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还对管道护理小知识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管道护理小知识的知识,包括防止护理管道脱落的小知识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管道护理原则:通畅、在位、有效、安全、管道标识管理。
1、自主原则:强调每个人都有权利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所掌握的信息与资料,不受外界干扰,自由地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其实质是对人的尊重。
2、有利原则:强调一切为病人的利益着想,尽量做对病人有益的事情。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对病人的伤害。一切为病人的利益着想、避免或消除对病人的伤害时护士最主要的职责之一。
3、无害原则:不要做有害于病人身心的事,而且强调了护士的品德,应做到有同情心、仁慈和蔼。
4、公正原则:要求护士面对各种不同种族、肤色、年龄、职业、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文化水平的人,给予公正的护理。公正的实质是平等,即护士应对病人一视同仁,平等待人。
因此基础护理应遵循以下道德要求。
(1)提高认识,默默奉献。
(2)严守纪律,坚守岗位。
(3)工作严谨,严防事故。
常见管道护理及注意事项
一、管道的分类
1、供给性管道是指通过管道把氧气、水分或药液补充到体内。如:静脉输液管道、氧气管、鼻饲管、深静脉置管等。在危重病人抢救时,这些管道被称为“生命管”。
2、排出性管道是指通过专用性管道来引流出体内的气体和液体等,常作为治疗和判断预后的指标。如:胃肠减压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尿管、各类外科手术引流管等。
3、监测性管道是指放置在体内的观察哨和监护站,监测病情变化的管道。如:上腔静脉导管、有创动脉置管等。
4、综合性管道是指具有供给性、排出性和监测性功能.在特定情况下发挥特定的功能
二、常见管道的护理主要包括:胆道引流管(T管),胸腔闭式引流管、导尿管、中心静脉导管(PICC),脑室引流管。
三、导管护理风险识别与评估
按管道滑脱对病人病情或生命影响大小而分:
高危导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T管、脑室引流管、胸腔引流管、动脉留置针、透析管、漂浮导管、心包引流管,尿道术后的导尿管等
中危导管:三腔二囊管、各类造瘘管、腹腔引流管
低危导管:导尿管、普通氧气管、普通胃管,但病人病情才是决定导管风险程度的基本点。比如气管插管,对于要马上拔管的病人和呼吸困难而插管的病人存在的风险是不同的,前者可以是中危甚至低危,后者就是高危了,同样,对于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此时三腔二囊管就是高危导管了。
评估:评估内容:留置时间、部位、深度、固定、是否通畅、局部情况、护理措施、健康宣教等
评价:对于各种导管至少每班评估记录一次,有情况随时评估、记录
评估内容应及时记录于病情护理记录单上,发生导管滑脱,拔除各类导管必须及时记录。
T管
T管的作用:用于胆总管探查术后,有引流胆汁、支撑胆管及胆道减压作用,T管应垂直引出腹壁,用缝线牢固固定在腹壁上,防滑脱
T管的识别:T管上有字如(24),大多数情况下内有大量胆汁
观察胆汁的量、颜色及性状。术后1~2天内,由于创伤原因,肝分泌胆汁减少,引流量也少,第3天肝分泌功能恢复,引流量渐增多,可达400~1000ml甚至更多,持续2~3天后渐减少,若长时间不减少,则考虑胆总管下端有梗阻可能
量:T管引流的胆汁约300-1000ml/d,肝胆管结石,胆肠内引流术后胆汁约可少于300ml/d或大于1000ml.,如胆汁量减少,检查导管是否扭曲或折叠,在排除外界因素的情况下,胆汁量突然减少应及时报告医生,查明原因;如果腹腔引流管胆汁增多或有腹痛发热,提示胆漏、胆汁性腹膜炎的存在。若引流量大于1000,注意观察引流液性状。随着肠蠕动的恢复,胆汁量会逐渐减少,而无胆漏则是良好的征兆。
色:正常的胆汁为金黄色或黄褐色。红色或血样的胆汁示胆道出血,白色胆汁示胆道梗阻,肝功能不良的尿样胆汁转为墨绿色示肝功能逐渐恢复。
味:正常的胆汁无臭味,有腥味。如有粪臭味,高度警惕厌氧菌感染。
质:正常的胆汁,黏稠,清亮,胆汁稀薄,无黏液丝示肝功能不全,黏液性质恢复是肝功能恢复的征兆,胆汁内有泥沙或结石示肝胆管残留结石的存在,胆汁内有脓液或胆汁浑浊示胆道感染,胆汁中有菜汁、牛奶示胆肠瘘的存在或胆肠反流。
一般护理:
1、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细菌感染后可沿引流管,向腹内深部迁移,并生长繁殖,造成继发感染,疼痛的护理:应与患者进行沟通,分清是伤口疼痛,还是置管部位疼痛,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处理:如管子缝于皮肤的线太紧,报告医生,可拆除少许缝线;如连接的管子重力牵拉致疼痛,可用胶布把管子固定于床单或衣服上。
2、引流管周围皮肤的护理:每日清洁消毒引流管周围皮肤1次,并覆盖无菌纱布,如有胆汁渗漏,应及时更换纱布,可使用康惠尔隔离膜,该膜具有主动吸收伤口渗液及有害的毒素,刺激肉芽组织生长,促进伤口愈合的保护作用。
3、长期置管者的护理:置管4周后间断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防止胆泥或残余结石堵塞导管,致使导管引流不畅;导管的长期放置会导致胆汁的大量丢失,影响消化功能和对内毒素的消除;为了减少胆汁丢失,术后1周,若胆道感染已控制,可将引流袋抬高或夹管,增加胆汁回流。
胸腔闭式引流管
根据胸膜腔的生理性负压机制,设计一种密闭式水封瓶引流系统,即依靠水封瓶中所盛液体使胸膜腔与外界空气相隔离。
目的:引流胸腔内的渗液、血液和空气,并预防其反流。重建胸膜腔正常负压,使肺复张。平衡胸膜腔压力,维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使患侧肺迅速膨胀,防止感染。原则:装置密闭,无菌操作,有效引流,妥善固定,及时记录,管道通畅。
1、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
长玻璃管置于水面下3-4cm,并保持直立位。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包覆盖严密。搬运病人时,先用两把止血钳双重夹住胸腔引流管,再把引流瓶置于床上,可放在病人的双下肢之间。搬运后,先把引流瓶放于低于胸腔的位置,再松止血钳。
2、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引流装置保持无菌,定时更换引流瓶,严格无菌操作。保持伤口处敷料清洁干燥,一旦浸湿及时更换。引流瓶位置低于胸腔60cm~100cm,任何情况下不得高于胸腔水平防止引流液逆流
3、保持引流通畅
定时挤压引流导管,防止导管受压、扭曲、堵塞;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深呼吸运动和变换体位,以利液体、气体排出,促进肺扩张。
4、妥善固定引流管
引流管的长度约为100cm,以能将引流管固定在床缘,且能使它垂直降到引流瓶为宜。过长时易扭曲,还会增大死腔,影响通气。过短时病人翻身或坐起时易牵拉到引流管。固定引流管时,可将引流管两端的床单拉紧形成一凹槽,再用别针固定。若管道意外脱出,应立即有油沙封闭胸腔穿刺点,通知医生。
5、病人的体位
术后患者若血压平稳,指导患者取半坐卧位,昏迷病人可抬高床头30-45℃,有利于呼吸和引流。如果病人躺向插管侧,注意不要压迫胸腔引流管。
6、观察和记录
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并准确记录。注意观察长玻璃管内水柱波动,正常水柱上下波动约是4-6cm。水柱波动反映胸膜腔内负压的情况:若水柱无波动,则提示引流管道系统不畅或肺已完全复张。若病人出现气促、胸闷、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症状,则提示血块阻塞了引流管,应立即通知医生,采取紧急措施。7.引流管的拔除及注意事项
胸腔引流管安置一般48~72小时后,如查体及胸片证实肺已完全复张,24小时内引流量少于50ml,脓液小于10ml,无气体排出病人无呼吸困难,可拔出胸腔引流管。
a.拔管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和皮下血肿等症状,若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配合紧急处理。
b.拔管后不要让患者马上下床活动,以免空气从胸壁引流管口处进入胸腔引起张力性气胸。
胃肠减压管
胃管适应症:肠梗阻,油门梗阻,急性胃扩张,腹部手术后,急性胰腺炎,上消化道出血
胃管的护理:
1、妥善固定,有效减压。A.固定胃管应用白色橡皮胶布贴于鼻尖部,胶布应每天更换。B.胃管插入的长度要合适,成人一般约45—55cm。正确连接负压盒,保证有效减压。C.保持胃管的通顺,防止打折。搬动或翻动病人时应防止胃管脱出或打折。
2、定时挤压,保持畅通。A.定时挤压,若有堵塞可用生理盐水冲洗,使之通畅B.每日清洗插胃管之鼻孔处分泌物,并妥善固。C.必要的口服药物须经研碎后调水注入,夹管60---120分钟。D.鼓励病人深呼吸、咳痰,预防肺部并发症。
3.密切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A.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正常空腹胃液应为无色透明。如含有十二指肠回流的胆汁时,可呈黄色或草绿色;若颜色为鲜红色,提示胃内有出血;若颜色为咖啡色,提示胃内有陈旧性血液,胃液出现颜色或性质的改变,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B.准确记录胃液的量:若胃液量过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避免引起水电解质紊乱。
4.插有鼻饲管、胃管或禁食的病人口腔清洁由为重要。鼓励病人刷牙漱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或昏迷的病人给予口腔护理。
导尿管
种类:
1、普通橡胶导尿管
2、气囊导尿管导尿适应症:⑴急性尿潴留⑵危重病人观察尿量变化情况⑶术中防止膀胱过度充盈,且利于观察尿量⑷盆腔或会阴部手术⑸尿道或膀胱损伤⑹测量残余尿量,无菌法取尿标本
护理:⑴导尿管尾端应接无菌引流袋,冬季每周更换一次,夏季每周更换二次,以减少逆行感染的机会。⑵更换导尿管、引流袋时注意无菌操作,插入或拨除导尿管时应轻柔,以免损伤尿道粘膜,普通导尿管需7~10日更换一次,气囊导尿管需一月更换一次。⑶应每日清洗尿道口分泌物2次,常用0.5%碘伏消毒液清洗。⑷长期留置导尿管时,需定期冲洗膀胱,冲洗液常为庆大霉素溶液或1/5000的呋喃西林溶液。⑸拔气囊导尿管时必须将气囊内的液体抽尽,使气囊塌陷后再拔。⑹长期留置导尿管拔除前,留置的导尿管一般予以夹闭,每3~4小时定时开放一次,以利膀胱排尿功能恢复。
深静脉管置管
目的:迅速开通大静脉通道,外周静脉穿刺困难,胃肠外营养治疗,药物治疗(化疗、高渗、刺激性),监测中心静脉的压力,血液透析、血浆置换术,其他:放置起搏器、静脉造影、介入治疗。
禁忌症: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易出血和感染的。所选静脉通路有梗塞和损伤的。大面积烧伤合并感染并高热时,避免引起败血症。穿刺部位有炎症,胸部有畸形的。严重肺气肿剧烈咳嗽者慎用锁骨下静脉穿刺。不合作或躁动患者应给予适当镇静和麻醉剂。极度衰竭的患者慎用。
置管途径及保留时间: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刺激性小、置管时间长,一般置管长度为14~18cm。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操作风险大,易误伤动脉,造成血、气胸,置管长度为12~15cm。颈外静脉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股静脉穿刺置管感染率高,易形成深静脉血栓,适用于短期置管患者,一般置管长度为20~25cm。导管留置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周,但提高护理的标准对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有很大意义。
术后护理:
1、更换敷帖:置管后24-48小时更换第一次敷贴,而后应每7天更换一次。在敷贴被污染(或可疑污染)、过多血迹、潮湿、脱落应及时给予更换,以免病菌侵入。以导管进口为中心,将敷贴从四周朝向导管进口处剥离,然后由下至上沿导管方向小心揭掉敷贴。
2、更换敷料:先以酒精对皮肤消毒三次,后以安尔碘对皮肤消毒三次,都是从中心向外围移动,按顺时针—逆时针—顺时针的顺序。消毒范围大于无菌敷料一定要避免酒精与导管接触(会损伤导管)。待消毒液干后,贴上新的敷贴,以免影响敷贴粘度。透明贴膜上应该清楚地记录置管深度,置管时间,更换敷贴的时间。
3、更换敷料:先以酒精对皮肤消毒三次,后以安尔碘对皮肤消毒三次,都是从中心向外围移动,按顺时针—逆时针—顺时针的顺序。消毒范围大于无菌敷料一定要避免酒精与导管接触(会损伤导管)。待消毒液干后,贴上新的敷贴,以免影响敷贴粘度。透明贴膜上应该清楚地记录置管深度,置管时间,更换敷贴的时间。
管路护理:
1、封管:输液完毕,用注射器抽取肝素钠稀释液(0.9%氯化钠100ml加肝素钠1ml)5ml以上,常规消毒肝素帽,将注射器针头刺入肝素帽内,缓慢推注,边推边退,脉冲式封管,余0.5 ml~1 ml即全部拔出针头,完成封管。封管后再启用时必须先抽回血,见回血后才能接上补液,不可用注射器用力将血凝块推入血管内。
2、每24小时更换输液器,三通接头及肝素帽常规消毒后每周更换1次,肝素帽或三通管有血迹或高分子颗粒残留时应及时更换。
3、平时输液时,特别是输液粘度较大的药物、血制品或营养物质时应彻底冲管,并不应安排在最后输入,要避免液体走空,注意连接紧密牢固,防止接头松脱漏血或引起空气栓塞。
导尿管留置时间期间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
1、出血:由于长期留置导管,肝素封管次数较多,加上有些病人的肝脏功能差,凝血功能低下,可能引起穿刺处出血或渗血,应严密观察穿刺部位的敷贴有无出血、局部皮肤、黏膜有无瘀点、瘀斑,牙龈有无出血。定期检查出、凝血时间和血液黏稠度,消毒穿刺处时切不可强行将结痂脱掉,以免引起出血。
2、感染
穿刺点局部细菌繁殖并随导管反复移动被带入体内或导管头端,或输液管道连接处密封不严使病原菌进入。如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穿刺处会出现红、肿、痛等局部感染,甚至出现全身感染。(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消毒。(2)注意观察全身情况,若患者出现高热、寒战及穿刺点炎症等表现,应立即拔除导管并做导管血培养及外周血培养。(3)合理使用抗生素。
3、导管堵塞
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或封管液选择、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或病人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1)当怀疑导管堵塞时应先检查外部因素和病人体位,排除机械性导管闭塞。(2)为长期保持导管通畅,建议在输入酸、碱药物之间用生理盐水冲管;先输乳剂后输非乳剂,输刺激性或黏附性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从导管抽血后立即用生理盐水冲管(3)一旦发生血栓性堵塞,可抽取少量肝素盐水或尿激酶溶液轻轻冲洗导管,然后尽量往外吸血栓,严禁向内推注,以免形成血管栓塞。抽不出血栓时可注入溶栓液后将导管关闭30min以上,让血栓尽量浸泡在溶栓液中,再行抽吸。
4、导管脱落
因置管时间长,加上患者出汗后所用的敷料和胶布粘得不稳,容易引起导管脱落。(1)中心静脉置管成功后用缝线牢靠固定导管于皮肤,连接输液器后,输注的液体不要挂得太高或太远,输液管要保证有一段适合患者活动的长度。(2)更换3M敷料贴膜时要检查导管刻度,每次更换敷贴时应注意避免将导管拔出。敷料贴膜变潮不粘时,应及时消毒皮肤后给予更换。(3)置管期间,如果发现导管有向外脱出,则不能将脱出部分再向内插入(4)躁动患者适当约束双手,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静药物。(5)要注意,导管的意外拔除可能导致局部大出血。
5、空气栓塞
这是最为严重也容易发生的并发症。在输液过程中,由于液体滴空,输液管接头脱落未及时发现,可造成空气栓塞。因此一定要每日检查所有输液管道的连接是否牢固,并避免液体滴空。在应用缺乏气泡自动报警装置的输液泵时更应注意。
脑室引流管
引流袋放置高度:距侧脑室的距离为10~15cm侧脑室定位:平卧位以双侧外耳道为起点,侧卧位以鼻尖为为起点脑室引流量:每日不超过500ml为宜最好少于或约等于300ml拔管时间:一般不宜超过5~7天,开颅术后为3~4天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保持管道的固定通畅
2、注意引流速度,禁忌流速过快,避免颅内压骤降造成危险
3、观察脑脊液性状:若引出鲜血提示脑室内出血;若为混浊则表示感染
4、更换袋时应夹管以防脑脊液逆流。
5、拔管前行夹管试验或抬高引流袋,观察有无颅内压增高。
6、拔管后如有脑脊液漏,应妥为缝合,以防颅内感染。
护理要点:梳理通畅,合理放置;妥善固定,防止脱落;明确标识,严防差错;严密观察,及时处理
护理通畅,合理放置
根据各管道的走向,顺势放置,保证各管道不打折、不弯曲、不相互缠绕,保持管道通畅,避免逆流。并可将导管分为无菌性和有菌性两类。a.无菌性管道包括各类动静脉置管等输入性管道.。b.有菌性管道包括各类引流管、导尿管等排出性管道。两类管道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可捆绑在一起固定,避免有菌性管道中的血渍等污物污染无菌性管道。
1、各类留置管道均具有其重要的意义,要严防管道脱出或误拔,妥善固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2、各类管道都要留有足够长度,便于病人翻身、拍背和接受治疗、翻身前后均应该放置好管道。
3、同时对易脱落的管道如气管插管、保留胃管等,要胶布固定后做好标记,并注意观察才可有效防止管道脱落。
明确标识,严防差错
1、当病人携带的管道繁多时,会造成护理观察不便,引起护理差错,因此要对各个管道明确标识;
2、盆腹腔引流,头颅引流,应明确标识各引流管的引流部位;
3、对多个静脉通道应用可分为普通补液通路、输血通路和特殊用药通路(静脉滴注升压药、扩血管药、镇静药等)。而输血通路和特殊用药通路是严禁静脉推药的。
严密观察,及时处理
1、护士要严密观察各管道是否扭曲、移位、堵塞、脱落、受压;管道有无松离,有无液体外渗;有无被分泌物污染。
2、及时观察记录引流物的性质、量和颜色,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
注意事项:
1、在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防止逆行感染。侵入性管道处的敷料应每日更换1次。
2、严密检查各引流管各衔接处,以免漏气及脱出,局部皮肤的变化,有无液体外溢。
3、有效地防治各种留置导管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并积极预防与处理。
4、严格统计并记录出入液量,输液输血量要控制,从而保持输入量和引出量平衡。
5、如需负压引流者,应调整好所需负压压力,并注意保持负压状态。
结语:管道的护理是一项最基础的护理工作.要树立起“每根管道都关系到病人的生命”的意识。切勿应小而不为。加强巡视,经常检查管道是否在位、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情况.做好记录。并把这项工作作为交接班的重点内容,实行床边交接班。使每根管道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1.如何有效的防止病人意外拔管
1、加强宣教: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比如通过手势,纸笔的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消除患者恐惧、紧张的心理,将呼叫器放置在患者易接触到的地方,以增强安全感。做好患者及家属的知识宣教,反复强调意外拔管可造成的伤害和不良后果,并指导患者及家属配合管道管理的方法。
2、规范护理工作:1)建立意外拔管应急流程及登记本,有针对性的制定交接班制度。2)规范护士操作常规。如约束、口腔护理、翻身、吸痰、移动等。对科室发生的每一例意外拔管均作讨论,分析脱管原因,改进操作流程。如:有人工气道的患者,把握吸痰指征,适时吸痰,是保持气道通畅,避免喉痉挛、痰痂阻塞易引起患者缺氧、烦躁等不适而自行拔管。进行护理操作,如:翻身、移动患者时,动作应轻柔,应妥善安置各种管道,避免管道被拉出。对于躁动患者,在搬运和翻身时一定要约束好患者后再进行其他护理操作。3)提高年轻护士识别意外拔管高危因素能力:a病人谵妄或躁动时,管道固定或连接不妥时、翻身或移动病人时,是意外拔管易发生的环节。b意识障碍病人、小儿、高龄病人及曾有过意外拔管经历的病人是发生意外拔管的高危人群。c清晨、中午、夜间等医务人员少的时段容易发生意外拔管。
3、护理人员配备合理:护士长实行弹性排班,在躁动病人较多的意外拔管的高危时期增加护理人力,注意新老护士搭配,减少意外拔管的发生。及时反映病情,为医生提供拔管的动态信息,符合拔管条件者及早拔管。
4、根据病情合理用药镇静治疗,对躁动或意识不清的患者,应正确应用地西泮、氯丙秦、力月西等药物。以减轻患者的不适,缓解焦虑、恐惧等一些负性不愉快的情绪。
5、选择合适的管道,改进固定方法:选用材质柔软、管径细的材料,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根据患者的身高、体型选择管道的型号,确定插管的深度。固定导管方法:
a)胃管:留置胃管选择硅胶胃管,硅胶胃管弹性好,无异味。插管时增加插入长度,使胃管接近幽门部,可有效制止鼻饲液的返流,预防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插管时动作轻柔,插管后,常规固定法是用胶布固定鼻翼两侧及面颊。此固定法患者往往因面颊部出汗,出油,固定的胶布容易脱落,而导致胃管滑出。可用系带在上唇靠近鼻腔0.5 cm处系住鼻胃管端打一结,然后缠绕头部1圈固定于患者的耳后或枕后,防止拔管。
b)气管插管:插管成功后,可用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也使用牙垫固定,用牙垫固定者使用黏性和韧性好的胶布固定,再用一条系带绕过耳廓在头部一侧系紧,以推动插管不滑动为宜,起到双保险作用。气管切开:固定带系一死结,松紧度以与颈部留一横指间隙为宜,根据患者颈部情况及时调整固定带的松紧度。每天检查气囊有无漏气或充气不足的情况,气囊放气时间不能过长。
c)血管内置管:应缝线固定,透明敷贴加固,中心静脉置管应每天更换敷料。PICC管可以用长***固定,用剪刀把***从脚踝处剪掉,保留袜筒约10-15cm之间,将袜筒从手指末端套向PICC管。应指导病人自我护理,如在输液过程中,经常松握拳,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输液后可以适当活动,如写字、简单家务等,但不要剧烈活动,不能长时间浸泡在水中。
d)尿管:留置尿管前需检查气囊质量,插管时注入适量的盐水,不能盲目注水,导致水囊长期张力过大而破裂脱出,也不能注入气体或者注入液量不够,妥善固定尿管,把尿管置于患者身下不易触及处。
6、选择合适的约束保护,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躁动程度、接受程度,选择合适的约束保护,经常检查约束带有无松散。约束带放置的位置不能离床头太近,约束带绑扎双手距离导管至少20 cm,使用约束带时应密切观察局部皮肤情况,约束带应松紧适宜,定时松开。必要时可应用无指手套约束患者。
7、加强巡视加强重点时段管理,尤其应增加夜间巡视次数,对于有拔管危险的患者及曾经拔管的患者,在病人床头悬挂“防管道滑脱”等安全警示牌,随时提醒家属及医务人员时刻防范意外拔管发生。加强对病人评估,包括年龄、意识状态、心理状态、耐受状况、导管位置、深度、固定情况、既往有无自行拔管经历等。每班记录留置管道深度,班班交接,注意观察标记的变化,及早发现管道是否脱出。
8、对外出做检查或下床活动的患者,应认真检查导管接口处是否衔接牢固,并告之患者及家属注意避免牵拉。
2.如何防止下水管道堵塞
弹黄,很长的,长的有几米长,很软,可以伸到转弯处,把堵塞的地方搞通,电视上看到一个小方法,防止下水管道堵塞的办法,就是用绳子,隔个10多厘米打一个结,打10个多结吧,可以大点,特别适用于厨房的水池,水池底一般有个小盖,用盖把绳子压住,隔几天时间,就把绳子拉起来,这样,很多垃圾都被带上来了,再重新做个打了结的绳子放进去,也很方便的。
一般装了厨柜的那种水池如果堵住了就麻烦了所以预防很重要。药水,没有听说过,如果真的能化掉,那毒性也很大的。
就算有,也不要用。
3.求如何防止掉发的生活小常识
脱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一天掉一百根左右的头发属于正常现象。
许多人为自己掉头发或者头发变薄而苦恼,尤其是男人居多。成人的头部约有十万根头发。
而脱发问题每天都十分自然地发生在任何一个人的头上,一般多发生于洗发的时候。一个成人,每天有一百根左右的头发脱落,可以说属于正常范围。
一般来说,头发脱落后,很快会有同样数量的头发生长出来,所以不必担心自己的头发越来越少。但是,如果脱发的数量超过了正常的范围就有谢顶的可能了.脱发的主要预防方法保持清洁,预防头皮炎症。
通过***,促进血液循环,但不要用力叩击头部。洗发液过量或冲洗不够对头皮不利。
使用护发用品要适当,坚持使用,效果因人而异。注意改善营养状态。
有利于头发生长的食品蛋白质:牛奶肉类鱼类维生素AD:菜花菠菜胡萝卜矿物质:海白菜海带■脱发首先要分析类型,不知道你的脱发是什么类型的,看过下面的资料你也许会找到答案,也就能找到治理的方法了。脱发可以分成两种基本类型:由于毛囊受损造成的永久性脱发,和由于毛囊短时间受损造成的暂时性脱发。
永久性脱发即常见的男性秃顶。在某些欧洲国家,男性的秃顶率高达40%。
永久性脱发(即男性型脱发)的掉发过程是逐渐产生的。开始时,头前额部的头发边缘明显后缩,头顶部头发稀少;然后逐步发展,最后会发展到只剩下头后部,头两侧一圈稀疏的头发,其主要原因有三:遗传因素,血液循环中男性激素的缺乏或失调;过于肥胖。
另外,多种皮肤病或皮肤受伤留下的疤痕,天生头发发育不良,以及化学物品或物理原因对毛囊造成的严重伤害均可引起永久性脱发。暂时性脱发往往是由得了发高烧的疾病引起的。
不过,照X光、摄入金属(如铊、锡和砷)或摄入毒品、营养不良、某些带炎症的皮肤病、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内分泌失调等也可造成暂时性脱发。男性型脱发的治疗方案有两种。
第一种是毛发移植,就是把还长头发地方的头皮的毛囊移植到不长头发的地方,即:从头后部移到前部。第二种方法是局部敷药。
常用米诺西地外敷,能有效阻止多种原因引起的继续脱发,促进已秃或头发稀少部位的头发再生。 1、脂溢性脱发:常常出现在中青年身上,表现为头皮上有较厚的油性分泌,头发光亮,稀疏而细,或者头发干燥,头屑多,无光泽,稀疏纤细。
解决办法:应注意饮食清淡,少食***性食物,多吃水果、青菜或内服维生素B6、B2等。 2、病理性脱发:主要由于病毒、细菌、高热对毛母细胞有损伤,抑制了毛母细胞正常分裂,使毛囊处于休克状态而导致脱发,如急性传染病、长期服用某种药物等。
解决方法:多休息,身体康复或停药后头发会重新长出。 3、化学性脱发:有害化学物质对头皮组织、毛囊细胞的损害导致脱发解决办法:不使用***性强的染发剂、烫发剂及劣质洗发用品。
4、物理性脱发:空气污染物堵塞毛囊、有害辐射等原因导致的脱发。解决办法:不要使用易产生静电的尼龙梳子和尼龙头刷,在空气粉尘污染严重的环境戴防护帽并及时洗头。
5、营养性脱发:消化吸收机能障碍造成营养不良导致脱发解决方法:加强营养,多吃蔬果、海带、桑葚、核桃仁。 6、肥胖性脱发:大量的饱和脂肪酸在体内代谢后产生废物,堵塞毛囊导致脱发解决方法:少吃油腻重的食物,加强体育锻炼。
7、遗传性脱发:脱发也是有遗传性的,一般男性呈显性遗传,女性呈阴性遗传。一,头发养护的目的在于维护头发的健康,同时可以克服头皮屑或掉发等。
防止脱发要从日常的头发护理开始,下面的是介绍头发护理的基本方法一、洗发和护发头发的清洁是发质健康的基础,而正确的洗涤方法是养护头发的重要因素。干性发皮脂分泌量少,洗发周期可略长,一般7~10天洗一次。
油性发皮脂分泌多,洗发周期略短,一般3~5天洗一次。中性发皮脂分泌量适中,一般5~7天洗一次。
干性发选择温和营养性的洗发护发用品,油性发选择去污力略强的洗发用品。正确的洗涤方法对头发的养护同样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刷头发、用清水洗头发、用洗发液洗头发、使用护发素、用干毛巾吸干头发上的水分。
护理发丝干性发和受损发每周锔油1次,补充毛发的油分和水分。每日***头部10~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供给表皮营养,促进皮脂腺、汗腺的分泌。
洗发后用少量橄榄油。中性发10~15天上油一次,每周作3~4次头部***,每次10~15分钟,洗发后用少量护发乳。
修剪发丝当毛发生长到一定的长度,发梢就会产生分叉、易断的现象,定期修剪可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使发丝保持健康亮泽的状态。同时,定期修剪还可***毛发细胞的新陈代谢,***毛发的生长。
蓬松发丝毛发是皮肤的附属物,如毛发粘贴在头皮上,会影响皮肤的呼吸和排泄,使头皮和发丝产生病态现象。慎重烫发烫发过勤会使毛发的角质细胞受损,而得不到修复,使发丝干枯,缺乏弹性,甚至分叉和折断。
烫发以半年一次为宜,并应选择直径略大的卷心,烫的时间也不宜过长。合理膳食发丝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的新陈代谢需要多种营养,所以,合理的膳食是供给毛发营养的重要因素。
蛋。
OK,关于管道护理小知识和防止护理管道脱落的小知识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