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这十句话真正的含义】,孔子这十句话真正的含义分别是什么,今天犇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孔子这十句话真正的含义分别是什么2、孔子这十句话真正的含义,孔子这十句话真正的含义分别是什么1、孔子这十句话真正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孔子的这十句话的本意是什么吗?之前我们可能都理解错了,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它真正的解释是什么吧!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阳货》,一般在感情上受过伤害的男人比较喜欢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半句话来忧伤感怀,坚决不承认自己的错误。
但是,却没有几个男人能说出后半句:“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小编表示,这句话并非歧视女性,孔子也并非男尊女卑的始作俑者。
真相:要理解这句话首先得理解“小人”这个概念,《论语》中一共二十三章出现了二十四次“小人”,这些“小人”其实绝大多数可以理解为平民百姓或者庶民,这是相对大人和士阶层的另外一个阶层。
而此处的“养”字,则指的是相处的意思。
所以,全文“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讲述的是相处之道,大概意思是:
如果站在男性的角度来说,与女子的关系很难处理好;
站在官员的角度来说,与平民百姓的关系很难处理好。
因为与他们过分接近了他们就不知道谦逊,过分疏远了就会怨恨。
很多人理解古文都会按照现代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又或者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而断章取义,譬如: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出自《孟子·尽心上》),其中的“为”字有两种读音,但是正确的读法是第二声,这里的“为”是动词。
句意为人如果不修习自己的德行,那么天理难容,朽木不可雕也,而并非讨伐人类的趋利性。
以德报怨
误解:这句话出自出自《论语·宪问》,大家常常用这句话去劝人放下,殊不知“以德抱怨”只是一句设问,并不是结论。
孔老先生是极力反对打完左脸把右脸也伸过去的感化做法的。
真相:《论语》里的原文是:或曰“以德报怨,何如?”
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老师,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
孔子就说:“你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以直报怨”。
以正直的态度去对待人,不卑不亢,事情该咋办咋办,以一个正确客观的态度去解决。
同样被人误解的名句还有“相濡以沫”,多少人借这个词表达情感,却不知原句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真可谓是南辕北辙。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秦伯》,一般人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理解为国家统治人民,指使驱赶他们去做事就行了,不要让他们明白他们在做什么。
这句话在现在看来,绝对很明显就是封建统治阶级几千年来一直在玩弄的愚民权术,小老百姓嘛,让他们知道那么多干什么?
最好都是昏昏噩噩,只知道照着我们的意思去庸庸碌碌一辈子,这句训诫不可谓不恶毒,它被千百年来中国的大小封建统治者奉为至宝。
但问题来了,这样的一条愚民之术,真是孔子这位致力于教化人民的教育家的本意吗?
真相:我们知道,在春秋时代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后人要研读那时侯的文章,便要再经过一个“句读”的过程。
即是根据上下文意思自己在句子的适当地方加上标点和停顿,这样才能得出一句句意通顺而连贯的话。
我们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很容易就能得出这句话正确的分句方法: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东,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
你看,这才是“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孔老先生的本意嘛。
断句的重要性大家都懂,举以下二例再次强调:
“一男子扬言要整成都教授,成都教授纷纷搬家”,
“草帽路飞说要当上海贼王,上海居民加紧防盗”。
父母在,不远游
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里仁》,不知道有多少父母现在还抱有孩子一定要待在父母近旁的思想,这种做法连孔子都不同意。
真相:原文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母年迈在世,尽量不长期在外地。
不得已,必须告诉父母去哪里,为什么去,什么时候回来。并安排好父母的供养。
对孔子而言,父母健在时,子女的义务,便是在家陪伴父母,与父母共同生活。
如果子女出远门而又没有一定的去处,那么父母的牵挂之情势必更甚,所以孔子特别强调“游必有方”,重点是对父母尽责。
但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奋斗。
愚不可及
误解:“愚不可及”出自《论语·公冶长》,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一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的愚蠢到了极点,别人都赶不上。
但孔子口中的“愚不可及”却并非是这个意思。
真相:我们来看原句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原来这是孔老夫子在称赞一个叫宁武子的人,他说:“宁武子在世道清明的时候就展示自己的才华,做一名智者;世道浑浊的时候就装傻,做一个愚者。
做智者是简单的,大家都能做到,但是能装傻,这是一种高明的举动,却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啊。”
宁武子是春秋时期卫国很有名的大夫,经历诸多变故,但宁武子却能够安然无恙地做两朝元老。
孔子很佩服他这种明哲保身的处事方式,于是用“愚不可及”这四个字给他以高度评价。下次再有人说你愚不可及,你就笑着给他讲这个故事。
老而不死,是为贼
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宪问》,很多不愿赡养老人的不孝子女会说出这种话来,也有人用这种话去形容一些精明奸诈的老人。那么,孔子的意思是什么呢?
真相:此句原话是“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大意是说:“年幼时不懂得孝顺父母、友爱兄长,长大后又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成就,年老了还迟迟不死,这样的人简直就是世上的祸害。”
用网友们的话来表示就是: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试想孔子如此注重“孝悌之义”的人怎么可能说出那种被千夫所指的话来,自古最凄凉者,莫过于英雄末路,美人迟暮。
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让多少人唏嘘不已。
言必信,行必果
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多数人将这句话作为君子之道,尤其是商人之道,但其实与孔子的想法相左。
这句话字面上的理解一般都没有错误,但大家却都不知道这句话还有下半句:“硁硁然小人哉”。
真相:后半句的意思就是:固执的庸士就是这样子。
庸者,庸言庸行之庸,作平常义。“
硁(keng)硁然”形容浅薄而固执。
因此孟子同学直接就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惟义所在”——只要合乎道义。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误解:“三十而立”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全文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一般人都将文中的“立”理解为成家立业。
十一长假又要到了,想必不少父母要拿出这句话来说事儿,下面小编来告诉你真相是什么。
真相:孔子还说过:“立于礼。”(《论语·泰伯》)
又说:“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
所以孔子说他“三十而立”,是指他这个时候懂得礼,言行都很得当。
所以立的不是事业、不是家庭,立的是人自己。
这是一种自我的觉醒,是人格的独立,是自我把握自我相信的起始。所以以后再有人用这句话逼婚,你都可以噎回去了。
学而优则仕
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子张》,多少中国父母将这句话视为家训:
“你好好读书,将来才能考上公务员!”
“读好书才能有好仕途!”
“读书就是为了做官!”这些理解都不对。
真相:这句话的原话是“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意思是事情做好了,可以总结经验,从中学习,取得进步;学习学好了,就可以把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做事中。
“优”指的是悠闲,学有余力。
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习”不是复习,而是演习,实习的意思。
出仕就是“时习之”的途径之一,也就是把所学的、所修的东西应用到从政的实践之中,但是,修身学习是无止境的,从政可以更好地修身,也可以更好地推行仁道。
所以这句话讲的是实践和理论的辩证关系。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误解:这句话出自《论语·雍也》,全文是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我们现在所翻译的,把“知”(智)和“仁”分开来说,说什么智慧的人喜欢水,仁义的人喜欢山,智慧的人好动,仁义的人好静;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
真相:这句其实是互文见义。
其实原意是:“仁智者乐山水,仁智者动静相融,仁智者乐而寿。”
多少人还在洋洋得意:我喜欢看海,所以我是智者咯?
以上这十句话的意思你知道了吗?
2、孔子这十句话真正的含义,孔子这十句话真正的含义分别是什么白玮/文(头条号签约文章)
因为在《论语》里说了一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话,加上孔府宴又被后来的官方吃客们奉为“天下第一官府宴”,所以,吃界的很多人都把孔子追认为一个美食家,并用他貌似美食的理论老教导后世吃货的饮食人生。
这其实是后世对孔子乃至对儒家饮食观的一种误读,如果稍微翻阅一下《论语》及其儒家经典,就会发现,这种认识是一种误读。
被现代人多次提及并被当作“饮食圣经”的孔子关于饮食的直接论断主要集中在《论语·乡党》篇第八节。我们稍加整理,现摘抄如下:
1、孔子是个美食家?这一节,孔子开篇就说: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论语·乡党》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粮食越精细越好,切的肉条越细致越好。
随后,孔子又连续说了八个不食,分别是:
2、孔子其实是个粗食主义者在《论语》的其他章节里,孔子也常常谈及他的饮食思想。虽然只是漫不经心的寥寥几句,却是孔子一贯思想的精髓和灵魂。
在《学而》篇里,他是这么说的?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学而》
看到这句话,简直吓一跳。孔府宴天天整得那么煞有介事的样子,又是满汉全席、又是升官宴、又是寿宴的,还有自家酿的孔府家酒。孔子还要这么说,究竟他那句话是忽悠人的?
还有在《里仁》篇里,他是这么说的: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于议也。
——《里仁》
什么意思?就是说:一个上进的青年,要把主要精力用在学问之路上,对那些吃饭挑肥拣瘦的,要鄙视他们,不要和他们谈论军国大事。
刚才,他不还在主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吗?在这里,为什么又要这么说?这里面有什么背景?
还没完呢,在《庸也》篇里,他借夸奖颜回时说: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庸也》
他在众弟子面前夸奖颜回说,你们瞧瞧颜回,吃饭从不讲究,吃一盘子剩饭,喝一瓢子生水,虽然在街头陋巷混,还能自得其乐,真是贤士一枚啊!
而在《述而》篇里,关于吃饭的论述,最能代表孔子的思想,他说: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述而》
意思就是,一个有伟大追求的人呐,吃简朴粗陋的饭食,能有瓢生水喝,睡觉的时候枕着自己的胳膊睡,就已经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情了。
这些话和他在《乡党》篇里关于饮食的论述,充满了尖利的矛盾,简直就不是一个人说的。那么,他哪些论述才是真的?其中的背景和原因到底是什么?
3、孔府宴和孔子一点关系也没有我现在,可以郑重地告诉你们,孔子不是个美食家,他对吃饭不讲究。“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所安”、“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这样的饮食价值观,才是他的核心思想灵魂。
我们都知道,孔子是个什么人涅?
他是个有追求的贵族后裔,虽然到他这个时代,在兵荒马乱的春秋年间,他贵族的身份已经没落。但他一直想恢复祖上的荣光,并以此为理想,始终走在“克己复礼”的大路上。
孔子所谓的“克己”,就是约束自己,即所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也。
所谓的“复礼”,就是恢复周朝的礼制。在孔子的时代,他认为诸侯国把天下搞的世风日下,礼崩乐坏,人心不古。所以,他才周游各国,希望重新恢复周朝的礼制。
但他的理论显然只适合中央集权制社会,在那个诸侯争霸的年代,他的理论太不合时宜了。所以,这二哥的一生既没有吃到什么好吃的,也没能实现多大的理想抱负。
从这个角度上再来解读孔子的饮食理论,就非常好理解。他的学生以及后代的儒家大师之所以把他关于饮食的理论归集在《乡党》篇里。主要就是因为,在古代,乡党所指的就是“乡饮酒礼”。每年的“乡饮酒礼”其实是一场大规模的民风现场教育活动。他在这里所谈的“饮食主义”就是对“乡饮酒礼”饮食礼仪规范的一次总结。
这里面,既包括祭祀敬献食物的礼仪,也有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
综合地说,他的这个主张是一种“下对上”的礼节,而并非他个人吃饭的讲究。非要把他说成是孔子的美食观,既不符合他的核心思想,更重要的是,孔子的一生,也没有什么条件和机会在吃上来讲究。
至于后来衍圣公府上的“孔府宴”,那是在他死后的一千多年后,中央朝廷为了实现某种教化万民的目的,而摆设的一桌专门接待官员的政治饭。这个后来的孔府宴,孔子不但一口没有吃过,而且,和他本人以及他的饮食理论也已经都没有任何关系了……噼里啪啦一顿牛皮的内容分享完毕,记住关键词:孔子这十句话真正的含义是什么,孔子说的十句话,孔子说的一句,孔子说的最经典的一句话,孔子说的几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