹了不愉快,就横加阻拦,不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交往,那样只会激化矛盾,只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蒙上阴影,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孩子是要长大的,是要走上
社会的,它需要承担它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风险,一味躲避只会对社会形成不信任感,终究一事无成。孩子自己会处理他们之间的矛盾,家长大可不必杞人忧天,孩子就是在和伙伴的打打闹闹中长大的,不能因为一次小小的矛盾就断定别的孩子不好,孩子有他选择朋友的权利,家长不可以用成人的狭隘眼光评判和限制。
四、孩子之间的矛盾或者不愉快,家长不要枉下结论。
孩子们之间的纠纷没有利益冲突,更没有不可化解的仇恨。他们之间只是一些听上去像小孩子们玩的过家家
游戏。不是这个碰了那个,就是那个撩了这个,有时候连他们自己都说不清楚孰是孰非,更何况我们这些局外人。遇到这样的情况,家长最好不要无端的评价孩子们之间的矛盾到底谁对谁错,更不要当着自己孩子的面去指责别人的孩子,这样做只能加深矛盾,使自己的孩子在班级中遭到其他孩子的孤立。也许家长很在乎谁对谁错的时候,孩子们却已经化解了矛盾手拉手又成为朋友了。
五、家长不要就事论事,替孩子处理事情。
当家长的遇到自己孩子遭受挫折和委屈时,不是要教孩子怎么还手,或者帮孩子处理事情,而是要教会孩子与人友好相处,用丰富的知识和善良的情感吸引更多的朋友。家长的这种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既能给予孩子心灵的安慰,又能给孩子精神上的帮助,同时也让孩子学会了人与人之间的友好相处,用自己的善良、大度、宽容、博学、正直、勇敢去吸引别人,影响别人,这样做就会让身边的好朋友多起来,自己的力量自然就壮大了,这就是我们成人世界里的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