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堂中的教师应扮演什么角色


作者:唐葛群 单位:射阳码头小学 教师应是引路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在学生遇到难题,茫然无助,默默无语时,教师是帮助其“拨开云雾见青天”的人;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对某些问题产生分歧时,教师应从课文的内容、情感等方面缓旦进行巧妙的点拨,使学生悟出结论,而不应扮演裁判,简单地判定谁是谁非;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当自己的理解、感悟、体验背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教师应是帮助明辨是非,纠正错误,指明前进方向的人。 以下老师的做法值得学习。 当同学们在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受阻时,执教《特殊的葬礼》的刘亚华点拨:要善于前后联系去体会,有所读,有所悟,肯定能解决。 当睁陪学生对于老师的提问无从答起时, 陆晓红老师不是立刻出示现成的答案,而是进一步诱导: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多读几遍,答案自然而然地就浮现出来了。 教师应是忠实的听众 画面:一生高声朗诵、展示自我的同时,老师或许为了准备下一个教学环节,步履稳健地走向讲台,握住桌上的“鼠标”,点击出一幅漂亮精致的画面,在确保程序无误时,长长舒了一口气。此时,学生朗诵已结束,于是,教师蜻蜓点水般地一句话“很好!”便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类似的现象在课堂中时有发生。因为教师的“忙碌”,所以无论学生的见解、行为是对是错、是好是坏,无法进行恰当的评价;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知识、能力的细微的变化无法捕捉,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热情之火便会逐渐熄灭。纵观特级教师的课堂,撷取几句语丝:(1)请你转过脸来,让我们再次聆听他朗读的声音,欣赏他朗读的表情,分享他朗读的愉悦。(特级教师孙建峰《最大的麦穗》)(2)蛮好的,但遗憾的是“我爱中国”这种感情隐含了。(特级教师贺诚《难忘的一课》)试想,如果教师没有认真倾听,就不能有如此中肯实在而又充满激励的话语 其实,倾听是一种无声的评价,是对学生课堂表现的一种支持,它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尊重他的意见,在乎他的见解,欣赏他的朗读,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倾听可以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教学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师应是播音员 谁也不会忘记,在这次观摩会上,给各位与会老师以深刻印象的就是孙永将老师那富有磁性、魅力十足的男中音朗诵的《悲壮的一幕》,那时而深沉有力、时而舒缓抒情、时而激昂高亢的话音时刻萦绕在我们耳边。记得当时,整个会场鸦雀无声,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都静静地倾听,我想:他们一定沉浸在文中“科玛洛夫与妻儿老小诀别”时的悲痛之中,心中涌动着对科玛洛夫的崇敬,对教师扎实的基本功的敬佩。 朗读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主要活动之一,也是培养语感,丰富语言积累,进行语文实践的主要悉哪蠢途径之一。在学生的朗读不能很好地表情达意时,(其实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学生的朗读不够到位)教师可进行适时的声情并茂的范读,能够使学生不知不觉进入文章的情境之中,文本、教师、学生和谐共振。而录音机里的朗读即使再标准,也缺少这种亲和力,形不成互相感染的“场”,而且教师只有自己读出美来,读出味来,读出情来,对学生读的指导才会到位。 教师应是语言“大师” 一堂课中除了娓娓动听、婉转清亮的朗读,师生对话就构成了课堂的另一道风景线。那妙语如珠、谈笑风生的场面,庄谐并出的对话,忽然冒出一句自我解嘲的幽默语言,使学生既得到心灵上的顿悟,又在不知不觉中增长了知识;那含蓄、激情、精湛的诗话语言,闪烁着理性的睿智和感悟的诗彩,营造了审美的意蕴、审美的氛围、审美的意境:在刘亚华执教的《特殊的葬礼》中,在美丽的画面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声中,教者投入全部身心,倾情朗诵:在星光璀璨的茫茫宇宙中,漂浮着一叶扁舟,它就是美丽壮观的地球……学生就在这如诗如画的语言中,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那赏识激励而又不失中肯,批评说教却又点到即止的评价性语言,唤醒了学生的智慧潜能,让人人都能体验到成功并能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个性的张扬:“你的声音虽不高亢,但在平静的叙述中却饱含了深深的悲痛,真好!”“你已经理解了,但是光有理解没有感受不行,光有感受没有感情更不行,请你再带着感情读一读。”(姜海峰《悲壮的一幕》)姜老师发自内心的话语,使学生既能看到自己的成绩,又能在惬意中接受老师的 建议,同时增强了他们继续超越自我的信心。 随着岁月的流逝,学生可能已经淡忘了一堂课讲授的内容但对某一令人发笑的语言,引人深思的语言,仍然会铭刻于心,我想:这就是教师语言魅力的闪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