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应急知识 自然灾害应对小常识

很多朋友对于全民应急小知识和自然灾害应对小常识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全民防灾应急手册的内容简介

全书系统、生动、科学地讲解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人身意外、公共卫生事件等发生时的各种危险和应急措施,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各种防灾常识和自救技能,简练易学,实用性强。此外,历时五年艰辛创作,由国家减灾委、民政部组织,北京科影国际承制的26集震撼视频《紧急救援》,作为随书光盘一同出版,立体化地将这些防灾应急常识呈现给大众。

本书通俗易懂,适合社会公众阅读和收藏,更是城乡社区、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校等社会机构和团体进行防灾减灾教育的必备手册。

自然灾害应对小常识

1.防止自然灾害的知识

1、雷电灾害与防范(1)雷电天气时,要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3)雷雨时,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应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2、地震灾害与防范(1)教室的照明灯e5a48de588b67a6431333366306432具、实验室的橱柜及图书馆的书架应加以固定。(2)地震时避于桌下,背向窗户,并用书包保护头部。

(3)地震时切忌慌乱冲出教室,并避免慌张地上下楼梯。 3、热带风暴灾害与防范(1)注意收听有关天气预报,做好预防准备工作。

(2)房屋需要加固的部位及时加固,关好门窗。(3)准备好食品、饮用水、照明灯具、雨具及必需的药品,预防不测。

(4)疏通泄水、排水设施,保持通畅。 4、龙卷风灾害与防范(1)龙卷风袭来时,应打开门窗,使室内外的气压得到平衡,以避免风力掀掉屋顶,吹倒墙壁。

(2)在室内,人应该保护好头部,面向墙壁蹲下。(3)在野外遇到龙卷风,应迅速向龙卷风前进的相反方向或者侧向移动躲避。

5、洪水灾害与防范(1)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顶、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2.遇到自然灾害时怎么应对

应对方法:

一、地震逃生,把握黄金12秒

地震心理学上有一个“12秒自救机会”,即地震发生后,若能镇定自若地在12秒内迅速躲避到安全处,就能给自己提供最后一次自救机会。因此,如何迅速找到安全躲避的地方成为关键。如果发生地震时身处室内,寻找跨度小的地方十分重要,如衣柜墙脚旁、桌子下等。

如果当时在室外,则要跑向没有电线杆和大树的空旷地区,避开高大建筑物、高耸危险物、危险场所等。

二、遇上火灾,三步走科学逃生

一旦发生火灾,记住以下三步:

一要捂住口鼻。当你意识到出现火灾时,拿出可用的毛巾、口罩、衣服等,喷上足够的水,将口鼻捂严。

二要熄灭身上火源。如果逃生者不幸身上着了火,应当立即脱掉着火的衣服,或者通过在地上打滚的方式将火熄灭。

三要寻找逃生出口。专家接受今晚报记者采访时,给出正确的选择:沿烟气不浓、大火尚未烧及的楼梯、应急疏散通道、楼外附设敞开式楼梯等往下跑,一旦在向下跑的过程中受到烟火或人为封堵,应从水平方向选择其他通道,或临时退守到房间及避难层内,争取时间,进而采用其他方法逃生。

扩展资料

其他灾害

一、水灾爆发,记住高处与浮力

强降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最为频繁,当它酿成灾难时,不要惊慌,冷静观察水势和地势,然后迅速向附近的高地转移,如基础牢固的屋顶、大树等。如果附近无高地可以躲避,就要迅速找到有浮力的物品以方便逃生,如木盆、木板等。

二、台风来了,注意四要四不要

四不要:不要打开门窗;不要在建筑物、广告牌、大树等附近避风躲雨;不要在河边和桥上行走;不要在台风时期举办露天活动;

四要:开车时要将车开到地下停车场或隐蔽处;住在帐篷里要立即收起帐篷;在水面上要立即上岸;要注意用手保护头部和脖子。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当生活遇上自然灾害如何自救才有效?

3.如何应对几种常见自然灾害

洪水:是指由于暴雨或水库溃坝等引起江河水量迅猛增加及水位急剧上涨的自然现象。

突然遭到洪水袭击时,要沉着冷静,并以最快速度安全转移。安全转移要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幼病残人员,后其他人员。

切不可心存侥幸或救捞财物而贻误避灾时机,造成不应有的人员伤亡。被洪水围困,有通讯条件的,可利用通讯工具寻求救援;无通讯条件的,要想办法向外界发出紧急求助信号,可制造烟火或来回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或集体同声呼救,不断向外界发出紧急求助信号;同时要寻找体积较大的漂浮物等,主动采取自救措施。

当住宅遭受洪水淹没或围困时,应迅速安排家人向屋顶转移,并想办法发出呼救信号,条件允许时,可利用竹木等漂浮物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触电。

对于因呛水或泥石流、房屋倒塌等导致的受伤人员,应立即清除其口、鼻、咽喉内的泥土及痰、血等,排除体内污水。对昏迷伤员,应将其平卧,头后仰,将舌头牵出,尽量保持呼吸道畅通,如有外伤应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方法处理,然后转送医院急救。

建房应选择在平整稳定的山坡和高地,要远离河滩及沟谷等低洼地带。严禁乱砍滥伐、乱采乱挖、毁林开荒等破坏自然生态的行为。

大灾过后往往伴随疫情发生,应积极主动做好疫病防治工作,加强粪便、农药及鼠药等的管理,要特别重视食品和饮用水的安全。泥石流:是山地沟谷中由洪水引起的携带大量泥沙、石块的洪流。

泥石流来势凶猛,且经常伴随山体崩塌,对农田和道路、桥梁及其它建筑物破坏极大。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跑至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

逃生时,要抛弃一切影响奔跑速度的物品。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

不要停留在低洼地方,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泥石流发生前的迹象: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有较多柴草、树枝;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等。

去山地户外游玩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营地,尽可能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又低的凸岸。切忌在沟道处或沟内的低平处搭建宿营棚。

当遇到长时间降雨或暴雨时,应警惕泥石流发生。地震:地震灾害的伤亡主要由建筑物倒塌造成。

住在平房的居民遇到地震时,如室外空旷,应迅速头顶保护物跑到屋外;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下、床下及坚固的家具旁,并用毛巾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住在楼房的居民,应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可躲在内墙根、墙角、坚固的家具旁等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要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不要跳楼。

尽快关闭电源、火源。正在教室上课、工作场所工作、公共场所活动时,应迅速抱头、闭眼,在讲台、课桌、工作台和办公家具下等地方躲避。

正在市内活动时,应注意保护头部,迅速跑到空旷场地蹲下;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远离高压电线及化学、煤气等工厂或设施。正在野外活动时,应尽量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朝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方向跑。

正在海边游玩时,应迅速远离海边,以防地震引起海啸。驾车行驶时,应迅速躲开立交桥、陡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择空旷处立即停车。

身体遭到地震伤害时,应设法清除压在身上的物体,尽可能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防尘、防烟;用石块或铁器等敲击物体与外界联系,不要大声呼救,注意保存体力;设法用砖石等支撑上方不稳的重物,保护自己的生存空间。参加震后搜救时,应注意搜寻被困人员的呼喊、***和敲击器物的声音;不可使用利器。

4.谁知道一些自然灾害的急救常识

战略措施1:制订预案,常备不懈通过在国家、省、市、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制订与演练应急预案,形成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有条不紊、有备无患的局面。

应急预案应包括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调查评估等机制,形成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不能将预案束之高阁,要通过培训和预案演练使广大群众、灾害管理人员熟练掌握预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预案。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要增强忧患意识,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

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应鼓励社区制定紧急防灾预案、开展救灾演练、装备专门的通讯设备在紧急条件下替代常用的通讯方式,并保证必要的紧急储备物资和设施。

积极做好装备、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应急准备。战略措施2:以人为本,避灾减灾以人为本,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灾减灾的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面对自然灾害,科学防御,从早期盲目的抗灾到近年来主动地避灾,体现了在防灾减灾中的科学发展观。战略措施3:监测预警,依靠科技在防灾减灾中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

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2005年台风防御工作实践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气象科技在防台抗台中的重要作用。

新一代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移动气象台,以及气象卫星等现代化探测手段,提高了对台风的最新动态进行实时监测的能力;数值预报产品,为准确预报台风未来的路径提供了参考依据,使预报员对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更有信心、更有把握,为准确超前的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骨干预报员在台风预报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战略措施4:防灾意识,全民普及社会公众是防灾的主体。

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增强防灾意识、了解与掌握避灾知识。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普通群众能够知道如何处置灾害情况,如何保护自己,帮助他人。

***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把灾害、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社会公众要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

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发布预警信息,重要预警信息在电视节目中能即时插播和滚动播出。

有关部门能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在有效时间内到达有效用户手中,使他们有机会采取有效防御措施,达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近年来,气象部门在重大气象预警信息服务中,向***相关部门呈送供决策的气象信息的同时,在电视上滚动播出气象警报,并用手机短信将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至用户,使基层干部和群众对预警情况心中有数,从而解决气象产品从气象局到普通用户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战略措施5:应急机制,快速响应***、相关部门需要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快速响应、协同应对”是应急机制的核心。

防灾减灾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组织领导,各个部门积极响应。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中,气象部门在内部上下联动的同时,加强了与新闻、水利、民政、安全监督、海洋、农业、林业、环境等部门的横向联动和紧密协作,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把气象工作纳入各级***的公共服务体系。

需要加强以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规范、高效的灾害管理工作流程。战略措施6:分类防灾,针对行。

5.关于自然灾害的应对措施

你最该知道的:在灾难面前,我们必须学会坚强!我们深知:古往今来,这个世界出现了多少次的危机:陨石撞击,洪灾肆虐,瘟疫横行,战火蔓延……人类一次又一次地面临着挑战。

是屈服还是抗争?是沉默还是觉醒?一场洪水,可以夺去无数的生命,一场地震,可以摧毁我们的家园。但这些,却不能令我们失去勇气,失去对未来的向往。

在我们为汶川地震中的逝者唏嘘,为广大军民坚韧不懈的救援行动钦佩不已之时,我们也应该深思:虽说灾难总是突如其来,且在人类面临死亡威胁的最多因素当中,突发性灾难死亡排进了前五位,但掌握一定的应对意外灾难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并把它传授给身边的每个人,尤其是教会孩子们,无疑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情。据调查,意外事件对人造成的伤害性死亡,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伤害导致即刻死亡者不到1/3,这些人来不及醒过味来,就已遭受致命的打击;但更多的人只是处在伤势危及生命的状态,而无自救或他救条件而最终遭致死亡;或者是尚未遭受伤害,只是未能及时采取逃离行为,由于再次遭受严重伤害而致伤亡。

因此,人在遭遇突发事件时,若能懂得些灾害应急和自救常识,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及时采取自救行为或逃离现场,常能获救,或逃出死亡的魔掌!你有可能遇到的9种自然灾害,情况紧急,应如何应对? 1应对地震 Earthquake由于地球及其内部物质的不断运动,产生巨大的力,导致地下岩层断裂或错动,就形成了地震。我国把烈度划分为十二度,不同烈度的地震,其影响和破坏大体如下:小于三度人无感觉,只有仪器才有反应;三度在深夜时人会有感觉;四~五度吊灯有轻微摇晃;六度器皿会倾倒,房屋有轻微损坏;七~八度房屋会受到破坏,地面出现裂缝;九~十度建筑倒塌;十一~十二度会造成毁灭性破坏。

[事例] 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建筑物,造成人畜的伤亡。

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是世界地震史上悲惨的一页,其强度相当于400枚广岛原子弹在距地面16公里的地壳中猛然爆炸,强烈的摇撼中这座百万人口的城市顷刻间被夷为平地。唐山地震造成24万人死亡,16万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亿元以上。

[应急措施]●发生地震时先不要恐慌。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震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

如果住的是平房,应迅速跑到门外空旷处,用被子、枕头、安全帽护住头部。如果是楼房,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躲避到卫生间、厨房、储藏室等狭小空间,或承重墙旁(注意避开外墙)。

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公共场所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果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不要拥向出口,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空调等悬挂物,以及商店中的玻璃门窗、橱窗、高大的摆放重物的货架。

●远离危险区。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

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被埋要保存体力。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

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震前预兆·动物篇]震前动物有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

牛马骡羊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痴呆搬家逃。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

蜜蜂群迁闹哄哄,鸽子惊飞不回巢。 2应对雷电 Thunder在雷雨季节里,常会出现强烈的光和声,这就是人们常见的雷电。

带有电荷的雷云与地面的突起物接近时,它们之间就发生激烈的放电。由于雷云电压高电量多,并且放电时间很短,放电电流大,因而雷击电能很大,能把附近空气加热至2000℃以上。

空气受热急剧膨胀,产生爆炸冲击波并以5000m/s的速度在空气中传播,最后衰减为音波。虽然放电作用时间短,但对建筑群中高耸的建筑物及尖形物、空旷区内孤立物体以及特别潮湿的建筑物、屋顶内金属结构的建筑物及露天放置的金属设备等有很大威胁,可能引起倒塌、起火等事故。

[事例] 2007年1月,马来西亚当地一名女大学生在雨伞下接听手机电话时,突遭雷电劈中,她随即被送院急救,无奈最终回天乏术。此事发生在周四下午3时,当时天空行雷闪电,就读马来西亚沙捞越大学的 23岁女学生蔡**(音译),下课后徒步返回宿舍,与两个朋友共享一把雨伞挡雨,此时其手机响起,她拿起手机接听时竟被雷电劈个正着,她们三人均仆倒地上,**的胸部被严重烧伤,送往医院后不久证实伤重不治。

[发生地点]●高耸或孤立的建筑物,或虽有避雷设备但装备不善的房屋;没有良好接地的金属屋顶;潮湿地区的建筑物、树木等;●建筑物上的烟囱、有无线电天线而又没有避雷器和没有良好接地的地方;●内部潮湿的建筑物;没有装设避雷设备或接地不良的易挥发性的地上贮油罐;●平屋面雷击部位往往发生在四角上,对有坡度的屋。

6.防灾减灾小知识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引。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构图元素。其中,雨后天晴的彩虹韵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是人们防雨的最常用工具,其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大家携手,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防灾减灾日由来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日趋严重。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震仅四川全省就有68712人遇难、17912人失踪。这场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坚强。2008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有政协委员提议,为表达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有必要设立“防灾减灾日”或“中国赈灾日”,借此表达对地震遇难者的纪念,弘扬团结抗灾的精神。

7.自然灾害防范措施以及日常急救常识

1.工作目标:通过积极的对台风、暴雨、酷热等自然灾害的预防及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力求把管理区内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最低程度。

2.工作职责 2.1管理处经理:组织员工进行自然灾害应急预防的培训,开展公共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负责各种突发事件处理指挥及善后工作。

2.2保安主管:对公共安全管理进行检查,认真开展经常性的检查,并作好各项记录,及时处理并上报。全体员工均应牢固树立防灾抗灾意识,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应听从指挥、积极参与抗灾抢险工作。

3.工作指引 3.1.台风预防及应急处理程序 3.1.1根据该地区气候的特点,积极向管理处各员工及住户开展防台风、抗台风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在岗培训,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摸拟演练。 3.1.2保安主管及时获取有关台风信息,将台风到来时间及注意事项等张贴管理区域的公告栏。

提醒住户应注意台风来临之前的各项防范工作,如:关好门窗,将阳台外的花盆及杂物搬至安全区域。避免事故发生。

3.1.3台风来临前,督促保安员检查所有未收楼房门的窗是否关好。天台、阳台地漏是否畅通,如有隐患应及时处理或向上级报告。

3.1.4加固所有树木,将盆栽的绿化物移至地库或隐蔽处。人员避免在阳台下及易倒塌的地方逗留。

对执行任务的员工,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3.1.5台风持续时期,值班及抢险人员必须坚守岗位,直至台风过去。

3.1.6台风过后,保安主管应对台风相关内容进行记录。 3.2雷暴雨的预防及应急处理 3.2.1根据季节。

管理处定期对住户及员工开展防雷暴侵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3.2.2经常性向业户开展防雷暴的宣传教育,增强其预防、抵御雷暴灾害的意识和能力。

3.2.3在雷暴雨来临前应通知阳台有凉衣物业户将衣物收回避免淋潮。 3.2.4及时认真做好防洪器材的检查及时掌握天气的变化,检查所有天台沟渠、地漏是否畅通。

通知维修班检查潜水泵是否运行正常。 3.2.5及时检查各电梯的运行情况,是否有进水现象。

如有异常应及时将电梯升至最高层,并向管理处、维修班、电梯队报告,做好抢险工作。 3.2.6立即查找水的来源,查看现场附近的电力设施、设备。

若有浸要立即切断电源,以防损坏设备及漏电伤人。 3.2.7建立快速有效的抗洪抢险分队,保证业户人身、财产安全。

3.2.8在雷暴雨来临前地库保安员应铺好防滑地毯,摆好防滑标识。 3.2.9做好相关方面质量记录。

3.3持续酷热天气的预防及应急程序 3.3.1根据该地区季节气候的特征,适时向员工开展防高温、酷热灾害的知识培训。 3.3.2高温期及时向业户开展多种形式的防暑降温宣传教育。

3.3.3及时掌握酷热天气的信息预报。并通报所有业户及员工出门注意,尽量避免太阳的直接照射,以免中暑。

3.3.4天气持续酷热时,注意用电安全。加大对业户消防知识的宣传同时、增加所有员工的消防意识。

3.3.5定期不定时让维修班做好线路的检查和维修,尽量减轻线路的负荷确保安全。 3.3.6检查各处的通风情况。

作好自我保护掌握自救方法,对中暑人员及时拨打急救电话“120”或拨打最近红会医院电话:********(总机)、急症电话:*******,进行急救。 3.4突发事件处理程序 3.4.1当班保安员在管辖区域内发现业户打架斗殴事件时.如发现有一方手上有凶器,应立即劝阻放下。

值班保安员应积极主动劝阻斗殴双方离开现场,缓解矛盾。并及时向班长和管理处报告。

确能认定属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或犯罪行为,应及时报告公安机关,或将行为人扭送公安机关处理。 3.4.2当业户家中发生刑事治安和盗窃案时值班保安员应迅速向保安班长、保安主管、管理处、公司保安部和公安机关报案. 3.4.3提高警惕,防止坏人利用混乱之机,进行破坏活动或偷窃财物,说服、劝阻围观群众离开,确保保安目标区域内的正常治安秩序。

业主受侵害的财物已买保险的还应通知保险公司。 3.4.4抓紧时机向发现人或周围群众了解案件、事故发生发现的经过,收集群众的反映和议论,了解更多的情况并认真记录。

3.4.5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把整个现场保护起来,在公安人员到场之前,禁止人员进入现场,以免破坏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影响证据的收集。 3.4.6对重大可疑被盗现场,可将事主和目击者反映的情况,对可疑作案人员,可采取暗中监视设法约束,并向公安机关作出详细报告。

3.4.7在执勤中遇有公开使用暴力或其他手段(如:打、砸、抢)强行掠取或毁坏公司和业户财物的犯罪行为时,要切实履行保安员职责。 3.4.8迅速制止罪犯。

要保持镇静,设法制服罪犯,并立即发出信号,召集附近的保安员或群众支援。若在楼内遇到犯罪分子抢劫,应立即通知大堂关闭大门。

看清人数、衣着、面貌、身体特征,所用的交通工具及特征等,并及时报告管理处、公司保安部和公安机关,同时可拨打辖区派出所24小时值班电话:**********,或拨打“110“报警。 3.4.9对罪犯遗留的物品,作案工具等物,应该戴手套或其他工具提取,然后放在白纸袋内妥善保存,交公安机关处理。

切不可将保安人员或其他人的指纹等痕迹弄到遗留物上。及时访问目击群众,收集发生劫案的情况,提供给公安机关,在公安人员未勘查现场或现场勘查完毕之前,不能。

公民安全常识

1.《国家安全法》知识知多少

《国家安全法》共7章84条,主要内容包括:第1章总则,规定了国家安全的定义,国家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全民义务、法律责任、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等;第2章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规定了各领域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第3章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规定了各部门、各地方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第4章国家安全制度,规定了十项国家安全制度和机制;第5章国家安全保障,规定了法治、经费、物资、人才等一系列国家安全保障措施;第6章公民、组织的义务和权利,规定了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应当履行的义务和依法享有的权利;第7章附则,规定了《国家安全法》的施行日期。

2.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理念指哪些

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和输液,注射时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管。2。

从事有毒有害工种的劳动者享有职业保护的权利。3。

接种疫苗是预防一些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4。

肺结核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等产生的飞沫传播。5。

出现咳嗽、咳痰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应及时检查是否得了肺结核。 6。

坚持正规治疗,绝大部分肺结核病人能够治愈。7。

艾滋病、乙肝和丙肝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播。8。

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9。

异常肿块、腔肠出血、体重减轻是癌症重要的早期报警信号。10。

遇到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可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 11。

应该重视和维护心理健康,遇到心理问题时应主动寻求帮助。12。

每个人都应当关爱、帮助、不歧视病残人员。13。

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患流感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的症状。14。

妥善存放农药和药品等有毒物品,谨防儿童接触。15。

发生创伤性出血,尤其是大出血时,应立即包扎止血;对骨折的伤员不应轻易搬动。

3.公民的安全要素

公民安全要素

完成一项工作,会有多种方法,在不同方法中能否做出最佳选择,取决于人的素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会有一定的危险因素存在。躲避危险是人类的本能,但识别危险却是后天形成的。

如何认识并防范危害,这与一个人的安全素质有关,只有通过学习,努力提高自身安全素质,才不会干出误人误己的蠢事。为了共保安全,我们应在安全素质方面具备以下六点:

1.树立安全意识

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因此,应逐步提高“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认识,逐步实现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转变。

2.懂得安全知识

掌握安全知识是正确行动和防范危险的前提。为此,一定要学会有关的安全法律法规知识;掌握有关的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并在生产实践中正确应用;同时还要懂得公共安全方面的知识,如什么是危险因素等。

3.遵守有关安全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具体化,是前人经验和事故教训的总结,是我们的工作准则和行动指南。因此,要认真学习,严格遵守,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克服习惯性违章行为,努力避免、减少事故发生。

4.掌握安全技能

正确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是确保安全生产和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对此,不仅要熟练掌握本岗位安全操作技能,以确保自身岗位和有关设备的安全,还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公共安全技能,如事故后的报警、灭火器的使用,遇险后的应急办法等。

5.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

公共秩序是公共安全的重要保证和体现。国内有几次大的公共安全事故都与公共秩序混乱有关。2004年2月5日,北京密云县在举办迎春灯展过程中,由于领导和管理责任不落实,导致云虹桥上人员拥挤、混乱、踩踏,造成37人死亡、15人受伤的重大责任事故。因此,大家应自觉遵守和维护道路交通、市场交易、企业生产、居民区生活等公共秩序,以实际行动创造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4.安全知识

学生交通安全须知“二十不” 1、不闯红灯,过马路走人行横道; 2、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 3、未满16周岁不骑电动自行车; 4、不骑车带人; 5、不在机动车道内骑车; 6、不突然猛拐、攀附车辆、双手离把; 7、不扶身并行、互相追逐、曲线竞驶; 8、不乱停乱放; 9、不在车辆临近时横穿或者中途倒退、折返; 10、不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 11、不追车、抛物击车; 12、不在机动车道上拦乘机动车; 13、不跨越、骑坐隔离设施; 14、未戴头盔不坐摩托车。

15、转弯前须减速慢行,向后了望,伸手示意,不准突然猛转。 16、车闸不灵时不准上路行使。

17、不准撑伞骑自行车、三轮车等。 18、不准在车行道上停车交谈或与机动车争道抢行。

19、不乘坐农用车,不乘坐超员车。 20、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

21、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在公路上跑闹、玩耍。 22、横穿公路要走斑马线,不得随意横穿。

23、小学生不得在马路上骑自行车。 24、遵守公共秩序,排队等车,车未停稳不得靠近车辆,上下车时不得拥挤。

25、文明乘车,乘车主动让座,不得在车厢内大声喧哗。安全警句高高兴兴上学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交通安全征文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交通运输日益发达,人们的出行方式也日趋多元化。然而,这一现象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问题——交通安全问题。

也许会有同学说:“交通安全有什么,只要在过马路和骑车时注意车辆、行人和红绿灯不就行了吗?”这样的说法过于片面。也许就是因为疏忽了某一个细微的缝隙,就会带来终生的遗憾。

我们常常在电视和报纸上看到许多有关报道,正是因为忽视交通安全,才酿成了这一个个悲剧。前不久,在我县就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造成一人当场死亡。

这一事件再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据了解,2006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78781起,比上年下降15.9%。

自2000年以来,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首次回落到9万人以下,共造成89455人死亡,比上年下降9.4%。据公安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其中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38起,是1991年以来的历史最低点,造成558人死亡,比2005年下降 30.9%。

2006年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违法违规导致死亡人数明显下降。共造成76350人死亡,下降16.2%。

其中,因超速行驶、疲劳驾驶、酒后驾驶导致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6.3%、25.6%和21%。此外,小型客车、重型货车事故导致死亡人数也分别有所下降。

虽然情况已有所改善,但我们仍不能掉以轻心。每年的3月是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月。

也许有同学觉得烦,认为这是老生常谈,根本没什么用。那么,为什么每年的交通事故中,还有那么多的中小学生死伤呢?之所以一遍又一遍重申安全问题,就是为了尽量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因此必须加倍珍惜它、爱护他。也许有人会说:“我也违反过交通规则,但没什么事啊!”那是侥幸心理,是在和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人们一般会以上班时间紧或不了解交通规则为理由违反交通。这样虽然情有可原,但付出的代价也大了些,简直是拿生命作赌注啊!看来,要从根本上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就要在群众中积极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要让每位公民知法、懂法、用法,成为交通法的受益者。

“高高兴兴上学去,平平安安回家来”是每个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对学生的一个共同心愿。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学习如何保护自己。

在交通日益繁忙,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遵守交通规则更是刻不容缓,这样才为我们前进的路上了护栏。遵守交通法规,人人有责。

人人遵守交通规则,,社会安定。中学时代是人生最灿烂的季节,珍视生命,才能保证好的时光是需要生命去享受的,拥有健康的生命是拥有一切的前提。

你的生命是你自己的在尽情享受青春的欢乐时,也不要忘了,愿我们共同的努力,可以使交通更通畅,生活更安全游泳时应注意什么?游泳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活动,同时也存在着危险。要保证安全,应该做到:1、游泳需要经过体格检查。

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肺结核、中耳炎、皮肤病、严重沙眼等以及各种传染病的人不宜游泳。处在月经期的女同学也不宜游泳。

2、要慎重选择游泳场所。到江河湖海去游泳,必须先了解水情,水中游暗流、漩涡、淤泥、乱石和水草较多的水域不宜作为游泳的场所。

来往船只较多、受到污染和血吸虫等病流行地区的水域也不宜游泳。3、下水前要做准备活动。

可以跑跑步、做做操,活动开身体,还应用少量冷水冲洗一下躯干和四肢,这样可以使身体尽快适应水温,避免出现头晕、心慌、抽筋现象。4、饱食或者饥饿时,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以后不要游泳。

5、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跳水。6、发现有人溺水,不要贸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什么情况下不宜游泳?1、单身一个人不能外出游泳。

没有同伴,单身一个人去游泳,最容易出问题。学生游泳应该有家长或成年人陪同,否则,禁止外出游泳。

2、身体患病者不要。

5.关于安全方面的知识的问题

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人行横道信号灯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绿灯闪烁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

交通安全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交通安全是第一,你拍二,我拍二,红绿黄灯要看清,你拍三,我拍三,***红灯保安全,你拍四,我拍四,车辆行驶往右开,你拍五,我拍五,大小拐弯要注意,你拍六,我拍六,自行车上别载人,你拍七,我拍七,不要边走边玩耍,你拍八,我拍八,生命才是第一位,你拍九,我拍九,遵纪守法最重要,你拍十,我拍十,做个文明小公民横穿马路应该注意什么? l.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2.要走人行横道线;在有过街天桥和过街地道的路段,应自觉走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

3.要走直线,不可迂回穿行;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应先看左边,再看右边,在确认没有机动车通过时才可以穿越马路。 4.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护栏和隔离墩。

5.不要突然横穿马路,特别是马路对面有熟人、朋友呼唤,或者自己要乘坐的公共汽车已经进站,千万不能贸然行事,以免发生意外。行走时,哪些情况最危险呢?(1)横穿马路很容易出危险。

(2)三五成群横着走在非人行道上,这样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3)上、下班高峰过后,马路上车辆稀少,因为路中车少人稀思想麻痹。

麻痹加麻痹就等于危险。(4)行走时一心两用,边走边看书,或边走边想问题,或边走边聊天,边走边玩……这样做,可能车子不来撞你,你倒自己去撞车子,因此也十分危险。

乘坐机动车应该注意 1.要排队候车,按先后顺序上车,不拥挤。上下车均应等车停稳以后,先下后上,不要争抢。

3.不把头、手伸出窗外,不要向车窗外乱扔杂物。 4.要坐稳扶好,没有座位时,要双脚自然分开,侧向站立,手应握紧扶手,以免车辆紧急刹车时摔倒受伤。

5.乘小轿车,在前排乘坐时应系好安全带。怎样认识交通信号灯?交通信号灯分为两种,一种是用于指挥车辆的红、黄、绿三色信号灯,设置在交*路口显眼的地方,叫做车辆交通指挥灯;另一种是用于指挥行人横过马路的红、绿两色信号灯,设置在人行横道的两端,叫做人行横道灯。

我国交通法规也对交通指挥信号灯做出了规定: 1)绿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行,但转弯的车辆不准妨碍直行的车辆和被放行的行人通行。 2)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越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

3)红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 4)绿色箭头灯亮时,准许车辆按箭头所示方向通行。

5)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可以通行。 4、骑自行车安全知识我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是世界上拥有自行车最多的国家。

但是,自行车结构简单、一碰就倒、稳定性差,因此它是交通工具中的弱者。在交通伤亡事故中,非机动车(主要是自行车)受伤人数居第一,伤亡人数居第二。

在我国,少年儿童年满 12周岁,方能在道路上起自行车,并要遵守交通规则在慢车道上骑车。认识灯信号指挥灯信号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行;黄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但已进入人行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黄灯闪烁时,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行人必须遵守的规定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靠右边行走;穿越马路须走人行横道;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要左顾右盼,注意车辆来往,不准追逐,奔跑;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不准爬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不准在道路上推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骑自行车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骑自行车外出比起走路,不安全的因素增加了,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如下: 1.要经常检修自行车,保持车况完好。

车闸、车铃是否灵敏、正常,尤其重要。 2.自行车的车型大小要合适,不骑儿童玩具车上街。

也不要人小骑大型车。 3.不要在马路上学骑自行车;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要骑自行车上街。

4.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不逆行;转弯时不抢行猛拐,要提前减慢速度,看清四周情况,以明确的手势示意后再转弯。 5.经过交叉路口,要减速慢行、注意来往的行人、车辆;不闯红灯,遇到红灯要停车等候,待绿灯亮了再继续前行。

6.骑车时不要双手撒把,不多人并骑,不互相攀扶,不互相追逐、打闹。 7.骑车时不攀扶机动车辆,不载过重的东西,不骑车带人,不在骑车时戴耳机听广播。

小学生安全常识歌(一)遇匪徒110,匪警电话要记清,机智灵巧去周旋,歹徒被擒快人心;私下河,不安全,要防头晕与痉挛,一江大水喝不完,青春年少赴黄泉;接热水,要小心,壶倒瓶翻烫坏身,误时花钱且哀痛,医好皮肤不匀称;河水涨,莫强过,逞强逞能必招祸,绕道行走才安全,雨过天晴家家乐;过院落,别逗犬,呼叫大人把狗赶,切莫自耍小聪明,被狗咬伤有危险;大热天,走远程,切记莫把生水喝,肚子痛来头发昏,途中哪里找。

6.人身权

人身权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所享有的、具有人身属性而又没有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

人身关系是人们基于彼此的人格和身份而形成的关系,人身权在内容上分为两类:(1)人格权。具体包括以下内容:①生命权,是指公民为维护自己生命的延续、不受他人非法剥夺的权利。

②健康权,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的保持其自身及其器官以至身体整体的功能安全为内容的人格权。③名誉,是指社会或他人对特定公民或法人的品德、才干、信誉等方面评价的总和,一般是一种良好的社会评价,或积极的社会评价。

名誉权是指民事主体对其名誉所享有的不受他人侵害的权利。④肖像权,是指自然人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利益,并排斥他人侵害的权利。

⑤隐私权,是指自然人就自己个人私事、个人信息等个人生活领域内的事情不为他人知悉、禁止他人干涉的权利。包括个人生活安宁权、个人生活情报秘密权、个人通讯秘密权、个人隐私利用权。

⑥姓名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改变自己姓名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⑦荣誉权,是指公民、法人所享有的,因自己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获得光荣称号或其他荣誉的权利。

⑧婚姻自由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按照自己的意志自主自愿的结婚或离婚,不受他人非法干涉的权利。(2)身份权。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①亲权,是指父母基于其身份对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和财产方面予以管教和保护的权利。②配偶权,是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与妻互为配偶的一种身份权。

关于全民应急小知识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